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2020-11-25程德静
程德静
(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黑龙江 同江 156400)
引言
新课改要求幼儿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满足幼儿教育发展需求,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研究可行的教学措施,解决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提供助力。故事教学法强调结合故事的形式和内容,达成幼儿教育目标,能够全面激发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动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全面参与教育方法改革工作。
1.借助多媒体,声音画面相统一
音乐、文字、美术、电脑技术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统一应用,可以对画面进行放大、缩小、定格和移动等操作[1],优化故事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不仅利于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利于幼儿想象力发展。比如在《小红帽》的故事阅读中,大灰狼想办法吃小红帽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定格多媒体画面,由画面引导幼儿联想和想象,“大灰狼会用什么办法骗小红帽呢?你觉得最终会成功吗?”,幼儿这时候就会展开想象。大灰狼扮演成“外婆”的时候,引导幼儿想象大灰狼会和小红帽说些什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教育活动氛围下,多媒体设备融入整个教学环节中,幼儿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比较集中,和以往的教育活动比较起来,对幼儿的想象力、情绪发展都更加有效,能够立足故事教学法落实幼儿教育目标。
2.运用生活语言,构建优良情景
指导故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语言应用,以此也为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为目标开展故事阅读引导[2]。幼儿需要借助故事内容,进一步理解词汇、语用词汇,对其语言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故事教育活动的时候,作为幼儿教师应该积极使用生活化语言,提升幼儿的理解力,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语言应用。例如,《燕子吉吉》的故事阅读中,涉及“渐渐”这一词,这时候我们可以抓住机会引导幼儿尝试应用词汇造句,“小朋友们,你们可不可以告诉老师‘渐渐’是什么意思啊?你们可以用渐渐造句吗?”,我们引导幼儿分析和思考渐渐的含义,并初步运用这一词汇简单造句,体现和故事阅读紧密结合的语言教育目标。
3.启发式教学,拓展幼儿思维空间
启发式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给幼儿提供思维能力提升空间,在幼儿故事阅读指导中,启发式教学模式具有很大应用空间[3],幼儿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具体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挖掘故事内部的潜在线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供语言训练契机。比如《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阅读之前,我们可以利用体现故事进展情况的三张图片,比如三张小蝌蚪在不同时间段的表情图,分别是无忧无虑的小蝌蚪、伤心的小蝌蚪、激动的小蝌蚪,引导幼儿分析在小蝌蚪表情变化的期间到底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的发挥语言表达创新力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不进行局限,调动幼儿思维,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其次,还可以结合幼儿喜欢表现和肢体动作丰富的特点,引导幼儿表演和模仿故事情节,在表演过程中深化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对幼儿的肢体协调性和表现力发展有积极意义。比如《小猫钓鱼》、《猴子捞月》等等,这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故事都可以给孩子们提供表演范本,锻炼孩子们的表现力,同时幼儿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发展合作能力,促进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形成,这也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关键举措。此外,幼儿在肢体表演过程中注入情感、带动情绪,也可以帮助幼儿情感丰富。利用表演方式,幼儿同样可以获得启发和引导,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故事教学法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完全可以体现幼儿教育活动的趣味性,首先幼儿的注意力被吸引,教育活动的魅力和价值进一步得到体现,其次,故事教学法本身有很大的教学应用优势,比如对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能力、创新意识等发展都有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幼儿教育活动中故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还需要我们不断优化路径,立足幼儿的全面发展需求构建良好教育活动氛围。本研究尝试分析故事教学法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应用方法,以期帮助落实幼儿教育实践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