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探析

2020-11-25岳冬梅

读与写 2020年3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思维能力情境

岳冬梅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二实验小学 安徽 淮南 232100)

我国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基础知识数量不多,教育侧重点更倾向于对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特别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学习内容比较抽象,是当前教学中的难点,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极高的要求。教师在学生培养计划中一定要针对学生状况制订个性化教学方案,注重学生对创新思维培养,从而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数学知识。

1.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数学情境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数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充满趣味的数学氛围中展开学习,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上,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激发。在数学情境中,学生在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会更加自主地以数学思维进行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会更加具有数学的特点。在数学情境中,由于整个情境以及学生所接收到的信息都与数学相关,可以让学生的想法与思考方式更加数学化。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时,可以在教学中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出购物情境,一名学生扮演商家,一名同学扮演顾客,通过问价、砍价的方式,进行数学加减法的练习,将“折扣”设计到情境之中,通过对折扣的计算,掌握用数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与思维。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快速掌握数学知识。

2.基于生活实际着手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用于生活,所以说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不能够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放眼于现实生活实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紧密联系数学知识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内在联系,自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这一思想认同下,更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比如,在讲解“圆的认识”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去回忆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活性,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去演示人骑在不同形状的自行车上的情况,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等,引导学生去观察这些不同车轮带来的效果,去猜测哪种车轮跑得最快,然后通过动画去验证学生的猜想。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认识到圆形的车轮能够让自行车更快更稳,也理解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实用性,并且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有没有不用车轮跑的车呢?速度会不会更快?”的疑问,而这种想法的产生,也意味着学生创新思维的逐步养成。

3.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在相对枯燥的学习氛围中,往往很难保持学习的专注,对此,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将与数学相关的小游戏设计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增添趣味。学生被游戏的趣味吸引,从而更乐于参与到互动中,在参与游戏的同时掌握教学中的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时机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培养、锻炼计划,让学生在与数学接触与运用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基础的加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抢凳子”的游戏,在教室前方摆放6张椅子,挑选7名同学绕圈行走,在信号停止时抢身边的座位,淘汰没有抢到的学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的抛出问题“去掉一个同学和一把椅子,游戏里还剩多少个同学、几把椅子?”以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锻炼数学思维。

4.启发一题多变

创新思维往往需要人跳脱出思维定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有意识地去启发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际教学中,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有效方法,能够体现出良好的训练效果,对于教师而言,在设置一题多变的问题时应当遵从如下原则:保留条件,改变结论;保留结论,改变条件;条件与结论相互替换。比如,在讲解“分数”相关内容时有这样一道应用题:班级一共有25名男生,20名女生,请问男生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在学生解答之后,教师便可将该题目变化为:班级一共有25名男生,人数占全班的5/9,请问班上有多少女生?通过这种一题多变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盘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养成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从而助力其创新思维的进一步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提升其创新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思维能力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