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分析
2020-11-26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杨芮雯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 杨芮雯
新课标理念要求小学教师讲解习作时要贴近生活,融合生活,并不断通过加强学生实践活动来提升小学生的情感表达。然而,一提起作文,小学生往往会无从下手,由于缺乏对生活琐事的观察与思考,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空话、套话泛滥的现象。面对这一教学现象,小学习作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将对小学习作生活化的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一、留心生活,不断积累素材
留心生活为学生关注生活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小学生好奇心重,对于周围事物大都十分感兴趣,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深化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培养出学生自主关注生活的品质。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堂中学生占主体地位的思想理念,而这种做法正与当下教学目标要求相符合。
例如,在练习苏教版一年级作文“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带领学生去留心生活,品尝生活当中多种多样的水果,并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来写作。首先带领学生们去注意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其次,还可以结合个人感受,通过描述水果的味道来提升整篇习作的水平与质量;最后,在习作结尾时将所看到的情景与自身体会结合起来谈论,从而提升整篇习作的主旨。教师在贯彻习作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积累素材有很大帮助。
二、贴近生活,引发学生共鸣
培养学生贴近生活的能力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通过进一步了解生活,学生可以对大自然有更深刻的了解,对家庭、社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做到有话可说。教师在实施习作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十分注重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做到有效融合学习与生活,那么对于他们的思维发展以及潜力挖掘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帮助。
例如,在练习苏教版一年级“说说我的家”这篇作文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家乡在哪,家里有哪些人,家人又是做什么工作的?这些内容需要学生们紧密联系生活。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去询问家里人相关的情况,在了解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可以做到有话可说。生活是素材的来源,只有牢牢把握住以生活为主的宗旨,学生的写作水平才更容易大幅度提升。可见,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走出课堂,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所学知识,提高个人综合能力。
三、关注生活,灵活应用素材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从日常生活中取材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其语言与情感表达能力。小学教师在引领学生习作生活化的过程中,要将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能力渗透到日常点滴中。
例如,在练习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描写动物”的作文时,教师就可以在写作之前要求学生们多加关注生活中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外形。通过预先布置任务,让学生仔细观察动物的外貌,关注动物生活习性,以此来为学生下一步写作奠定基础。在课堂进行之时,可以提问个别同学,让学生自我表达对观察动物之后的感想。通过引领学生不断关注生活,仔细了解周边生物的个性特点,教师能够达到帮助学生灵活应用素材的作用。教师培养小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能够为学生写出优秀文章奠定一定基础。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学生写空话、套话。
四、实践活动,深化情感表达
书面知识要与实践有效融合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新的教学改革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突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去博物馆参观或者参与春游等活动都可以起到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
例如,在练习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春天来了》这篇习作时,教师就可以在安排学生写作之前,引领学生们进行春游活动,并带领大家去亲身感受大自然。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选定一位组长负责本组安全问题。春游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去观察大自然中各类生物的变化特点,从春游活动总结春天到来之时,大自然有何变化。通过每个小组对大自然一草一木的观察,在春游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交流活动,每个组派一个代表来发表本组学生对于春天到来的感想以及观察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看到学生们有的会对花儿的色彩变化进行描述,有的学生会发现树枝上吐出了嫩芽。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小学生会积累到更多关于写《春天来了》的素材,以此大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注重贴近生活,可以起到帮助小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的作用。通过熟悉的事例,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做到有话可说。深化习作与生活的融合,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提升个人情感表达。此外,引领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活动也是教师习作生活化教学当中的要点之一。教师在培养学生习作生活化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取材,从而达到引发读者共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