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三度”上好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

2020-11-25中国矿业大学团委

中国共青团 2020年19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仪式思政

今年4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高校共青团要积极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积极融入“大思政”战略格局,融入思政工作体系,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同频共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

落实文件精神,中国矿业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扎实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高度、角度和温度”,努力上好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

明确目标,以正确方向提升育人高度

中国矿业大学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抓实抓强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理想信念教育、党史国史教育、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融入日常工作中,全方位做好思想政治引领工作。

坚持推进爱国主义仪式教育、规范升旗仪式,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有效途径,也是培育青年责任意识的重要方式。学校充分认识并重视仪式教育的内在德育功能,致力于使仪式教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思政教育的精神燃料,将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升旗仪式作为思政工作的切入点,以正确方向引导学生主动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十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坚持每月举行全校性升旗仪式,累计达近百场次,以仪式教育引领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践行当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诠释当代青年的奉献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同时,学校团委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通过“思想理论武装、红色文化浸润、红色故事激励、红色榜样引领”等方式,传承红色基因,让青年学子自觉听党话、跟党走,整体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优化路径,以制度规范加大育人力度

做好爱国主义教育这篇大文章,需要不断增进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校团委牵头组成升旗仪式工作小组,将升旗仪式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体系中,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多维协作,形成“学校-学院-学生”三级联动工作模式,发动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仪式筹备中,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积极性,保证了教育力度的持续增强。

“目前的全校性升旗仪式通常是每月一次,每次由两个学院的院团委承办,每个学院都有学生代表参加。”中国矿业大学团委书记谢发国表示,从刚开始时的小规模、不定期,到渐趋规模化、常态化,学校的升旗仪式也经历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过程。

从护旗手、升旗手的选定到国旗下讲话内容的推敲,各个环节都严格要求、讲求质量。制度化落实仪式礼仪教育,更能使爱国主义思政教育有跡可循,注重连续性的同时保证阶段性发展质量。

今年,汹涌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育人良机。疫情期间,中国矿业大学将升旗仪式作为提神振气的重要抓手之一,组织寒假留校同学组成临时团支部筹办线上升旗仪式,利用新媒体平台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升旗仪式直播,在表达对祖国深情祝福的同时,更坚定了矿大学子的拳拳爱国心,为上好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积累了素材。

返校复课后,学校又以五四青年节为契机,以“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为主题,借助升旗仪式,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组织首次集体活动,提升了学校师生携手共克时艰、同心共渡难关的勇气与信心。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也以“疫情大考 时代责任 青年担当”为题,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开学复课的学生上了第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用制度疏通堵点、打通关节、激活全盘,结合形势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化到日常建设和管理中,引领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身体力行,将“爱国志”和“报国行”相统一,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中去,也是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化制度化建设方式的有效探索。

因地制宜,以校园文化增强育人效度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又要满足学生成长诉求,必须方法得当,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借助升旗仪式,中国矿业大学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以校园为课堂,构建文化育人常态化良性循环,让仪式教育既有“尺度”,又有“温度”。

从仪式活动的筹备、仪式场地布置,到活动议程的设置、排练,做到学生全程参与。国旗班、管乐团是升旗仪式上的两道亮眼风景,为保证仪式效果,学校国旗班和管乐团的技能训练常态化、规范化开展,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发领悟、自主感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入脑、入心,解决了育人效果表面化等问题。

每月升旗仪式的主题不尽相同,但爱国的主旋律从未改变。学校坚持规范国旗升挂、国歌奏唱礼仪,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挖掘梳理先进典型、校园人物和奋斗事迹,使仪式教育多样化、功能化,面向学生整体的同时关注不同个体,切实提高工作针对性,以知促行、以行践知,形成长效文化育人机制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如今的升旗仪式,已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带领矿大人在坚定信仰中树牢政治意识,在仪式教育中树牢大局意识,在思想建设中树牢核心意识,在榜样学习中树牢看齐意识,引导青年学生认清每一代人的担当和使命,坚守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激励青年学子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仪式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仪式感
仪式感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流绚夏日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Talk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