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成地道保卫战亲历记

2020-11-25张书祥

文史月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突围民兵敌人

张书祥

继成村原名南涧村,1946年因纪念埋葬于该村的抗日英雄郭继成改为现名。地处山西定襄县城东北约25公里的东山脚下,与五台县相接。一条南北狭长的深谷横贯全村,谷底一条小溪自南向北潺潺而去。300多户居民沿溪两边居住。东西两面依山靠梁,全是十几丈高的悬崖绝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期间,继成村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著名的抗日模范村,号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西大门”。抗日战争期间,定襄、五台、盂县的日军多次倾巢而出,妄图夺取继成村,以打开进犯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西大门,结果一次次都被我继成村民兵打得铩羽而归,以惨败收场。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投降。8月22日,阎锡山便派军驻扎在离继成村只有10公里的芳兰村,8月30日,又派一个营抢占了距继成西北不到4公里的风棲岩村,在那里大修碉堡、工事,专门对付继成村的民兵。此后的14个月当中,阎军先后20多次出动连、营以上的兵力,对继成村进行围攻,在五区区小队、定襄基游队和二分区河南区队的有力支持和配合下,继成村民兵中队先后毙、伤阎军200余人,多次粉碎了阎军进犯晋察冀根据地西大门的企图。因此,提起继成民兵,敌人无不闻风丧胆,所以阎军把继成村民兵看作是眼中钉、肉中刺。

发生在1946年2月18日由我親自指挥的“继成地道保卫战”就是继成民兵英勇战斗的一个著名战例。

1946年2月初,为了弥补我村民兵人员少、装备差的不足,提高战斗力,以便更好地保卫晋察冀根据地的西大门,县委决定在我村东、西两面的崖上大挖悬崖对峙地道。为了加强此项工作,县武委会特派武委会股长樊书喜驻村指导。1946年2月17日晚,时任定襄五区武工队队长兼继成民兵中队长的我和县武委会樊书喜股长一直商量工作到深夜。天快黎明时,我们刚睡下不久,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两声清脆的枪声,我和书喜同志急忙披上衣服站到院中,看到远处村口高崖上的消息树已经放倒。正在这时,当晚在村口高崖上值哨的民兵张海毛急匆匆地赶回来向我报告:“马家窑、风棲岩方向黑压压一片数百名阎军正向我村围过来,距村已不到五里。”我急令张海毛去敲响村中的报警钟,召集全体干部、民兵动员组织群众疏散。据事后查明,当日包围继成村的是阎军两个团及定襄的特务队一千多人,带着五六百名民夫,由叛徒张某清引路,趁夜突袭继成村。当紧急掩护绝大部分群众撤出村子后,我带民兵和剩余的30多名群众一块撤退时,刚出村口,发现阎军已经从四面围了上来,突围已不可能。情急之下,只能掩护群众先撤往松(深)嘴沟崖上半崖处还未挖成的对峙地道。我安排中队指导员张双年带领民兵和群众先撤,由我和高富章、张海毛、张芳祥、杨有成等四人在后面掩护。松(深)嘴沟崖的对峙地道挖在半崖当中,距上下都有八九丈高,进入洞中,是一个天然的大地窨子,当地人俗称“藏人洞”,再往里是已经挖了八九十米深的地道。当时因对峙地道还未全部完成,因此只有这一个进出口。当我和高富章、张海毛等四人完成掩护任务最后上了洞口,刚抽了梯子,敌人已经冲到崖下,封锁了洞口,机枪、步枪声已响成一片。由于地道挖在半崖当中,敌人上不来,炮打不塌,各种枪炮只能凑个热闹。根据以往的惯例,敌人一般不敢夜战,一到傍晚必然撤军,只要我们坚守一白天,黑夜的天下又归我们了。所以大家一进去都比较乐观,平心静气地在地道里歇着,有人还风趣地开玩笑说:“刘拐子,真厚道,陪咱过元宵节还自带鞭炮。”所以入洞后我先安排神枪手张海毛带几个民兵在洞口监视崖下的敌兵,不时打冷枪,不让敌人靠近,保护住洞口。其他人先在洞里休息。

