APP下载

警用无人机实际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020-11-26刘润南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警用警务工作

尚 杨,刘润南,文 雯

(1.乐山市公安局,四川 乐山 614000;2.成都市公安局,四川 成都 610017;3.四川省公安厅警务保障部,四川 成都 610031)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电子科技突飞猛进,无线电控制技术、飞行器自主控制技术走向成熟,无人机在警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警用无人机具有低成本、易操作、易维护、效益大等优势,成为现阶段警务工作的必要工具。

1 警用无人机概述

1.1 警用无人机的概念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简称,是一种在遥控站管理下能够远程操控或自主飞行的航空器。从飞行原理上,可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等类型;从重量体积上,可分为微型、轻型、小型、大型无人机[1]。警用无人机是指所有权属于公安机关、用于执行警务任务、没有机载驾驶员操纵的航空器,不包括航空模型、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警用无人机系统主要包括航空器、地面控制单元、通信链路和任务设备等。

1.2 警用无人机的特点和优势

警用无人机作为服务警务工作需要的公安专业特种装备,具有鲜明的应用特点,如隐蔽性高、起降场地需求小、配置多样普适性强、安全可靠性高等。警用无人机快速发展,成为警务实战应用的新领域,主要得益于其具有其他警用装备不可替代的以下优势。

1.2.1 响应迅速,隐蔽性好

公安工作突发性、不确定性和保密性等特点要求相关警力必须能够快速响应。无人机起降受场地限制小,能够迅速升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在制高点观测事态发展,并且能将现场情况及时反馈给指挥中心,便于指挥中心部署下一步行动。无论是多旋翼还是固定翼无人机都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其中,多旋翼无人机可以垂直起降,智能化程度高,适合多平台、多空间使用,执行特种任务能力强,随着飞行高度的升高隐蔽性逐强,但续航相对较短。固定翼无人机飞行时间长、巡航面积大、速度快、高度高、噪音小,具有更好的隐蔽性。但因无法定向悬停,城市巡逻在锁定目标后多采用盘旋方式进行监控,使得其在高楼林立大城市中的巡逻果不佳,在楼层较低的中小型城市能更好地发挥优势。

1.2.2 实时传输,全域覆盖

无人机尺寸小,升空后可以选取最佳的视频采集角度,覆盖每个角落,在发现问题后快速机动到任何需要的区域上空,将拍摄的视频图像实时传输回指挥中心后,指挥中心根据传输回的资料对现场实施掌控,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处理效率。另外,无人机云台相机在拍摄方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根据需求搭载高倍变焦镜头,在百米高空处清晰识别人员、车辆的细节特征,为公安干警全面掌控事态提供了条件。

1.2.3 拓展丰富,全天候飞行

警用无人机可搭载可见光、红外摄像仪等光电设备,满足夜航、大雾天飞行、红外透雾监测等需求,通过终端和网络将监控视频传输至指挥中心。无人机工作高度可以保持在200~2 000 m区间内,受到云层的影响小,防水无人机在阴天或者小雨也同样能够正常工作,是现有地面侦查的强力补充。

1.2.4 成本较低,安全性高

无人机在购机、维护、人员培训等方面相对有人机的价格更低,更易获得,替代人员执行危险区域任务时,不仅成本更低,勤务人员的安全也更有保障。

2 警用无人机在多种警务工作中的实战应用

警用无人机系统整合了飞行、操控、数据处理等功能,在互联网或者专用网络的支持下必将成为智慧警务建设的大势所趋。在搭载各类任务设备之后,警用无人机可以因地制宜开展相应的工作,使得公安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全面、合理地应用无人机平台成为侦查工作的新热点[2]。

2.1 刑事侦查

在刑事侦查案件中,利用无人机影像系统既可以拍摄固定证据,同样也是案件侦查、研究及抓捕罪犯的有利工具。目前在刑侦工作中,无人机主流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现场勘查时,可以利用警用无人机拍摄直观的方位照片及录像,也可采用三维全景技术对现场进行记录,为案件重建和诉讼提供更加全面、直观的影像数据。无人机户外拍摄的高精度三维图,相比于传统的手绘图和平面拍照更加直观和精细,厘米级的误差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案发现场的所有细节,有利于案件的推演。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种技术革新势必会给未来刑侦工作带来重大改变。

