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情在文字中流溢

2020-11-26赵卷卷

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莫言总分作业

杨 健 赵卷卷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请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把事情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50字。

幸福 感动 激动 欣慰 盼望 欣喜若狂

归心似箭 惧怕 愤怒 羞愧 难过 沮丧

追悔莫及 忐忑不安

一、构思引路

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如果用心观察、领悟,你就会收获不同的情感体验:得到别人帮助时的感动,看到受伤的小狗在自己的照顾下痊愈时的欣慰,见到很长时间不见的小伙伴时的激动,夏令营结束后的归心似箭;一个人独自走夜路时的惧怕,喜欢的东西找不到之后的难过,给朋友带来伤害时的追悔莫及,等待老师公布成绩时的忐忑不安……这些情感都可以转化成文字,变成一篇篇动人的文章。

二、点石成金

如何在文字中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事情写具体生动

叙述一件事情,就要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过程中,可以强化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让事件生动形象起来。写作是对生活的艺术反映,没有具体生动的细节就没有生活的真实,也就不能打动读者。

请看习作《愧疚的滋味》的片段:

突然,我心里出现了一个“天使”,严厉地对我说:“秦朗鸣,作为一名‘金星阳光’学生,就应该认真完成作业,千万不要再想这些歪门邪道了,快向妈妈认错去!”接着,又一个“恶魔”跳出来,嬉皮笑脸地对我说:“认什么错?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试卷弄脏,这样就能痛痛快快地去玩啦!”最后,在玩的诱惑下,“恶魔”战胜了“天使”。

“我”不想写作业,于是尝试着弄脏试卷。这样的行为让“我”心里有两股力量在斗争:一是认真完成作业,向妈妈认错;二是继续把试卷弄脏。“我”的心理活动在此刻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调皮矛盾的“我”跃然纸上。

2.把情感写曲折变化

“文似看山不喜平”,情感的变化应是一条曲线,要让读者看到情感转变的过程。写作时,我们可以提前设计好情感的变化,给读者跌宕起伏之感,让他们体验从山底到山腰最后到山顶的感受。

请看习作《那一刻,我激动不已》的片段:

球向守门员的左上方飞去,啊,胜利在望!突然,一双大手遮住了明亮的光芒,我心里的恐惧蔓延开来——那双手是守门员的……

……球快速弹向球门,越来越近。守门员赶忙伸脚去挡,可还是太晚了,球径直从他腿下穿过。球进了!

我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没错,球确实进了!那一刻,我内心的激动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想跑,想放声大叫,想放声高歌——胜利了,胜利了!

从带球的激动,到跨过对方球员的欢喜,再到球被守门员用手拦住的恐惧,最后到球竟然意外滚进球门的激动,习作一环扣一环,带着读者体验了精彩刺激的进球时刻。

3.把体验写真实深刻

写一件事也好,表达一种情感也罢,都是为了反映成长过程中的体验,都是为了展现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在写作时,把自己的感悟巧妙地表达出来,相信会给读者一些有益的启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体验和感受也不同,只有营造出一种真实而深刻的体验氛围和情境,才能引发读者共鸣。

比如写难过,我们很容易匆匆结尾,写“啊,这件事真让我难过”“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难过的情绪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难过之后,我们的收获与启迪呢?假如结尾写“难过,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难过,所以懂得珍惜”,是不是就比较有深意了呢?

三、实战演练

隐藏的摄像头

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二小五年级 粟博之

“妈妈出去买菜了,你在家要乖乖写作业哟!”妈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

“好的。”我没有抬头,假装忙着写作业,心里却笑开了花。

妈妈“砰”的一声关上门,太好了,这下我终于自由了!

我拿起手机,哈哈,我可以看我想看的内容了!我先打开了手机网页,上面有许多我感兴趣的新闻,赛车的、游戏的、军事的、科技的……应有尽有。有一条关于赛车的新闻,上面介绍的赛车无论是性能还是造型都非常酷炫,看得我内心激动不已;还有一条消息是介绍游戏攻略的,详细介绍了我最近打的一款游戏的相关技术点;对了,我最近一直想看的漫画也更新了……

正当我看得聚精会神时,手机上突然跳出了来自妈妈的微信视频电话,我吓得手一抖,手机滑到了桌上。尽管内心忐忑不安,但我别无选择。我颤抖着接通了视频电话,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做得怎么样了,完成多少了?”“差……不多了。”“差不多?那还差多少呢?”“就剩一点儿了,很快就能做完。”挂掉电话,我不敢有半分犹豫,把手机收起来,赶紧坐在桌前认真写作业。我的心里满是紧张、羞愧,为我浪费时间,更为我这样欺骗妈妈。

作业刚写了二十多分钟,妈妈就回来了。妈妈轻描淡写地问了句:“还没写完?”“嗯,快了。”因为心虚,我的心都快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了。从小到大,我都没跟妈妈撒过谎。我坐在那里,总感觉妈妈在盯着我。实在受不了心里的愧疚,我决定主动向妈妈认错。

我走到妈妈面前,向妈妈承认了错误,羞愧地低下了头。妈妈摸着我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勇于认错值得表扬!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说谎,做人要诚实。”

妈妈说完,笑着用手指了指书柜上方。天哪,那里竟然还藏着一个摄像头。

虽然妈妈没有惩罚我,但我深深地记住了这次教训。当然,我也感谢这个隐藏的摄像头,它时时刻刻督促着我成长!

