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0-11-25孙存栋
孙存栋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邱集中学 江苏 睢宁 221200)
数学概念本身比较枯燥乏味,再加上考试不涉及概念的默写,所以很多学生不愿意去背诵概念。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概念呢?笔者结合苏教版数学教学过程来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1.在情境的创设中引入概念
学生的概念学习最好不要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适当地让学生探索、小组合作,教师适当的引导,从而达到学习概念的前期阶段,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以分组让学生制作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把三个角取下来拼在一起,小组之间观察、思考三角之和是多少?学生分组讨论后会这样总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从而为引出“三角形内角和定义”作铺垫。这样接触概念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便于教学的展开。
2.在自主的思考中形成概念
周末,小明一家三口去超市买水果:小明买了1千克苹果、2千克香蕉、3.3千克桔子;妈妈买了2.5千克苹果、3.7千克香蕉、1.2千克桔子;爸爸买了2.4千克苹果、1.1千克香蕉、2千克桔子;他们去结账时,怎样做最快?
师:如果苹果每千克a元、香蕉每千克b2元、桔子每千克mn3元:你能表示出小明、妈妈、爸爸买苹果、买香蕉、买桔子各花了多少钱吗?生1:他们买苹果各花了a元、2.5a元、2.4a元。生2:他们买香蕉各花了2b2元、3.7b2元、1.1b2元。生3:他们买桔子各花了3.3mn3元、1.2mn3元、2mn3元。师:这三组代数式有什么特点?生4:它们都是单项式。生5:含有相同的字母 。生6:字母的指数相同。
3.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深化概念
师:他们买苹果一共花了多少钱?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呢?生10:a+2.5a+2.4a=(1+2.5+2.4)a=5.9a。师:张雷同学的计算过程,实际上是把这些同类项给怎样了?生11:合并了。师:我们能不能给他的这个解题过程起个名字?生12:合并同类项 师:合并同类项时需要用到小学学过的哪个知识点?生13:乘法分配律。师:这是怎么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生14:逆用。师:你能算出他们买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吗?他们家买桔子又花了多少钱呢?生15:他们家买香蕉共花了了6.8 b2元。生16:他们家买桔子共花了6.5 mn3元。师:比较一下,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有什么别吗?生17:同类项是一些具有相同特征的单项式组成的,合并则是一个动词,合并同类项是把同类项给合并成一项了,这是一个过程。
4.在解题的过程中巩固概念
概念了解后,通过具体练习,理解概念的内涵,引导学生利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并发现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此环节操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巩固,以及解题能力的形成。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很快投入到新概念的探索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另外教师通过错解、反例等进行练习,也有利于学生巩固概念。
5.在反思的总结中升华概念
通过对同类项、合并同类项这两个概念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生共同总结:
5.1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要点诠释:辨别同类项要把准“两相同,两无关”:
(1)“两相同”是指:①所含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2)“两无关”是指:①与系数无关;②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3)特例: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5.2 合并同类项:
(1)合并同类项概念: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2)合并同类项法则:只把系数相加减,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依据:乘法分配律。
数学习题虽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踪;而众踪之源在于基,数学概念就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概念在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概括性、逻辑性,提高解题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生要想获得全面而系统的数学知识就必须首先掌握数学概念。《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数学概念是比较枯燥的;若教师直接讲解,学生必然会觉得“食之无味”。“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不妨变“讲一讲”“读一读”“背一背”为“引一引”“想一想”“议一议”。将无味的食材变成启迪智慧、引发思考、进行概括、交流情感的饕餮盛宴,教师只要以爱为出发点,以思为着力点,以恒为立足点,定能到达辉煌的顶点!变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但愿我们的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能重视概念教学,进而在概念教学上普写一曲最动人的旋律、奏出一曲最优美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