敌人在崖下折腾了一上午,除了被我安排在洞口监视崖下的民兵打死打伤十几人外,一点收获也没有。敌人看见一下攻不上来,就先后派出大地主刘某根和叛徒张某清向我们喊话:“书祥,你赶快出来吧,我知道你就在洞里,我和刘师长已经说好了,只要你过来就给你个营长,你手下的民兵每人官升一级,最小的也给个排长干干。”“舅舅给你做保,保证你们的人身安全,保证你们人人都能当官发大财。”刘某根是风棲岩村的大地主,也是我的一个远房舅舅。刘某根喊了一阵,见没人搭理,阎军又换上叛徒张某清出来喊话:“书祥、富章你们快出来吧,你们看兄弟我过来后吃香的、喝辣的,哔叽衣服穿上了,小手枪也挎上了,你们快快反正过来吧,咱们弟兄们一块享福吧。”听到叛徒的无耻喊话,我顿感内火中烧,命令高富章、张海毛开枪击毙他,结果高富章一枪打中叛徒张某清左肩,张某清疼得鬼哭狼嚎,跌跌撞撞,狼狈逃走。敌人见喊话无效,顿时恼羞成怒,逼着带来的五六百个民夫,开始从崖顶上往下刨土。民工们都是附近被抓来的老百姓,刨土也是被逼无奈,监视的敌人过来了就刨几下,敌人不注意了就歇下了,人人出工不出力,个个都在磨洋工,结果刨了一下午,也没有刨多深。

天渐渐黑了下来,敌人在村里、地里点起了篝火,在崖下放了个班哨,在周围点起了十几堆篝火,把坑道口死死围住。看这情况,敌人这次是铁了心了,想把我们围死活捉。面对突然变化的新情况,我便和樊书喜等人商量对策。大家觉得凭我们的力量根本无法突围,当务之急是派人出去送信,报告上级,请求外援。最后大家决定派副队长高富章、神枪手张海毛连夜突围,到东峪向县委汇报情况,争取外援。突围以高富章为主,张海毛负责掩护,两个人只要有一个人能够突围出去就是胜利,同时约好他们突出去后各打一枪,作为报平安的信号。并决定利用后半夜敌人松懈时突围。因为白天敌人在崖顶刨了多半天的土,崖下刨下的虚土也垫起几丈高。后半夜到了,我一声令下,高富章、张海毛趁敌人不备,猛然跳了下去。高富章刚一跳下去,端枪的敌人哨兵正好转过身来,高富章劈头一刀将他砍死,另一个哨兵还未回过神来,张海毛上去就用刺刀将其捅翻,然后每人向崖下敌人聚集处各扔了一颗手榴弹,迎着炸起的烟尘,未等其他敌人反应过来,两人就迅速闯入夜幕,凭着熟悉周围环境,绝尘而去。不久就听到了约定的信号。

第二天天刚明,发现远处山上的人马越来越多,哨兵高兴地喊道;“解围的队伍来了!”我急忙到洞口一看,可是听不到一点枪声,待远方的队伍走近时一看,原来是敌人从定襄城里调来的警察大队以及抓来刨地道的民夫。一千多个敌人把继成村包围得铁桶一般,看来这次是下决心要把继成村的民兵斩尽杀绝。突围的可能性完全没有了。情况看来是越来越严重。敌人在上面刨土的同时,还发动心理战,再次组织地主分子向我们喊话,说高富章、张海毛已经被他们抓住,让我们死了心赶快投降。地道里的人们互相望着,谁也不说话,气氛一时变得非常沉闷。

“富章、海毛他们真的被敌人抓住了么?”看见大家都不说话,老樊便这样问我。

我说:“不会。富章和海毛手脚都十分敏捷,有一定的功夫,平时两三个人都近不了他们的身,再说咱们的时间也选得突然,肯定不会的。”

“大家昨晚不也听到他们报信的枪声了么,再说敌人如果抓到了他们,为什么不把他们押到我们面前呢?那样不是更有说服力?”

“是的。”樊书喜说,“敌人就会造谣,他们越是喊得凶,说明他们越是心虚。”

指导员张双年也说:“坚决和敌人死战到底,宁死不当叛徒。”

“怕死不革命,革命不怕死。”小鬼王继生也发言说。

随后大家纷纷表示,“誓死保卫边区”“坚决和敌人斗到底”“宁死也不投降”。

天又渐渐黑了下来。敌人折腾了一天也累了,外面也静悄悄的。我布置好了夜间值班岗哨,嘱咐其他同志好好休息,以应付明天的战斗。可大家连续两天一夜不吃不喝,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肚子咕咕叫,有的人渴得连话都说不上来了。看到这种情况,我和樊书喜、张双年商量了一下,召开了一个全体党员会,越是困难的时候,要求党员越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人人振作精神,个个做好表率。我和张双年也做了分工,我负责作战,双年负责做好民兵和群众的思想工作,安抚好大家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焦虑情绪越来越严重。跟随进洞的群众有哭泣的、有焦躁不安的,再加上两天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埋怨的、骂娘的、恐惧的,说什么的都有,如不及时安抚,势必影响大家的情绪。为了转移大家的注意力,我请樊书喜和张双年分别给大家讲讲全县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和抗日先烈们的英勇事迹。

一提起打鬼子,老张的劲头就来了,在鞋底上磕了磕烟灰,清了清嗓子就说开了:“那是1943年8月的一天,县基游队在蔚家梁与鬼子遭遇,形势十分危急,为了掩护同志们安全撤走,一个政委身负重伤,开枪把敌人引到了自己身旁,直到弹尽,也没让鬼子捉住,最后跳到井里,英勇地牺牲了。同志们都安全转移了。不久基游队就消灭了那伙鬼子,直打到日寇投降。”