(2)追踪侦查时,结合人像比对系统可从空中对嫌疑人进行比对,确定抓捕目标,还能通过高变倍摄像头对嫌疑人及嫌疑车辆实施高空监控与追踪。适当高度带来了足够的隐蔽优势,高倍变焦镜头确保了细节画面的清晰度,可靠的数据网络使得实时监控成为可能。在图像侦查技术不断完善的同时,警用无人机可以作为天网的补充,将图像侦查技术随身携带,结合公安网络大数据可以高效、快捷地实现侦查、跟踪、信息收集和打击犯罪的目的。

(3)夜晚进行侦查任务时,可使用无人机搭载强光灯,为侦查任务提供夜间照明,或使用夜视仪进行隐蔽跟踪监控。夜间的强光不仅对犯罪分子是种震慑,也能让公安人员始终待在暗处确保行动的安全。使用夜视仪之后,即便是暗处的犯罪活动也会一览无遗,无论白天黑夜,犯罪分子再也无处遁形。

(4)郊外、山区抓捕时,无人机可以搭载红外遥感设备及热成像遥感设备实施搜索和监控,并将数据实时传回地面站,从而快速制定抓捕方案。基于热成像设备对热源敏感的特性,在夜间和凌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该设备对比会更加强烈、清晰,受环境制约相对较大。

2.2 社会治安管理

在社会治安方面,无人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应用。

(1)弥补天网死角。在城市建设无人机自动起降平台,依托5G技术进行无人值守远程控制,一旦发生警情,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就近无人机飞抵现场上空,将实时画面回传并全程录像取证,在需要进行信息交换的时候,可以启用远程语音系统,与现场进行信息交换,回传数据可开展人像识别等相关数据的分析,为领导高效指挥决策提供快速、直观、准确的数据。

(2)远程处置治安案件。偏远乡村或山区道路崎岖,管控范围大,从接警到事发现场需要较长时间,有的地方甚至需要1 h以上才能到达,有时到达现场后,事件已经结束或者已经升级为更严重的犯罪。如果在接警后警用无人机迅速到达现场上空,使用警报声或语音进行震慑和控制,同时进行全程录像固定收集证据,可以达到事态控制的目的。

(3)丰富数据平台。利用警用无人机航拍,制作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全景图、三维实景地图、正摄影地图,为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平台建设提供基础多维建设模型,实现多层次的多维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共享。

(4)建立长效巡控机制。应用警用无人机进行常规性的巡防和拍摄,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震慑违法犯罪,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加高效、全面、直观地掌控辖区情况。

2.3 交通警务

在交通警务工作中,警用无人机能快速、准确地进行所有道路的路况采集、地形采集、交通监控以及事故处理等工作。

陈树清老师多次因指导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成绩优异而荣获“优秀指导老师”。今年正月里,我突然接到了我的作文晋级全国赛的通知,并获得一次修改机会,但是距离提交作文的截止日期只剩了5天。正值寒假,我修改过作文后,用电子邮件发给陈老师,请他给予指导和评价。令我感动不已的是在第二天的凌晨一点,老师将修改意见给我发了过来。清晨我睁眼看到老师邮件的那一刻,窗外大雪纷飞,而我的世界却刹那间春暖花开。

(1)空中流量监控。利用无人机航拍系统在空中对交通进行巡逻,对道路车流、人流进行空中巡查,远程掌握道路通行情况。在交通拥堵时,警力无法及时赶赴现场,无人机可以不占用行车道快速从空中飞行到达现场,记录并实时回传现场画面,通过回传视频制作可行性措施,缓解交通压力。

