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020-11-25
(广东省台山市育才学校 广东·江门 529200)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改革,教师采取有效的数学教学思想,为学生创设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课堂、让学生有学习数学新知识的需求,也就是提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在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下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使相应的教学策略得到顺利实施,促进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提升,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质量。
1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因素之一,教师不能只把学习方法的“成品”交给学生,要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数学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参与知识的探究,做到自己能够理解知识,能与同学们一起“发现”知识。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说理教学,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算,而且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算。
这样的教学过程,通过把把抽象问题直观展示出来,学生积极地合作、讨论,学生既掌握了计算要领,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与提升,进而掌握有效、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2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内驱力量
基于数学学科的魅力,如何让学生提升学习的兴趣,让学习过程都充满激情,无疑会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在教学实践中,营造良好氛围,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应的情景,尽最大的空间发挥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主动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是相当重要的。我在教学中引用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来活跃丰富课堂,帮助学生理解新知。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的新课引入,我首先将教材中的主题图展示给学生看,图中有许多地方有角,例如园丁手上拿的剪刀,老师手上拿着的三角板等让学生发现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角。这样通过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素材,大大提升了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如:数学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引入国内外比较著名的数学家的故事,将学生兴趣吸引起来,使他们了解到学的知识不但有趣,而且对以后的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用处,进而提升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3 加强学生数感的培养,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坚实基础
数感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数学需要学生对知识敏锐的感觉,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有的同学一下子就理解了,而数感差的同学可能还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学生数感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为构建有效课堂奠定基础。
3.1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感
大家都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之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学生经历过的一些生活情景创设一些学生常见的生活数学案例,使学生在快乐中来了解数的意义,感受数学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生活中。这样数学的概念才会让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切、全面,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3.2 结合实践操作,培养数感
直观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但抽象思维同时也不断发展。故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我们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多让学生进行有效地实践操作,通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各项思维得到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如在学生学习“5的乘法口诀”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教具演示。使学生总结得到5的乘法口诀,然后让学生明白,乘法口诀的编写都是有规律的,逐渐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4 注重课堂合作学习,是构建有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要注重让学生在协作学习中取得进步,并在互动和合作方面获得知识。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教材安排了以下的推理步骤。
(1)小组内讨论如何用最原始的数方格的方法来数这两个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究竟是多少,再观察、交流、分析表格的数值大小,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关系。
(2)在合作探索中,通过“剪→平移→拼”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换为长方形,并找到原来平行四边形与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的面积。在这种生生合作探究过程中,同学之间共同能力,互助互补,获取新知识,实现了共同进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教会学生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合作和学习。
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互动中交流,能分享,并带动学困生一块儿学习,同学间相互尊重,这种合作学习也可以成为相互补充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时学生要根据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图形的两边都是对称的”,再进行对折
、画一画、剪一剪。目的是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同学之间的这种合作交流、探讨学习,最终达到共同提高,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
5 融合信息技术科学,是构建有效课堂的深度延伸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与信息技术整合,合理运用视频、微课与PowerPoint相结合制作课件,为学生创设切合他们生活的、生动的情境,把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简单化,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而理解、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
5.1 把教学难度降低,让学生学得更易
抽象性、逻辑性强是数学学科的特性,而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正处于初始阶段,所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发挥其优势,必然能使抽象知识内容简单化,有效地降低知识难度,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利用多媒体PowerPoint展示出分小棒的过程,然后通过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索把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会怎样,从而得出答案,再通过把展示学生的成果与多媒体展示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让数学课堂在信息技术的融合下变得活跃起来。
5.2 辅助学生自主探究,提升数学课堂有效性
信息技术不仅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的工具,还是辅助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使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形式及内容更丰富了,面更广了。它生动有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有效地活跃课堂,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深入的探究,进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教师在“几何画版”软件的教学平台上出示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在“几何画版”软件的教学平台上对平行四边形做“剪→移→拼”的操作后,得到“如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则面积也相等”的结论。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电脑平台上动手、动脑中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总之,数学的学习是不平坦而又漫长的过程,数学学习的成败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因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注重构建有效课堂,以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