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林
2020-11-26
从远古时代开始,树木就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能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人类呼吸需要的氧气。人类砍伐树木,燃烧它们来取暖、照明、烹制食物;接着,人类学会用木材造房屋、家具,制作车架;后来,树木的用途更加广泛,可以造纸,可以用于制作铅笔、工艺品、一次性餐具……人们对于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么多的需求,我们会不会慢慢把森林砍伐殆尽,最后连一棵树都没有剩下?
这样的忧虑不无道理,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的确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降低,目前只有大约30%。森林覆盖率的下降给全球气候、环境和生态圈带来不小的影响。不过,经济与文明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不总是负面的。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森林覆盖面积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除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之外,一些新型的经济作物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例如速生林。
速生林是通过人工选择、培植,反复改进后大面积种植的树林,例如速生杨、速生桉等。这些树木抗病虫能力强,生长十分快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们耐干旱、耐贫瘠,在恶劣的条件下也可以生存,在沙漠种植,能够很好地起到抗风沙、绿化环境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速生林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普通树木往往需要十年以上才能够长成,速生林却只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用这些树木来制作纸张、家具、一次性餐具等,比普通树木的成本低很多。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得速生林被大规模地种植,尤其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增加了森林覆盖率。
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这个数字稳步上升,目前已经达到23%。中国的森林覆盖率稳步上升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速生林的贡献功不可没。倒不是说新增的森林植被全部是速生林,关键在于,当速生林所出产的低成本木材能够满足人们生活所需时,天然的森林自然就更少遭到砍伐。
一片片的速生林挺立在沙漠边缘或是公路两侧,它们是人类的朋友,无形中也是守护大森林与环境的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