(2)快速处置事故。如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警员一时难以到达中心现场,可使用无人机迅速飞抵现场中心,及时传回事故现场画面并同步取证,同时通过无人机搭载的语音系统警示后方来车减速慢行,监控应急车道确保畅通;对于事故现场大范围的勘查任务,使用无人机及专业软件,可实现对现场的快速勘查,自动生成现场勘查数据,省时省力,且可迅速恢复交通;山区道路交通事故中,有些事故现场人员无法到达,可使用无人机及时救援,同步取证,为组织救援提供高效、准确的数据支撑。

2.4 缉毒禁毒

禁毒工作具有高度的危险性,犯罪嫌嫌疑人面对法律严厉处罚往往选择鱼死网破、亡命天涯,无人机设备的加入可以提高效率,有效降低公安人员的工作风险。

(1)隐蔽勘察。侦查制毒窝点时,毒贩往往防备严密,侦查人员很难抵近侦查,可利用警用无人机的远程控制与隐蔽的优势进行环境勘察分析,使用高变倍影像系统在高空远距离地对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及证据收集。

(2)高空跟踪。在驾车毒品交易过程中,贩毒人员一般具有较强的反侦查意识,传统跟车难度大,可使用无人机进行高空追踪,秘密取证。

(3)辅助抓捕。和刑侦工作中的应用一样,警用无人机携带高变倍摄像头、喇叭、热成像、网枪等不同挂载配合参与收网行动,既提高了抓捕的成功率,又降低了抓捕的风险。

(4)作物监控。在罂粟花开季节,可使用垂直起降长航时无人机携带高变倍摄像头或多光谱设备,对山区种植罂粟进行监测与数据收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在确定可疑重点区域后,使用微型多旋翼无人机进行定点查看,全面掌握、精确打击。例如,2012年北京市公安局在门头沟区执行的“鹰目2012空中禁毒”行动中,北京缉毒总队使用了两架无人机搭载红外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对山区的违法种植行为进行侦查。无人机续航时间可以达到6~8 h,最大飞行高度6 000 m,每次工作可持续2 h,每飞500 m会自动拍摄一张2 100万像素的照片,每张照片覆盖3 km2。在3 000 m高空,即使种在山坳中的大约2 m2的罂粟都可以被发现[3]。

2.5 安保警卫

安保警卫工作是公安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板块,在执行任务前期,无人机搭载影像设备对安保环境进行高空实时查看并拍照录像,对拍摄的影像数据进行分析,如果发现隐患,提前排除。利用无人机航拍安保工作涉及的场馆、行车路线,制作成线路及警力部署图,从而科学安排警力。在媒介失效时,可通过无人机投放传单或高空语音播放,进行信息传递。例如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如果使用了搭载有影像系统及语音系统的无人机,即可迅速飞抵现场中心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同时使用语音系统进行喊话,传达指挥、疏导意图,以控制混乱的场面,引导群众执行正确的行为。

2.6 通信保障

公安工作中,如遇到自然灾害通信中断,偏远地区群体性事件没有通信基站或者户外大型活动通信基站繁忙等情况,无人机搭载的小型通信设备则能起到低空卫星的作用,为地面提供不间断的信号链接,使指挥系统能及时接收到事发现场的详细警情[4]。如果使用警用系留无人机挂载通信中继设备,可以建立起较为稳定和长久的应急通信网络,确保指挥“大脑”能正常运作。同样,在需要屏蔽部分区域通信信息时,无人机还可携带屏蔽器对相关区域相关频段进行信号屏蔽。实际工作中,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无人机专用车来完成运输设备、传送数据、处理信息、保障电力等一系列工作是最佳的选择。

3 警用无人机实战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警用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虽然广泛,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以至于难以高速发展,归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3.1 管理不够规范

尽管公安部和部门省份出台了警用无人机暂行管理规定,也明确了警用无人机由各级公安机关警航机构归口管理,未设警航机构的由警务保障部门履行管理职责。但在实际中,特别是市县级公安机关,有的地方没有明确专门的管理机构,存在相关部门没有履行好职责的情况。部分单位没有充分掌握辖区内的警用无人机、驾驶员情况。同时,在警用无人机审批购买、驾驶员培训、使用申报方面不够规范,导致本单位警用无人机未发挥最大效益。

