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子松营养钵容器育苗技术新探

2020-11-25李文利

中国林业产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樟子松成活率树种

文/ 李文利

樟子松材质较强,纹理直,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材。树干可割树脂,提取松香及松节油,树皮可提取栲胶。树形及树干均较美观,可作庭园观赏和绿化树种。由于具有耐寒、抗旱、耐瘠薄及抗风等特性,可作三北地区防护林及固沙造林的主要树种。它的根系发达, 在风积沙土、沙土、栗钙土、白浆土上都能生长, 也是营造防风固沙林的优良树种之一。

樟子松为欧洲赤松的地理变种,常绿乔木,树高 15 — 20 米 ,最高 30 米,最大胸径1米左右。干形通直,材质优良,是我国东北、西北地区主要的速生用材林树种,具有喜光、耐寒、耐瘠薄、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等特点。树冠卵形至广卵形,老树皮较厚有纵裂,黑褐色,常鳞片状开裂:树干上部树皮很薄,褐黄色或淡黄色,薄皮脱落。轮枝明显,每轮 5 — 12 个,多为 7 - 9 个, 20 年生前大枝斜上或平展,一年生枝条淡黄色, 2 — 3 年后变为灰褐色,大枝基部与树干上部的皮色相同。芽圆柱状樟子松椭圆形或长圆卵状不等,尖端钝或尖,黄褐色或棕黄色,表面有树脂。叶两针一束。稀有三针,粗硬,稍扁扭曲,长 5 — 8 厘米 ,树脂道7 — 11 条,维管间距较大。冬季叶变为黄绿色,花期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属于风媒花,雌花生于新枝尖端,雄花生于新枝下部。1 年生小球果下垂,绿色,翌年 9 月— 10 月成熟,球果长卵形,黄绿色或灰黄色;第三年春球果开裂,鳞脐小,疣状凸起,有短刺,易脱落,每鳞片上生两枚种子,种翅为种子的 3 — 5 倍长,种子大小不等,扁卵形,黑褐色,灰黑色,黑色不等,先端尖。千粒重随产地植株变化大,红花尔基产 7.9 克 ,大兴安岭5.4 克 ,章古台地区 10 -12 克。

樟子松材质较强,纹理直,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材。树干可割树脂,提取松香及松节油,树皮可提取栲胶。树形及树干均较美观,可作庭园观赏和绿化树种。由于具有耐寒、抗旱、耐瘠薄及抗风等特性,可作三北地区防护林及固沙造林的主要树种。它的根系发达,在风积沙土、沙土、栗钙土、白浆土上都能生长,也是营造防风固沙林的优良树种之一。

近年来陕西省神木市进行了大面积的引种培育,已成为神木市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育苗引种技术,致使育苗、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都很低,严重地制约着神木市林业经济的发展及环境条件的改善。为此神木市引进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大大的提高了育苗、造林绿化的成活率。采用该技术的主要优点:1.成活率高,可达90%-95%,比祼根苗造林提高成活率20%-50%。2.容器苗在运输和栽植过程中不伤根系,栽植后基本没有缓苗期。3.除严冬外,基本可以四季造林,便于合理安排劳力,加快绿化速度。4.特别适宜干旱少雨、土壤瘠薄的山区造林。5.成效好,成林快,绿化美化效果好。就本人经过近几年的育苗、造林实践经验现分述如下:

一、育苗地块的选择

应选在背风向,地势平坦,水源方便,不积水的沙壤土、黄土地,泥地,切忌盐碱地,种土豆地、蔬菜地和种过刺槐茬地,这些地易发生病虫害。

二、容器选择

采用塑料营养钵,其规格可根据苗木大小来定,一般选择16×16cm、26×26cm、28×32cm规格,下端打6~12个直径为0.5cm的圆孔的营养钵,以利于根系生长。

三、营养土配制

用50%的苗圃地土,35%的马粪草皮土或森林草炭土,15%的腐熟农家肥,ph值6.9左右。

四、营养土灭虫、消毒处理

将营养土的原料按比例堆放在一起,用筛孔为1c的筛子过筛,除去草根和土石块,混拌均匀,然后用1%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灭菌处理,要求均匀喷洒营养土,量为每m3营养土喷15kg硫酸亚铁水溶液。灭虫使50%的辛硫磷,用量为10g/m3,营养土经过消毒、灭虫处理混拌均匀后,用清水调节湿度,达到手攥成团不出水,落地散,堆放1~2d后使用。

五、苗木选择

1、当地苗木选择顶芽健康饱满无病害、无损伤的2年生樟子松苗,高12~15cm,地径0.3~0.4cm,根系超过20cm的部分要剪掉。

2、外调苗木,选经过换床培育2年生,苗高15-20cm,地径0.5cm的樟子松小苗,调回后不要忙于栽植,应先分行假植起来,放入充足的水浸泡48小时以上,再用生根粉处理,方可进行栽植。

