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0-11-26沈红
沈 红
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含义,就是单位管理负责人员通过定期统计国有资产总数与资产种类的方式,来监管单位资产的动态变化过程,按照国有资产的安全监管目标宗旨来分配单位内部的资产资源,增强单位业务人员珍惜国有资产资源的意识。在实践中,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重点关注国有资产的统计管理、资产流转管理以及资产收益状况管理等要点,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对上述领域的资产管理保障制度体系予以全面的调整创新。
一、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本身具有特殊性,单位多数的资产与资金都来源于政府划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全面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加大监管单位各项国有资产的力度[1]。在目前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要对投入运行的单位资产以及单位占有的资产进行严格的控制,有效确保国有资产管理达到安全性与完整性的基本标准。由此可以判断,国有资产管理必须包含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基本管理制度范畴[2]。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存问题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监管控制国有资产的现行制度体系存在弊端。制度体系存在的弊端是阻碍国有资产安全管理实效提高的最根本因素,因此必须得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充分重视。当前某些行政事业单位仍然没有深刻认识到国有资产的价值与意义,单位管理人员没有结合单位资产的运行与使用状况,定期更新资产管理规则,无法适应国有资产管理的全新形势[3]。某些行政事业单位欠缺资产安全性层面的科学管理规划,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盲目推行资产管理手段,带来不良后果。
第二,单位内部的财务会计业务人员未能准确进行国有资产核算。财务会计业务人员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关键岗位人员,上述岗位人员的基本工作职责就是准确统计单位固定资产,其中包含非物质性以及物质性两种国有资产类型。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单位财务会计领域的具体业务人员欠缺专门业务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导致国有资产的定期核算工作拖延,无法保证达到准确核算单位现有资产的目标。
第三,单位管理人员容易忽视国有资产的安全监管。安全监管机制具有保障国有资产完整性的重要实践作用,然而实际上,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安全管理手段并没有达到最完善的标准,国有资产本身的安全性仍然存在监管缺陷。目前在网络信息化的总体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某些无形资产存在遭不法人员盗用与更改的安全隐患,单位管理人员亟待运用科学手段,实施全面的资产安全监管控制。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完善思路
(一)完善国有资产的安全监管保障机制
国有资产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核心资产组成部分,应当被纳入资产安全监管的范畴,通过事前防控的手段与举措来保证资产的完整性,全面消除单位国有资产的各种安全隐患。因此在目前的相关业务实践中,单位管理人员必须致力于完善更新资产安全保障机制,定期调整国有资产监管与控制的保障机制,运用体系化与制度化的模式来监督国有资产的运行,充分展现行政事业单位控制与保护国有资产的强烈意识[4]。
例如,在目前的情况下,已经有很多事业单位正在全面建立网络信息化的国有资产安全监管平台,依靠网络化的实时信息收集平台来监控国有资产的动态变化,加大单位内部财务人员控制国有资产流转的力度。单位财务人员要在间隔一定时间的前提下,全面更新单位现有的财务管理数据库,不断扩充并且丰富单位国有资产的相关基础资料,促进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目标实现。
(二)严格实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手段
财务内控手段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单位内部资产与资源统计的关键前提,因此财务内控手段必须融入单位各个领域的事务运行过程[5]。在目前的情况下,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全面调整创新财务内控手段,同时也要督促单位财务人员以及单位会计人员认真履行自身的资产管理保护职责,防控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各个岗位的负责人员都要在根本上转变自身的态度与认识,确保准确认识并且深刻了解财务内控手段与国有资产保护之间的关联性。行政事业单位只有做到了科学监管与控制单位资产流转,才能达到保护国有资产完整性的目标,依托财务内控手段,使事业单位形成更为健全的单位资产安全监管体系。
(三)对国有资产实施全面的资产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手段与模式,必须完整融入资产管理过程,充分确保国有资产达到资产完整性的基本标准,加大单位负责人员管控国有资产的力度。全面预算管理就是统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业务流程预算数据,运用综合性的方式与思路,来完成编制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总体规划的过程,旨在有序分配单位内部的预算成本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单位各个领域业务的资金资源消耗。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需要包含编制单位全面预算规划、实行预算规划以及分析对比预算数据,最终达到有序控制单位各个领域预算资源的目标。单位管理人员通过测评单位预算规划在当前阶段的运行效果,达到统筹与整合单位资金资源的目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充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员全面把控预算数据,运用客观的量化角度来判断单位预算规划的总体实施运行状况。
(四)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档案管理
国有资产是支撑行政事业单位各个业务领域正常运行的关键,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深刻认识到资产档案管理的价值与作用,将国有资产的种类与数目完整保存在单位档案资料范围,准确记录国有资产的变化状况。事业单位对自动识别档案数据库访问人员的模式应当予以全面开启,结合访问控制模式来阻止非法人员擅自进入单位数据库,严格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与精确性。
档案资料安全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档案管理业务的根本前提,行政事业单位如果没有严格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那么单位资产与资源将会受到外界侵犯,造成非常明显的单位利益损失。事业单位务必切实确保档案数据完整,依靠智能化与现代化的档案业务运行支撑平台来汇总档案数据材料,有效规避事业单位丢失档案资料的后果。目前事业单位亟须建立防火墙以及单位内部的档案数据网络监管平台,充分依靠网络安全防护手段,保证档案业务资料的完整性。
四、结语
监管国有资产以及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的举措必须贯穿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业务实施环节,从根本上达到提升资产使用效益以及健全国有资产安全流转保障机制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运用科学与合理的措施,消除国有资产的安全隐患风险,实现资产保值与资产增值,提升综合效益,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