3.2 装备配备不到位

部分单位对警用无人机还不够重视,运用的意识不强,装备配备不足。如四川全省21个市州,登记在册的警用无人机共236架,其中成都超过30架,甘孜州仅3架。同时,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高科技警用装备,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促使了许多企业进入了警用无人机市场,而警用无人机行业技术标准还不完善,这也造成警用无人机在技术指标、功能用途、作战适应性等方面,没有更多的参照依据和执行标准。使得目前装备配置难以满足警务工作需求。

3.3 专业人员缺乏

全国公安机关警用无人机操作人员8 000余名,从数量上看不少,但大多是从其他警种调配而来,或曾经出于个人兴趣接触过航模,或通过短期培训积累了操作经验,还没有形成年龄、专业搭配合理得当的人才队伍,更没有形成人才储备[5]。取得警用无人机驾驶证的操作人员,多数取证后没有足够的练习和实战,技术难以保持。

3.4 战法研究不深入

警用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高科技装备,其本质还是为公安警务工作服务,加强警种之间的合作,深挖其应用功能。通过实践提需求,通过需求更新方法。

4 警用无人机发展途径和实战思考

未来警用无人机的发展潜力难以估量,如何搭上无人机这波技术革新,给公安工作带来质的飞越,是需要着眼解决的现实问题,把理论用于实践,让实践指导理论,探寻出发展的前路和方向,让我国的警用无人机走在时代前列,走在世界前列。

4.1 管理为引领

各地要进一步明确警用航空管理部门,按照公安部、省级公安机关出台的相关管理规定,在警用无人机注册登记、驾驶员及专业人员方面进行管理,对辖区内的警用无人机的运行、安全负起责任。

4.2 装备为基础

购买服务固然能减轻财政负担,但装备的可靠性以及操作人员的涉密性是不可控因素,一旦发生损坏或者泄密情况更不利于公安工作的开展,所以自购无人机装备也尤为必要。在采购时应进行深度调研,根据实际情况购置,适度超前,并保留具有可扩展的空间,用合理的资金打造现代化科技队伍,避免重复建设与不必要的浪费。

4.3 人员为根本

要保证警用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必须以培养专业人员为根本,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的专业队伍。目前,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公安机关已经开始招录无人机专业人才,组建专业的警用无人机队伍。

4.4 实战为目的

新形势下的现代警务工作中,需要立足于实战,在不断总结积累实战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应用方法,最终达到高效专业、高效的成果。

4.4.1 深挖实战应用

积极与院校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将新兴技术与实战融入实战。例如,将全景、VR,AR,3D建模、平面正摄等技术应用于实战,重建犯罪现场,改变传统取证模式,丰富公安大数据,进而实现深度应用。

4.4.2 解决实战困境

警用无人机普遍存在着续航能力不足的困境,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目前部分无人机通过改变动力系统来增加续航,改传统的电动为油动,或者油电混动。还有一部分无人机利用地面电源电缆供电的系留方式来延长空中悬停时间。在日常警务工作中,部分民警采用双机接力的方式,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警用无人机的长时间滞空。

4.4.3 着眼实战方向

无人机的普及相应地也带动了无人机反制技术的发展,如何在反制环境下尽可能地确保警用无人机的正常工作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当前民用无人机的反制手段主要为波段干扰和波段压制两种方法,而警用无人机大多由民用无人机改装而来,核心的控制系统和频段也往往采用民用设备。一旦反制设备开启,势必将带来无差别的反制结果,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警用无人机的制造业未来虽然会警民结合,但必将向着专业化、规范化、独立化的道路发展,才能确保警用无人机安全、有效地被应用在实战工作中,达到预期的目的。

5 结语

警用无人机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技术快速发展、社会形势日新月异的今天,它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坚持“建设、管理与应用并重”原则,才能将警用无人机的应用发挥到极致,真正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打击犯罪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警用警务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01 警用无人机应用热点纷呈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用直升机飞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想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
警务专用手机ZD-P1
选工作
警用装备资讯
基于GIS的警用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