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考试的实施弊端及应对策略
2020-11-25张勇
张 勇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三中 安徽 淮南 232200)
为了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片面强调升学率而忽视青少年体质发展与健康的现象,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提高全民族素质,保证中国青年一代的成长发育赶上世界青少年体质发展的速度,贯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确保中华民族的长盛不衰。新中体考时代的出现,不仅提高了中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机能,有效增进学生健康,而且再次燃起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的热情。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新中体考时代下的教学相长。
1.中体考对中学生的意义
1.1 从中国青少年体质发展看,提高中学生体质工作迫在眉睫,中体考起到导向作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认真地落实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在教学中,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民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中考体育就像考官,为阳光体育运动真正地实施和开展保驾护航,也真实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1.2 从终身体育思想确立的过程看,中体考是中学生锻炼习惯养成的必要途径之一:终身体育思想,是体育锻炼的最高境界,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是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开展的终极目标。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身心健康程度,也是为终生体育做准备。而中考加试体育,表面上是应试,但学生一旦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将终身受益。我校在关注09年体考的同时,也在低年级中进行宣传和练习,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普遍提高,这说明,通过中体考的加入,学生的运动意识得到了加强,而经过体育锻炼,学生的体质也得到了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初中体育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教育观念落后。总的来说,导致体育观念落后的有三座大山,分别是来自于家长的压力,来自于体制竞争的压力,来自于自身的需求。
其一,就大部分家庭而言,家长们总是用各种补习课,去合理地填补初中生们的课余时间,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生缺文化教学养分的。虽说“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孩子们是本应该努力的去读书学习,但一味占用孩子们运动时间,反而使得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其二,众所周知,我国自1952年建立高考制度以来,应试教育就是我国莘莘学子必经之路,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诸多学校将体育课和文化课区分别类,初中也不例外。虽说国家近年来发布众多鼓励重视体育教学的政令,但由于体制的根深蒂固,在大部分地区依然步步难行。
其三,初中生在这个年龄段是让不能分别是非好坏的,在前两项的最终結果影响下,终究会导向到学生本身。且俗语讲言传身教,身边年长者们的“文一体二”的思想终究会根植到他们,因此这也是造成体育教育观念落后的原因。
2.2 体育教学设施落后。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普通初中16.18多万所,且分布地区不一,经济水平各不相同。大多数城镇学校拥有质量较好、品种多样的体育教学设备,但相对于经济水平较为低下的区域,体育教学设施仍旧不及规定水平,如仍用土质或煤质的操场,羽毛球、乒乓球等消耗品供给不足等,使得体育教学实际落地效果不理想。
3.实例及措施
3.1 中考体测多元化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实例。在安徽省明光市苏巷中心初中的周祥松老师,结合当地实际,将手球这项装备要求不高的运动在农村学校开展了起来。2005年组建队伍以来,他放弃休息时间,带领学生们刻苦训练,不断创新教学,并于2013年获得全国初中生手球锦标赛乙组第一名的成绩。他的学生也入选了中国国少队、U16国青队,甚至还在队中担任了队长的角色。因此可从该例所得出认识,在当下的教育体系中,中考体测模式倡导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是可实现的,也是值得鼓励的。
3.2 改变观念,明确体育教学意义。国家近年来不断发表相关意见及决定,指令各省各区以下初中加强初中生体育素质教育,以及在体育教育方面,以培养初中生对体育项目兴趣爱好为第一目标。因此,建议校方遵照中央发布的相关文件,可以调整在整个学年计划中体育教学的计划安排,完善体育教学的改良方案。建议可以多进行家访,与初中生的家长们进行关于多让学生课余运动的沟通交流,使得学生们可以利用体育运动来调节身心。
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各类学校都在不断推进改革,同时也在越来越重视初中的体育素质教育,且近年一直在鼓励体育教育模式创新,这不仅仅是对学生自身的考验,更是对学校、家长们的考验。而且在信息高速化的今天,对于初中生的教育模式,应随着初中生群体的变化不断变化。因此建议将中考体测这种包含多元化科目选择的应试模式,更多的可以引入初中课堂。这样既给予了初中生们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利,又在一定意义上培养鼓励自主独立意识,进而激发初中生们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