“那政委不就是郭继成同志吗?”王继生插嘴说道。

“是啊,为了纪念抗日英雄郭继成同志,我们南涧村才改名为继成村,不管阎军如何张牙舞爪,他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到最后胜利,保卫边区,保卫咱们英雄的继成村。”

老张的故事讲得大家都来了劲,有人叫老樊也来一段,老樊也毫不推辞,站起来就讲:“抗日英雄有很多,咱们大家身边就有一个,你们书祥队长的老父亲,咱们的老村长张西元,为了掩护咱村的群众和边区的财产不幸被俘,日寇对他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最后为了保护群众英勇跳崖牺牲,被县委追认为革命烈士,全县模范村长。”“烈士们为了祖国和群众,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死都不怕,我们怕什么?”“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保卫边区,保卫家乡,保卫我们的胜利果实。”一段接一段,直讲得大家全忘了肚里的饥渴。接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抗战讲到胜利,从继成村的来历讲到未来的远景,一直讲到第二天天明。

忽然,几块土块从头顶上塌了下来,声响也越来越大,大家这才想起地道顶快被敌人刨塌了。双年拍拍头上的土说:“开上个天窗,走走闷气也不错。”

张芳祥说道:“干脆冲出去和他们拼了。”

老樊说道:“别忙,书祥、双年咱們组织群众往地道深处转移,从现在起大家不能随便放枪,一颗子弹要消灭一个敌人,一定要瞄准了再打。”

为了争取时间,以待援兵。我和老樊、双年商量了一下,利用阎军的侥幸心理,叫把守洞口的吴营长谈话。吴营长一听说叫他,满心欢喜,赶紧叫民夫们停止刨土,跑来谈判,“那么有啥条件快说吧。”“条件只有一个,就是你们赶快滚回去吧!”我说道。“滚回去?”那吴营长接着说道,“我们不像新二师,让你们随便撵着跑。”我又说:“撵走和打走一个样,再不滚开,你们也跟新二师一个下场。”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又争取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阎军见招降不成,又出毒计。阎军嚷嚷“干脆用黄炸药把整个地道炸塌,把他们活埋了算了。”于是敌人开始一箱箱往崖顶上运炸药……形势十分严峻,时间不等人,于是我又和樊书喜、张双年研究,“宁死不当俘虏”,决定在敌人开始爆破时组织突围。我给大家又重新调整了武器,民兵每人最少配备一颗手榴弹,单等一声令下时,大家一起往外冲,给猖狂的敌人最后一击。我对大家说:“同志们,突围的时候到了,也是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如果敌人真用炸药炸就说明我们的大军快到了,我们正好趁敌人爆破的机会,从地道口突围,直奔东山,狠狠地打击敌人!”张双年接着说道:“万一突出去时被敌人打伤,就用手榴弹和敌人决战到底。”

“对!一定不能叫敌人捉了活的!”张芳祥握着自己的手榴弹,像宣誓一般望着大家,大家都把手榴弹握到了手里。

我一看大家都有点紧张就说:“同志们谁还带有文件都拿出来烧了吧。”大家把一份份文件都传递给了张双年点着,他们眼睛都湿润了,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也许是“保卫继成村”的最后一场战斗。

可就在准备决战的关键时刻,只听远处山梁上响起了清脆的枪声,随后机枪声也跟着响起,紧接着枪声越来越密,喊声越来越高。原来是定襄县委彭伯周书记听了高富章他们的汇报,立即联系了二分区派出队伍并组织附近村的民兵过来支援,老樊听到枪声越来越近,高兴得大声喊道:“同志们,我们的队伍救咱们来了。”我接着喊道:“同志们,冲啊!”我带头引着继成村的民兵冲出地道,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崖下的敌人见势不妙,纷纷溃逃。在二分区部队和各村联防民兵的配合下,多路夹攻,犹如秋风扫落叶,打得阎军丢盔弃甲,爬的爬,滚的滚,争相逃命,不大一会儿工夫,除了被击毙的,受伤跑不动的,全部逃得没有影子了。敌人两天两夜所谓的“大兵团围困”战术又宣告彻底的失败。

随后我继成民兵乘胜前进,突击半个月,很快完成了两面山崖上的对峙地道,构成了交叉火力,敌人从此再也不敢轻易进犯了。继成村像一个钢铁巨人一样,巍然屹立在晋察冀边区西大门。

猜你喜欢

突围民兵敌人
稀奇古怪的敌人
稀奇古怪的敌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极速突围战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突围
飒爽英姿女民兵
“民兵”一词的来历
“山东青年”注意民兵建设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