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讲做”三维联动思政育人模式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0-11-25曾晶
曾晶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湖南工商大学团委以深入推进共青团改革为契机,以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社(以下简称“学习社)为平台,通过“认真学”“深入讲”“扎实做”,着力构建“学讲做”三维联动思政育人模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认真学:深化理论学习,提升青年学生的理论自信和理论水平
精读原著原文学。学习社组织同学们一起精读细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原原本本学、原汁原味学,并通过学术研讨、主题座谈、知识竞赛等方式,结合青马工程建设、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等,切实提升学习实效。
结合专业分专题学。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色,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分专题学。比如,法学专业的同学组成了“依法治国思想”学习小组,经济学专业的同学组成了“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学习小组。目前,学习社内部已组成了25个学习小组,可以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来学习理解,集思广益,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带着问题联系实际学。学习社的每一位同学都会深入到城乡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带着问题去思考,在实践中寻找答案。学生们来到基层、深入实践、直面问题,不仅要提前积累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对一个个实际问题认真分析理解,找到答案,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思考,完成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到一个主动的宣讲者的角色转换,对学生知识体系的丰富、系统思维的培养、理论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讲:走进基层宣讲,分阶段、多层次、广覆盖开展宣讲活动
同学之间相互讲。学生在寝室、在班级、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开展面对面学习宣讲活动,在青年学生中营造“你学,我学,大家学”“你讲,我讲,大家讲”的濃厚氛围。同学之间的宣讲以青年的语言和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更容易形成共鸣,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学校还为大家提供了主题团课、麓山学长论坛、宣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平台,助力大家互相学习,增进交流。
走进基层深入讲。充分利用区校共建、校企合作平台,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用接地气、体验式、互动式的方式开展宣讲活动。充分利用“三下乡”平台和学生回家返乡时机,学习社在寒暑假开展“学、讲、做”宣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志愿服务基地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和宣讲活动。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导向与专业支撑结合,在宣讲中深入浅出,将严谨的逻辑转化为翔实的数据与生动的案例,融会贯通。
自成立以来,学习社成员们的身影活跃在三湘四水,足迹遍布省内省外。截至目前,学习社共组织了1500余场宣讲活动,直接受益人数超过1.6万余人。2018、2019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南省“三下乡”活动优秀服务团队,多名同学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
线上线下结合讲。除了线下宣讲,学校团委还组织同学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线上宣讲,在线上开设微宣讲课堂,把自己的宣讲视频传到网上,举行线上交流。
疫情期间,学习社主动作为,争当青春抗疫的“宣讲员”, 第一时间行动,组织180余名宣讲员志愿成为“战‘疫宣讲轻骑兵”。一方面在线上通过微信群、QQ、电话等方式向亲友宣传防疫知识,一方面积极参与到所在地政府防疫宣传工作中去。同时,社员们开设了防疫知识小课堂,通过视频、海报、推文等方式宣讲,创作抗疫主题音频作品24个、书画作品36幅等,青春战“疫”显担当。
扎实做:做深做实做细,将学习宣讲实际行动转化为育人实际成效
构建学习宣讲长效机制。建立校院两级大学生学习宣讲机制,学校将学习宣讲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学校共青团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二级学院和分团委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在二级学院成立学习宣讲分队,邀请分党委书记、院长、分党委副书记、分团委书记、辅导员、专业教师为指导老师,充分发挥班委团支部带头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宣讲活动。
提供强力保障和支持。学习社是在学校党委书记唐亚阳倡议下成立的,学习社的建设得到了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率先垂范上,学校党委书记、副书记、分管校长亲自为学生进行理论培训、带队深入基层宣讲。在资金扶持上,学校投入50万元为学习社建设设施齐全的学习活动中心;在校地共建上,学校积极对接社区、企业,为宣讲活动拓展阵地;在师资力量上,组建了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组成的实力强大的导师团队,还邀请校外的企业家、基层干部提供指导。
提升育人实效。通过学习宣讲,学习社的同学们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得到有力提升,学校育人实效不断显现。2019年暑假期间,学习社宣讲员刘沛东来到了国家级贫困县石门县,为村民宣讲国家的扶贫政策,并力所能及地帮助村里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刘沛东同学表示:“通过宣讲,涨了知识,涨了见识,涨了对乡亲们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