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
2020-11-25许建玲
许建玲
(广西藤县平福中心校巷蓬小学 广西 藤县 543316)
语文学科作为小学阶段所学科目中的基础学科,学好了语文能够为后续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语文学习之中阅读能力又是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技巧之一。所以在小学这样关键的时期内,教师要注重培养并且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这样能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的提升,并且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
1.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的展开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且随着学生年纪的增长和课程的深入教学,学生所学的字词句都在逐渐增加,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也会存在着差异,这就导致学生之间的阅读水平并不平均。并且可能会因为学生的心理或家庭因素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一定的障碍,这就是语文学困生。
若是教师能够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提升语文学困生的阅读能力,不但能够直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还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文章中丰富的情感,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语文知识、素材,还能让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1]。只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才能带领学生去阅读更多的课外文章,让学生能够受到文章中知识的感染,构建属于自己的语文知识网。
对农村小学生语文学困生的阅读水平加以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理解文章,并且阅读文章作为学生开始写作的基础,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只有具备阅读能力就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展开写作训练,阅读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写作用语和口语表达。
2.当前学困生所存在的问题原因
小学阶段学生所需要掌握的阅读能力主要包括对课本教材的阅读和课外书籍的阅读,而学生只要某一方面的阅读能力跟不上进度就会导致整体语文学习受到影响。在农村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几个方面都较为容易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困扰。
一方面是因为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存在着较多的教学资料,这些教学资料当中针对课本教材中的问题基本上都已经有了明确的解析方式,所以当学生拥有了教学资料后很容易产生依赖心理。教师所布置的阅读任务都是学生使用教学资料所解答的,并没有实际阅读过,长久以往学生缺少对文章的阅读,阅读能力自然也无法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是因为对文章的阅读不到位,所以无法掌握文章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当学生无法概括出文章所表述的内容以及思想时,就证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远远不够。而阅读作为学生答题时所具备的基本技能,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并且长时间无法有效锻炼阅读能力,会对学生后期写作学习的展开也造成极大的影响[2]。
3.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学困生的阅读能力
3.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第一要素,当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展开教学时首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应当如何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低年级的语文学困生来说,带有图片的小故事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困生来说,具有一定故事性的文章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特性来寻找学生的兴趣点。首先从较低难度的阅读材料开始,一步步的增加学生的阅读材料难度,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
3.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长期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难免让学生认为语文阅读是枯燥且无味的,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展开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采用小组合作阅读交流。教师可以将按照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分为各个学习小组,在正式开始阅读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投入阅读当中。当阅读结束之后再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困生能够被同学引导着进行思考,从而加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还能够开展更为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例如组织学生举行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等,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以及良性竞争作为基础展开教学活动,能够带动学困生阅读能力的提升[3]。另一方面,在教学的同时教师要构建起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谈谈自己近期阅读的文章分享,主要以向同学们介绍为主,让学生讲述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自己为什么喜欢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状态,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其次因为这项课堂小活动也能促进学困生主动阅读并且逐渐提升阅读思考能力。
3.3 培养学困生的阅读自信心。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困生一般是因为学习成绩相较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较低,并且学习能力并没有那么的优异。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阶段,学生都具有较为强烈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自尊心不被受损,这就需要教师时常给予学困生鼓励以及正面的评价。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教师应当平等的目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并且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困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并且发扬这个优势,通过日常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对学生的肯定,逐渐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建立阅读自信心。
3.4 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学困生正是因为不具备较强的基础知识所以阅读能力才较为薄弱,教师就更因为从学生的兴趣点下手,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并且展开大量的阅读,以此来达成他们的阅读积累量。当教师布置课外书籍的阅读任务时,为了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完成之后写读书笔记。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形成阅读习惯,还能帮助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3.5 引导学生形成阅读好习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养成了不懂就问的习惯,当阅读过程中发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时,第一反应就是询问他人,但不通过自己动手查阅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无法帮助学生形成记忆。所以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遇见生字时自己动手查阅字典或其他辅助教材,帮助学生养成查阅的好习惯,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是匆匆扫一眼,以此应付教师所布置的阅读任务,所以教师在布置阅读任务的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摘抄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一是可以检验学生阅读任务的完成状态,二是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词句,为今后展开的写作教学奠定基础。只有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有效提升学困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深入的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再起学生的兴趣点为基础展开适当的教学活动,通过引起学生的兴趣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只要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思考,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态来设定教学方案,就能够让课堂教学产生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