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区中提升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实践探究
2020-11-25卓丽瑛
卓丽瑛
(福建省金山幼儿园 福建 福州 350008)
班级阅读区是幼儿自主阅读的专门区域,如何发挥阅读区的教育价值,在阅读区中提升大班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尝试在阅读区的环境创设和活动指导两方面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究。
1.大班阅读区的环境创设
1.1 幼儿参与阅读区的图书投放。
(1)幼儿自荐的图书。教师鼓励幼儿向班级推荐自己喜欢的图书,并投放于阅读区供同伴阅读交流。在幼儿投放自荐图书前,可让自荐图书人在班集体中与同伴介绍这本图书的书名、大致内容或推荐理由,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幼儿自制的图书。大班幼儿乐于通过“自制图书”活动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可在阅读区设置“幼儿自制图书”区,展示幼儿的自制图书。此类图书展现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记录了幼儿珍贵的童言稚语,是班级阅读区极具儿童个性化的阅读空间。
1.2 幼儿参与阅读区的环境布置。
(1)评选“我最喜欢的图书”。“我最喜欢的图书”板块可以将近期投放的图书张贴在大图上,幼儿在喜欢的图书版面上贴上自己的名字号数或者图像。最后根据版面上的人数多少进行“最受欢迎的图书”评选。
(2)记录“我读懂了XX书,我还没有读懂XX书”。教师创设“我看懂的图书,我看不懂的图书”的版块。让幼儿在阅读图书后将自己读懂的图书和自己读不懂的图书分别记录在纸上。该记录生动呈现了幼儿不同的阅读兴趣、认知水平、自主阅读能力差异等。教师在此基础上投放适合不同层次水平幼儿自主阅读的图书,有效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3)创设“我来推荐的图书”。在阅读区中针对幼儿自荐的图书创设“我来推荐图书”的版块,该版块可请幼儿通过图案符号表达推荐该图书的理由。也可让看过自荐图书的幼儿在版面上标上自己的号数或名字,并说说自己的读后感。
2.大班阅读区的活动指导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阅读区往往成为教师忽视的活动区,教师缺失对幼儿阅读过程的观察与指导。教师对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阅读习惯,自主阅读能力等不甚了解。基于此现状,教师应重视在阅读区活动中的有效指导,为提升大班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提供有效的策略支持。具体做法如下:
2.1 进行“阅读记录活动”,形成阅读策略。大班幼儿已经具备较强的图画记录能力,在阅读区投放新书时,教师可设计和图书内容相应的记录表。
记录一:图书《小猪迟到了》故事画面清晰,情节生动有趣。教师请幼儿记录图书中的小猪迟到时思考的七个理由,促进幼儿细致观察图书画面细节,猜测小猪都想了哪些迟到的理由?在记录过程中促进幼儿自主阅读。
记录二:图书《爱德华》,该图书内容丰富,细节繁杂,前后情节反差较大。记录表让幼儿记录图书的前半部分小男孩爱德华做了什么?后半部分小男孩的行为有哪些改变?通过记录,幼儿清晰的感知图书中小男孩爱德华的转变过程,理解图书中爱德华前后行为改变的原因。幼儿在记录表中还使用了爱心和打叉的符号表现小男孩前后表现的对比,突显幼儿独有的评价表现方式。
记录三:图书《逃家小兔》描述的是兔妈妈和小兔之间充满浓浓亲情、渗透丝丝母爱的奇妙对话。阅读后请幼儿记录最喜欢的和最感动的那一页,孩子们的表达丰富多样,闪闪发光的钻石表现兔妈妈的温柔,胡萝卜表达了兔妈妈对小兔深沉的爱。通过记录鼓励幼儿大胆表述阅读后的感受和想法,了解幼儿独特的阅读逻辑和内心想法。
2.2 组织“图书故事会”,理解图书内容。在阅读图书后,大班幼儿乐于和同伴分享图书内容,表达对图书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图书主旨的思考。在阅读区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小型的“图书故事会”让幼儿与同伴分享图书内容。如:阅读图书《巨人和怪兽》后,教师在阅读区组织幼儿开展“说说巨人的故事”“说说怪兽的故事”,请幼儿分别选择扮演巨人或怪兽讲述他们的故事,加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在阅读《我上小学啦》后,和同伴说说图书中关于小学的故事有哪些?
2.3 举行“图书辩论会”,表述阅读感受。在阅读区中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图书”辩论会活动,鼓励幼儿表述各自的阅读观点和感受。阅读图书《迟到大王》后,幼儿就“小男孩该不该救老师”这个问题展开辩论。在辩论活动中,促使幼儿多次阅读图书内容,加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激发幼儿在阅读后敢于表达,对图书中的主要人物的品质进行判断,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4 开展“自制图书”活动,提升阅读能力。大班幼儿在阅读图书后,能对图书进行创编、改变或续编。自制图书则是将幼儿关于图书内容的再次创造通过图书的方式展现。例如:幼儿在阅读图书《我爸爸》后,教师引导幼儿讲述关于“爸爸和我”的故事,鼓励幼儿将爸爸和我的故事制作成图书。幼儿在自制图书过程中则更加熟悉图书结构,使用相关画面符号表达图书情节,正确应用书面语言归纳图书内容等,诸如以上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