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信息 FINANCE & ECONOMY
2020-11-26
IMF总裁表示对中国经济韧性“充满信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2月3日表示,IMF支持中国政府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方面采取的措施,对中国经济韧性“充满信心”。格奥尔基耶娃当天在社交媒体上表示,IMF对所有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响的人士表示诚挚慰问。IMF支持近来中国政府为应对疫情在财政、货币和金融等领域采取的措施。她说,中国经济继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IMF对此“充满信心”。此前,IMF新闻发言人格里·赖斯也对中国政府应对疫情的措施表示肯定。1月30日,赖斯在华盛顿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应对此次疫情,作为大型经济体,中国有资源和决心有效应对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摘自中国金融信息网)
香港2019年零售额出现3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香港零售业销售额的临时估计数值为4312亿港元,较上一年下跌11.1%。此为香港年度零售额3年以来首次下跌,且跌幅与2018年8.7%的升幅差距颇大。数据显示,2019年12月零售业总销售额的临时估计数值为362亿港元,同比下跌19.4%,跌幅比11月收窄4.3个百分点,是连续第11个月下滑。扣除价格变动后,2019年12月的零售业销售量的临时估计数值同比下跌21.0%,跌幅低于11月25.5%的水平;2019年全年销售量的临时估计数值下跌12.3%。数据还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经季节性调整的零售业销售额的临时估计数值环比下跌7.1%;第四季度经季节性调整的零售业销售量的临时估计数值环比下跌6.7%;第四季度零售业销售量的同比跌幅达到24.1%,创季度同比跌幅之最。(摘自中国金融信息网)
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新政释放利好
2月5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财政部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向电网企业和省级财政部门拨付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补助资金。其中,当年纳入国家规模管理的新增项目足额兑付补助资金。而纳入补助目录的存量项目,由电网企业依照项目类型、并网时间、技术水平和相关部门确定的原则等条件,确定目录中项目的补助资金拨付顺序并向社会公开。光伏扶贫、自然人分布式、参与绿色电力证书交易、自愿转为平价项目等项目可优先兑付补助资金。其他存量项目由电网企业按照相同比例统一兑付。(摘自经济参考报)
上海紧急融资50亿元 “绿色审批通道”助企业渡难关
在2月8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平表示,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上海市经信委联合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建立应急物资生产资金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紧急融资50亿元,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予以企业最大的利率优惠。据悉,为支持企业增产扩能,上海市对于生产防疫物资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项目总额度50%—80%的政府支持补贴。同时对于生产特定产品,如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所形成的生产能力的投入最高可以给予全额补助,全力保障企业生产。同时,上海市经信委正在协调电信运营商,支持电信运营商提供免费6个月以上的视频会议等云上办公服务。(摘自新华财经)
多因素推升CPI涨幅 专家研判物价平稳有基础
国家统计局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同比涨幅扩大既有春节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因素,也有今年与去年春节错月、去年对比基数较低的因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说。专家分析,去年春节在2月,而今年春节在1月,春节错月和低基数是影响1月份CPI涨幅的主要因素。“受去年1月低基数效应影响,今年1月CPI同比涨幅扩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说,去年CPI呈现明显的前低后高走势,显著抬高了今年开年的翘尾水平。5.4%的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影响约为4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4个百分点。(摘自新华财经)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480亿元
记者2月11日从财政部获悉,为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480亿元。财政部称,经国务院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近期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580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900亿元。加上此前提前下达的专项债务1万亿元,共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480亿元。在新增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方面,财政部称,今年1月,已发行7148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12900亿元的55.4%。财政部表示,下一步,相关地区要做好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工作,早发行、早使用,加大项目储备,严防项目风险加强监管措施,更好发挥专项债券作用,尽早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摘自中国金融信息网)
税总出台18项措施助力防疫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若干措施的通知》,从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深入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大力优化现场办税缴费服务、积极调整税收管理措施等4个方面推出18项具体措施。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推出“不折不扣落实支持疫情防控的税收优惠政策”“编制支持疫情防控的税收优惠政策指引”“切实加强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估”等3项措施,助力疫情防控和企业复产扩能。在调整税收管理措施方面,推出“依法延长申报纳税期限”“依法办理延期缴纳税款”“切实保障发票供应”“优化税务执法方式”“依法加强权益保障”等5项措施,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纾困解难。(摘自经济参考报)
各级财政疫情防控补助资金已经超过900亿元
2月14日,财政部预拨2020年第二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补助资金80亿元,支持各地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其中对湖北省预拨35亿元。截至2月14日,各级财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补助资金901.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252.9亿元。财政部此前通知强调,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本地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加快资金拨付使用,确保疫情防控资金及时到位。各省级财政部门要密切关注基层特别是困难地区的库款运行情况,对疫情防控支出有困难的,调度应急资金给予支持,坚决防止因经费保障不力影响疫情防控工作开展。要强化资金监管,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擅自截留、挤占、挪用或改变资金用途,真正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摘自人民日报)
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增4%高技术产业表现突出
