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路基设计中综合处理软土方法的应用

2020-11-26郑志超

商品与质量 2020年9期
关键词:桩体软土路基

郑志超

北京中咨华安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 100098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新干线是连接南北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交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其主要位于平坦开阔的海积平原上,多为水稻田和水池,沿线软土广布,主线及各匝道位置均有分布,路基设计主要问题是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其中软土层底的最大深度为11.3m。依据勘察地质结果报告,可将土地分为7个大层,开挖面主要位于上部两层的黏质粉土,该土层的厚度为4.8~11.0。局部主要呈灰褐色和软塑料状态,切面较为光滑,干强度中等但韧性较差,内含云母和氧化铁等[1]。

2 特殊路基设计要点分析

2.1 处理特殊路基的主要目的

通过加强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质量,其主要目的是提升软土地基的整体施工强度,增强公路路基的抗滑性能,保证公路软土地基能够在施工周围内出现合理沉降,避免路基在施工结束后出现大面积沉降。

2.2 设计原则

对于特殊路基设计人员来讲,要认真遵守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结合该公路软土的具体分布情况,包括软土路基的范围与埋深,软土路基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等等,制定经济、实用、环保的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方案。路基设计人员还要根据该地区的地下水分布情况、排水情况等等,对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方案进行优化。

2.3 特殊路基处理设计内容

在该公路工程中,软土分布为两层,其中,表层软土主要分布在菜地与水田区域,因为地势比较低洼,地下水丰沛,长时间在水的浸泡下,土质很容易出现软化,大量的有机物出现淤积。与表层软土不同,二层软土属于冲洪积层,该层的软土由淤泥与黏土组成,分布范围比较广,软土的埋藏深度也各不相同,厚度变化特别大。

如果不妥善处理特殊路基,会降低公路路基的整体稳定性,路基很容易出现大量沉降,降低公路路基的整体施工强度。公路路基处理设计人员要结合软土的物理性质,包括该地区的地形条件,可以采取先进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实施综合治理[2]。

3 特殊路基设计中综合处理软土方法的应用要点

3.1 特殊路基处理设计要点

在该市政道路工程当中,主要分布两层软土,表层软土主要分布在水田与荒地等地段,因为该地区的地势比较低洼,地下水较为丰富,地表积水也比较多,因为道路工程地基长时间在水中浸泡,使得道路路基的土质较为软化,有机物出现大量的淤积。第二层的软土层是冲洪积层,软土由淤泥与淤泥质亚粘土组成,软土的分布范围比较广,埋藏深度也不同,软土层厚度变化较大,特别是表层的软土埋深比较浅,使得软土层的力学强度逐渐下降,含水量越来越大。因为该市政道路工程的地基稳定性较差,软土路基分布范围比较广,特别容易出现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因此,设计人员要加强软土路基设计,制定完善的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设计处理方案,保证软土地基的处理强度得到更好提升,更好的满足道路软土路基沉降要求。结合该软土路基的化学性质,包括该地区的地形条件,可以采用换填砂土与碎石加垫层设计处理方法进行综合治理[3]。

3.2 综合处理软土方法分析

综合处理软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强夯法施工要点。软土时,并且软土的深度在4.0m到6.0m之间,可以采用强夯法进行施工。强夯法的合理运用,能够简化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流程,提高公路软土路基的施工进度。该方法的具体施工流程如下:利用起吊设备将10.0t到25.0t的重锤吊升到指定高度——重锤自由下落——有效夯实软土路基。一般来说,在1500.0KN/m到2500.0KN/m夯实能量之下,可以获得4.0m到6.0m的夯实深度,保证软土地层得到更好夯实。为了保证该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得到有效运用,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周围群众民意调查工作并采用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减少施工噪音,保证公路软土路基施工进度达到相关规定[4]。

(2)强夯置换法施工要点。针对挖出成本较高、埋藏深度超过6.0m的软土层,应用强夯置换法能够取得良好施工效果。该方法的施工原理如下:采用桩体或者墩体进行排水,保证软土得到有效固结,将适量的碎石块夯入软土当中,形成比较稳定的桩体与墩体,在墩体和碎石桩体间铺设碎石垫层,形成比较稳定的复合地基,有效提升复合地基的稳固性与承载力,防止公路地基出现大量沉降。为了保证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得到更好运用,设计人员需要明确公路地基软土的置换率,包括软土的置换深度并开展相应的试验,确定最终的软土置换深度。

