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2020-11-25王娇
王 娇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二十一小学 安徽 淮南 232000)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将教学实践活动和相关内容,以生活化的方式展示,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由于学生对周围的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对周边的生活环境和事物非常熟悉,容易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笔者从以下方面探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1.结合生活案例,有效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并且由于年级小、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等原因,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直接通过数学题目看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原理。对此,为了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真实例子、对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设计到数学的教学内容中,并且将其充分融合,从中产生具有趣味性的数学例题,进而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我们以教授《三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数学知识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就将生活中的案例设计到数学内容里,为学生产生具有乐趣性的数学题目。如,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现在学校要买糖果,我们班有32为小朋友,为了能够让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100颗糖果,那么我们来计算一下,每个班级要买多少颗糖果呢?”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因此,在相加的时候,学生会出现算数慢、得出错误结果等情况。之后,教师就将乘法的相关知识告知学生,学生就会萌生出:原来乘法很简单的想法。这种想法也有助于学生在未来数学的学习中添砖加瓦。当然,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列举出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逐渐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简易性。通过数学知识和生活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和理解数学其中的内涵,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将数学知识运用出来,达到实践的目的。
2.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促进生活化教学的实施
在新课标改革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置身于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对教师所讲授的数学知识以及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机会和自信心,让学生得到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爱好和特点可以让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情况下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变得更加顺利。
3.将数学课堂习题生活化
小学数学中每一章节都配有相应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的作用是为了巩固学生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练习题的研究对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在数学练习题中,有很多练习题与学生的生活没有很紧密的联系,学生在解答时会对其产生比较陌生的感觉,这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练习题的解答。
例如,教师可以出这样的题目:小红去超市里买盐,一袋盐的价格是1.5元,她给了售货员5元钱,那么售货员需要找回小红多少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计算能力的提升,同时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数学问题进行了拓展,学生会将数学问题与个人的日常生活进行联系,思考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确实会遇到这种情况,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对课后练习生活化之后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感知能力得到加强,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让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目的得到真正的实现。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生活化的问题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于生活化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提高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由难化简,实现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结语:综上所述,数学即是生活,只有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将数学知识引入生活,才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才能真正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并更热爱数学。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讓学生更好地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能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应用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提升。所以在今后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发展状况,灵活、合理的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在生活场景中更加深入的理解应用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