简单却实用的“总分结构”

姜晓燕

说起总起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总分结构”的写法,你也一定在作文中使用过。别小看这看似人人都会用的“总分结构”,它在我们写作时其实非常有用,就连文学大家也在用哟!

佳作看台

童年读书(节选)

莫 言

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家里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土里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我一辈子也忘不掉。

后来我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读了个痛快。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我全弄到手看了。记得从一位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我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头昏脑涨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着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儿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读了大作家莫言的这段文字,大家是不是发现“总分结构”很有用呢?的确是这样,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用吧!

锦囊悄悄看

一、借助总起句确定写作核心

写作时,有一条标准应时刻记在心上,那就是“把意思写清楚”。有些同学到了五六年级,文章写作思路还不清楚。不清楚的后果是什么?别人读了你的文章,不知道你在写什么,抓不住你文章的脉络。要把文章意思写清楚,我们不妨试着用一用总起句。

我们先来看看莫言是怎样用总起句的。“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是第一段的总起句,“后来我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读了个痛快”是第二段的总起句。找到了总起句,我们就要“逆向思维”,想一想莫言为什么要写这两个总起句?深入思考后,我们会发现第一段的总起句是为了引出自己与《封神演义》之间的故事;第二段的总起句是为了引出自己阅读《青春之歌》的故事。总起句,在这儿就像一盏灯,照亮了后面的内容,让文章呈现出核心——对书的喜爱。

明白了这点后,我们在写作中就可以有意识地去写总起句。我们可以在习作开始写一个全文总起句,让其他内容都在它的统领之下。例如写《我的家乡》,我们就可以在开头这样写:“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后面的内容紧紧围绕“美丽”和“富饶”来写。

我们还可以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写一个总起句。例如写《我的爸爸》,我们可以给出几个段落总起句,如“爸爸长得很帅”“爸爸不仅长得帅,烧的菜也很好吃”“爸爸还很幽默”。这样,别人一读总起句,就能马上知道你写的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了。之后,我们在每个总起句后面再添加具体内容。

二、围绕总起句选择材料

确定写作核心后,我们就要围绕总起句去选材了。说到选材,可能有同学会说“老师总说我选的材料没有用”。辛辛苦苦选择的材料,怎么会没有用呢?这说明你的选材没有聚焦总起句中的核心点。

我们再来看“佳作看台”中莫言写的第一自然段。他在总起句中写到偷看《封神演义》,那他接下来选择的材料就应该围绕《封神演义》这本书。他写怎么读到这本书,写书中令自己“印象十分深刻”的内容。这让我们感受到“总分结构”中,总、分之间是存在着鲜明的证明关系的。也就是说,分述部分的内容都在说明总起句中的内容。

我们以写《天才来自勤奋》为例,“天才来自勤奋”可以作为全文的总起句。围绕这个总起句,我们可以写我国古代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勤奋地编写《本草纲目》,可以写我国近代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刻苦地读书,也可以写国外的名人事例,像发明家爱迪生苦心钻研发明电灯的事例。

无论怎样,我们心里要有一杆秤——那就是选择的材料,必须能很好地与总起句去呼应。

三、精心打磨材料证明观点

学会了围绕总起句去选择写作材料后,接下来就要精心打磨材料了。我们来看莫言文字的第二自然段。在这一段中,作者选取了阅读《青春之歌》的事例。这个事例作者又分了三步来写:如痴如醉地阅读,忘了时间;不顾蚊虫叮咬地阅读;因为阅读,让家里的羊饿得直叫,担心妈妈责备中体会到了阅读的幸福。最后,莫言将“爱书”的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一个很有用的结构和章法。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将事例呈现出清晰的步骤,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地证明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

我们来实际操练一下。如果我们也来写自己和书的故事,我们可以怎样写呢?聪明的同学可能灵感马上就来了,他可能会写自己心仪已久的《三国演义》。先写自己看爸爸读《三国演义》,十分羡慕;再写自己读《三国演义》,一知半解;然后写和同学们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情节,理解加深。我们就这样从总起句,一生多,多聚一,把作文的思路厘清了,作文也越写越好了。

“总分结构”的写法看起来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它很实用。好好运用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莫言总分作业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莫言不言
快来写作业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作业
一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一)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