六、营养土装钵与苗木移植

先用营养土将营养钵底部装实,再将苗根放入袋中,手捏住苗茎与营养钵边缘,一手装土,装至三分之一处时轻提苗,使苗木根系舒展,再摁压;之后,边装土,边摁压摁紧摁实,保证苗木根系在营养钵中心;装满土后,土埋苗木地径上3cm处为宜.总之营养钵育苗我们一定要做到“一铺、二盖、三提、四满、五实、六紧”。一铺,就是把营养钵放平,装入三分之一的土;二盖,就是放入苗木后再放入三分之一的土盖在苗木上,要尽量在苗木的四周填土;三提,就是把营养钵立起稍提苗 ,使根系舒展,并使苗木处于钵的中央位置;四满,就是把土装满;五实,就是要双手抱钵,墩实;六紧,就是把装好的容器放入床内,钵体之间要靠实,并用土填满容器间空隙。同时要在整个环节,抓好苗木保水关,无论哪个环节尽量缩短苗木根系裸露时间。

七、ABT 生根粉处理

用50ppmABT2号或6号浸根4~6h再装钵。

八、营养钵容器苗做床及摆苗

在排水良好的地方采用低床育苗, 深25cm。挖出的土,一部分配制营养土,一部分填营养钵缝隙,一部分作为苗木越冬防寒做垄用。苗床质量必达到平、直,够深度,床的四周做成直角,将装好的营养钵摆放在床内,排列成行,靠紧靠实,四周用土封好,浇水有缝隙,要继续填土,直至填平为止,一般营养钵上覆土3cm以上,灌水后正好,无需再填土。

九、苗期管理

1、水肥管理 营养钵苗装满1床,即需用慢水慢慢渗灌,水放的过大,易将苗冲倒,营养钵裸露,当日必须浇透水,以后每天浇水一次,连续浇水1周后,每隔2-3天地表土微干后即需浇水,连续浇水1个月以后,视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一般1~2周浇一次透水。头水过后,要及时扶正倒了的苗木,填土埋好露出的营养钵。要做到及时的松土除草,以利苗木生长。容器苗第一年6~7月份叶面施肥,使用稀土多元复合肥,用量0.2kg/亩,配成250倍液叶面喷雾。第二年春季进行土壤追肥一次,施尿素15kg/亩,硫酸钾5kg/亩。

2、病虫害防治 主要防治立枯病和地下害虫。营养钵容器苗第一年可灌一次蓝矾并每隔10天喷一次70%的敌克松500倍液,连续喷2~3次即可。地下害虫可用3911农药随水灌苗。

3、苗木越冬防寒 樟子松育苗技术要求比较高,苗圃地的选择及苗期管理不但要求严格,而且后期越冬管理更为重要,如果管理不当,第二年春天则会出现大面积死亡。 樟子松苗木对水分要求比较高,为防止土壤冻结期间苗木失水(尤其防止春季苗木地上部分开始萌动,而土壤未解冻,苗根不能吸水,造成生理干旱),必须覆土越冬。覆土时间不能过早,否则苗木易腐烂。一般在秋季土壤未结动前,即10月末、11月初覆土。方法是防寒前5~6天将苗床灌一次透水,然后把幼苗向一个方向压倒,将步道土打碎,覆盖苗床。覆盖厚度以苗稍全部埋盖为度。翌春4月上中旬土壤化冻时可撤除防寒土。撤土要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撤除一半土露出苗稍,第二次全部撤除。撤土后要及时浇水,防止苗木受风害。

十、试验结果与分析

1、通过1999-2010年试验表明,不同质量的苗木,装营养钵后成活率明显不同。1999年使用从外地调运的2年生苗木装营养钵,由于长途运输,苗木根系裸露时间较长,没有进行假植、浸泡缓苗及生根粉处理,其成活率为50%左右。2002年使用的本地一年生苗,由于苗木抗性弱,成活率为50%左右。而2004年使用的本地2年生苗,其成活为85%。2007年,东北调运2年生裸根樟子松小苗,通过蘸泥浆包装,加冰冷藏,缩短运输时间、假植、浸泡48小时以上、生根粉处理,成活率可达85%以上。

2、经过营养土配制对营养钵容器苗成活率及生长量明显高于直接用苗圃土装营养钵的苗木。

3、使用ABT生根粉对成活率也有影响。

结论:

实践证明:苗木质量及育苗技术是培养营养钵容器苗的关键。外调苗木的包装、运输、假植、浸泡缓苗及营养土配制是影响营养钵容器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重要因子,用微酸性及多年培养针叶树苗木的圃地土配制的营养土进行营养钵容器育苗,成活率达85%。用草炭土配制的营养土,生长速度快,长势好。另外,使用ABT生根粉处理樟子松苗木,可显著提高营养钵容器育苗成活率。

近年来陕西省神木市用营养钵樟子松容器苗木大面积在沙区发展营造樟子松混交林,每年发展营造50000亩左右,已累计营造300000亩左右,成活率都在95%以上,现已初具规模,樟子松幼树已达树高2米以上,极大的控制了风沙的危害,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樟子松成活率树种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从50%到90%,草鱼养殖成活率倍数提升,致胜法宝是什么?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
论黑龙江樟子松造林的技术要点
我眼中的樟子松
樟子松幼苗期培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