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考一节语文课开始
2020-11-25刘春燕
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年,这几年,我越来越喜欢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节课想要教给学生什么?这节课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这节课怎么教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上完课后,我也越来越喜欢反思一些问题:这节课哪个环节上得最出彩?哪个问题提得最成功?哪里的预设最准确?哪里的生成最值得回味……我发现,人一旦愿意思考、习惯思考,就不会沦为跟风者、模仿者、盲从者,而作为教师,一旦学会思考,教学的天地将变得无限宽广,风景也会变得令人沉醉。
学校有一位老师上了一节“数量词”的语文公开课。量词是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也是低年级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题目,但是学生学习起来并不容易。于是,这位老师在单元拓展模块里设计了此项教学内容的训练,并准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带领学生认识并学会初步使用数量词。
第一次上课,老师出示了一些实物,如一串钥匙、一把钥匙、一个苹果、一支铅笔、一根手指等等。课堂上,孩子们欢声笑语,找完了自己身体上的数量词“一张嘴、一双眼睛”,再找教室里的数量词“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又找校园里的数量词“一棵树、一个操场”……看起来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挺好。可上完了课,我和其他老师们提出这样一些思考:这节课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是“一个苹果、一把椅子”这些常见的数量词吗?看起来,在上课之前他们就已经会使用了,那他们这节课到底学会了什么呢?我想,“数量词=数词+量词”,数词学生容易理解,那么难就难在量词上。量词在字典里的解释是“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对于这个概念,学生真的弄懂了吗?再来,“一把椅子”的量词为什么是“把”?一张桌子的量词为什么又是“张”?平时,学生总是“一个桌子,一个椅子”地说着,他们真的明白自己为什么说错了吗?于是,我们建议授课教师在第二次教学时,尝试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不同量词的意义。例如“把”,教师可以演示一把抓住一把钥匙的动作,由此来展示“一把钥匙”,让学生明白能一只手拿起来或抓起来的事物可以用“把”做量词,如一把椅子、一把花生、一把雨伞、一把剪刀等等,孩子们触类旁通,找出类似的数量词“一把尺子、一把鲜花、一把胡子、一把扇子……”这时课堂上气氛依然活跃,可是这种活跃是学生深度思考的表现,而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量词 “张”,有学生问“为什么一张桌子和一张脸都可以用‘张呢?”“张”的本义是动词,表示把弦绷在弓上,拉弦开弓的意思,后来由动词虚化为量词,用来称量可以张开的事物。从唐宋开始,逐渐演变为称量平面的事物,例如纸张、桌子、动物的皮以及人的脸庞。作为教师,对这些知识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如何教“数量词”。当然,可以直接告诉学生量词“张”主要是用来称量类似纸张的平面的事物。有了这个概念,学生在使用量词“张”时就能避免乱用、错用。
再次上课时,这位老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修改,果然,少了些吵吵闹闹,学生的回答也有了思考的含量:
“老师,老师,我发现铅笔也可以用‘把做量词,你看,一把铅笔!”
“老师,我发现同样的东西可以用不同的量词,比如一个苹果、一筐苹果、一袋苹果、一车苹果……好多好多呀!”
是呀,从“我想教什么”到“我应该教什么”,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应该是教师的“自我感觉”,而应该有科学依据,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本身的逻辑体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启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教材已经规定了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自由改变的很少。然而,我觉得正是这很少的“一点点”,如果教师运用得恰到好处,就能让那些不能改变的教学的规定动作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例如,五年级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议论文《滴水穿石的启示》,文章通过三个正面的例子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和一个反面的例子“雨水”说明一个观点: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可以实现美好的理想。教学内容不难理解,可是我想,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具备初步的概括拓展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这个年段安排这篇议论文,绝不仅仅想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还应该包含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我们决不能简单地照本宣读。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教呢?
作为议论文,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并让人信服是最重要的。文章想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又是怎么说明这个道理的?用什么来说明这个道理的?这里涉及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对于小学生来说,议论文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但我们可以设置坡度,降低难度。简而言之,对于这篇文章而言,学生需要弄清楚的是:滴水穿石揭示的道理是什么?作者是怎么说明白这个道理的?作者用什么方法让人信服这个道理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辅以启发式、自主式的学习方法,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匹配起来,就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具体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了三个典型事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填写一张学习任务卡(见表1)来寻找共性、体会精神,提升学生的概括拓展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任务卡,让学生明白不管是李时珍,还是爱迪生、齐白石,他们都像小水滴一样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最终实现了美好的人生理想。随后,教师可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三个例子和雨水的例子有什么不同?雨水有目标吗?有坚持吗?都没有,所以它没能把石头滴穿。那为什么课文还要举这个反面例子呢?由此,引导学生明白正反对比的说明方法可让说理更加严谨,更让人信服。
其实,這里的教学设计一石二鸟,通过表格的填写,课后第2题“找到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的学习难度就小多了,根据表格,学生能够轻而易举找到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坚持不懈、日雕月琢等词语。
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思考,由“要我怎样教”到“我能怎样教”“我想怎样教”,这是由形式到内涵的根本改变。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作为教师,我们在要求学生学会思考的同时,自己应该先学会思考,思考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如何教更高效?在思考中,教师不仅会发现语文教学的捷径,更会被语文深深地吸引,从而带着学生一起爱上语文。
(刘春燕,合肥市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蜀山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获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第六届“SMART交互式课堂教学”教学课评比一等奖,全国课堂说课一等奖,“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省级优课”“市级优课”……她的课堂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论文多次获国家、省、市、区级奖项。在教学类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读好两本书 写出真性情》发表在国家级刊物《教育科学与艺术》杂志,《让教研散发永恒的魅力》等4篇论文陆续发表在国家级刊物《教育家》杂志。)
(实习编辑:祝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