2月17日,商务部发布了2020年1月全国吸收外资成绩单。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85家,实际使用外资8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基本上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平稳增长势头。其中,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表现尤为突出。专家表示,疫情影响是暂时的,我国经济平稳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我国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具体来看,1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313.5亿元,同比增长27.9%,占比达到35.8%。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84亿元,其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18.9%。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29.5亿元,同比增长45.5%,其中,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56.6%和39.2%。(摘自经济参考报)
德国政府预计德国经济2020年增长1.1%
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1月29日公布的年度经济报告预计,经价格调整后,2020年德国经济将增长1.1%。报告显示,2020年,德国失业率将维持在5.0%,与2019年持平;就业人数将增长19万至创纪录的4540万;出口和进口将分别增长2.0%和3.2%。报告还说,得益于工资增长和减税政策,德国家庭收入将继续显著增长,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德国经济今年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外部。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当天表示,今年德国经济发展状况比此前预期的要好,经济前景有所改善,但目前经济增速仍然太低,并不令人满意。为确保经济增长和保持竞争力,德国需要改善税收框架,首要任务是减税。(摘自新华财经)
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月29日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1.5%至1.75%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当天在结束2020年首次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说,自去年12月会议以来收到的信息显示,美国就业市场依然强劲,失业率保持在低水平,经济持续温和增长。不过,企业固定投资和出口依然疲软。美国整体通胀率以及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通胀率均低于2%。同时,美联储将对家庭支出的评估从“强劲”下调至“温和”。美联储表示,当前的货币政策立场是合适的,可以支撑美国经济持续扩张、就业市场强劲和通胀水平“回归”美联储“对称性的2%目标”。在决定未来利率调整时机和规模时,美联储将评估现有和未来经济状况对实现最大就业目标和通胀目标的影响。(摘自新华财经)
欧洲央行决定启动货币政策战略评估
欧洲中央银行1月23日在法兰克福举行的会议上宣布,维持欧元区主导利率水平不变,并决定启动货币政策战略评估。在会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元区增长前景依然受制于地缘政治、保护主义以及新兴市场的变化等因素,但随着国际贸易一些不确定性消退,风险已经变得不那么突出。她同时强调,制造业疲软仍在拖累欧元区增长。欧洲央行当天公布的货币政策战略评估范围和时间表显示,评估将包括价格稳定目标的定量表述、货币政策工具包、经济和货币分析以及沟通方法。此外,金融稳定、就业和环境可持续性,也将是评估的一部分。欧洲央行表示,评估过程中将与所有利益攸关方接触,预计评估将于2020年底前完成。(摘自中国金融信息网)
印度1月份服务业PMI升至55.5
印度经济增速在2019年底有所恢复的迹象进一步显现。2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2020年1月份服务业PMI从去年12月份的53.3进一步升至55.5。这是这一数据近7年的高点。此前已经公布的印度1月份制造业PMI也已大幅升至55.3。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内的印度1月份综合PMI从去年12月份的53.7升至56.3。印度1月份服务业有所恢复主要是由需求引发的。IHS Markit首席经济学家波利安娜·德利马指出,印度服务业在2020年初蓬勃发展,打破了此前的预期。随着业务收入的增长,服务提供商继续增加产能,以满足销售的进一步强劲增长。这对求职者来说是个好消息。(摘自新华财经)
美商务部新规拟对汇率低估国家商品加征反补贴税
美国商务部2月3日发布新规,将对从“汇率低估”国家进口的商品加征反补贴税,这一可能加剧国际贸易摩擦的新规遭到经济学家强烈反对。根据这项规定,如果商务部认定一国汇率低估对出口商品构成“应抵消补贴”,同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该商品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美国商务部将加征反补贴税。关于认定汇率低估的标准,美国商务部表示,通常将听取美国财政部的专业意见;但由于两者采取的标准和法律框架不同,因此认定结果可能不一致。美国财政部1月发布半年度汇率政策报告,认为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均未操纵汇率。但分析人士认为,按照商务部新规,即便财政部认为贸易伙伴没有操纵汇率,商务部依然存在认定汇率低估的可能。(摘自新华财经)
巴西加大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力度
2020年02月07日10:02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主席塞尔吉奥·塞戈维亚表示,巴西正在实施有效的投资吸引计划,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领域,从长远角度推动经济发展。塞戈维亚强调,巴西将自己定位为差异化参与者,在国际经济社会提升了认知度。据介绍,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努力巩固“一站式服务”角色,在将外国直接投资吸引到基础设施、石油天然气、医疗保健、国防、汽车和农业等产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最新的《投资趋势监测报告》,201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基本持平,为1.39万亿美元,与2018年的1.41万亿美元相比下降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16%,巴西为世界第四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去年流入750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了26%。(摘自经济参考报)
IMF报告:全球石油需求见顶可能令海湾国家财富耗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月6日发布的名为《石油的未来和海湾国家地区的财政可持续性》报告认为,由于能效提高和石油消费日渐被替代,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将在2040年左右见顶,依赖石油出口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成员国的金融财富最早可能在2034年耗尽,这些国家需要进一步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和减少财政收入对油气工业的依赖,并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改革,才能有望在今后实现财政的可持续性和减少代际不平衡。报告说,由于人口增长放缓,经济增长对石油依赖减少和长期全球经济增速预计放缓,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在2041年左右触顶,达到日均1.15亿桶水平。如果能效显著提高或实施碳税,全球石油需求可能在2030年左右达峰。(摘自中国金融信息网)
英国政府启动自由港愿景咨询
英国政府2月10日宣布,已正式启动对国内最多达10个创新型自由港的咨询,阐述政府的自由港建设愿景,从而在今年底确定自由港的具体分布,在2021年正式向商业机构开放。英国政府称,自由港将在英国各地创建新的商业、企业开放中心,创造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推动英国“脱欧”后的经济增长。为期10周的政府咨询将于4月20日结束。此后,政府将邀请海运、空运及铁路港口参与自由港的竞标。根据英国政府的声明,英国创新型自由港模式的优势将包括:货物进入自由港将免征关税,除非离开自由港并进入国内市场;货物如再出口,免征关税;原材料进口并加工成最终产品时,只对最终产品征收关税,等。(摘自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