(3) 高压旋喷桩法施工要点。该软土处理方法采用钻机,将带有喷嘴注浆管放入设计软土土层当中,采用高压设备,例如,高压灌浆设备与高压风机,将浆液喷射到指定位置,对软土土体产生严重的冲击。高压喷射注浆法按照喷射流的移动情况,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旋转喷射与定向喷射,旋转喷射过程当中,喷嘴一边喷射一边提升,固结体呈现圆柱状,形成良好的旋喷桩体,和周围的土体形成强度较高的复合地基,保证地基抗剪强度得到全面提升。

(4)加筋法施工要点。加筋法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土工织物法与加筋土法,所谓土工织物法,施工人员可以将砂垫层和土工格栅有效结合,形成平整的一层,利用该垫层将荷载传递于软土路基内部,因为该垫层和公路软土路基的刚度不同,不但可以将其视为柔性基础,而且能够保证软土固结排水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保证地基更加均匀。

(5)水泥土搅拌法施工要点。所谓水泥土搅拌法,主要指的是利用水泥为固化剂主剂,运用特制深层搅拌机械设备,直接将固化剂与地基土进行充分搅拌,保证公路地基软土能够有效硬结,提升公路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该公路工程当中,通过运用水泥搅拌法,软土地基处理效率与工程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6)砂石桩法施工要点。这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是施工人员在路基表层,按照网格状或者梅花状布置适量的桩体,桩体需要与软土处理区域距离3.0~5.0m,桩体采用机械成孔,利用砂石进行有效充填,形成良好的复合地基。常用的机械成孔法主要包括钻孔法、冲孔法与振冲法,其中,振冲法应用最多。砂石桩法的合理运用,能够保证公路软土路基得到更好处理,施工速度特别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3 综合处理软土方法在此道路工程特殊路基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1)换填法施工设计要点。在该道路工程特殊路基设计环节,设计人员要明确换填法施工设计要点,并明确软土路基的换填深度,做好核实工作,结合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做好施工放样测量工作。设计人员要找到放样起点,了解软土路基两侧宽度,明确软土路基处理宽度之后,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开挖之前,要将基坑内部的浮土与积水全部清理干净,为了防止基坑底部受到扰动,可以保留400mm厚度的土层。在应用换填法处理该道路软土路基前,要将路基深度范围之内的软土全部挖出,并结合软土路基设计施工要求,采取分层铺筑的方式进行铺筑,松铺厚度不能够超过400mm,针对软土基底,实施碾压处理,保证软土基底碾压质量达标后,方可进行后续的回填施工,在填筑施工之前,设计人员还要结合松铺厚度,准确计算具体的铺筑面积。

(2)加筋法施工设计要点。对于软土路基设计人员来说,要严格控制加筋材料的质量,加筋材料是加筋土结构的核心组成,设计人员要明确软土路基加筋法施工设计要求,结合各个施工段的加筋挡墙高度,包括坡比与土工格栅横断宽度,准确计算加筋挡墙基坑开挖深度,包括基坑的开挖深度。基坑开挖结束后,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地基承载力试验,经过一系列的检验之后,方可铺设土工格栅,在铺设土工格栅时,要结合加筋挡墙的具体长度,进行科学的铺设。一般情况下,可以预留出大约2m反包长度。通过采用加筋施工方法进行软土路基设计,能够帮助设计人员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条件,明确软土路基的分布情况,制定出更为合理的特殊路基设计方案。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介绍了特殊路基设计中综合处理软土方法的应用要点,能够保证该公路软土路基得到高效处理,有效提升了公路软土路基施工强度。对于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人员来说,要根据公路软土路基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软土路基施工工序,从而推动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桩体软土路基
盾构隧道近距离斜侧穿建筑物群桩基础施工参数影响研究*
软土、填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
某刚架桩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公路与桥梁中的路基工程特殊路基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钻孔灌注桩+三轴搅拌止水在软土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基于模型试验的再生混凝土骨料包裹桩承载力计算理论研究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