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20-11-25杨思勇
杨思勇
(广东省兴宁市罗岗镇莲湖小学 广东 兴宁 514500)
前言
新课程改革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要实现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促使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将学生当成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提升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人翁意识,在此基础上,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
1.重视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以及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在此基础上,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调动。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课堂价值的实现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意义[1]。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加强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可以借助一些教学道具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在此基础上,深化小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为小学生之后数学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教学“购物”一课知识的过程中,由于本课知识与小学生现实生活距离较近,每个小学生都不感到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充分突出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可以将本课的教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在课堂上再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改变以往单纯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同时,使小学生能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深化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突出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促进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2.合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辅助者[2]。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好的课程设计不仅能高效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且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对于教学价值的实现以及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解读,找到课程创新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在课程教学中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例如:教师在教学“测量”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十分有限,因此,对于不同的测量单位,往往难以很好的区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巧妙的设计教学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学生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不仅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也能体会到数学探究的成就感。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突出,很好的契合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充分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要求,无论是对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还是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意义。
3.重视教学形势的创新
随着外部教育大环境的变化,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充分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保证教学质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就要重视教学形式的创新,加强对小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3]。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以往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主动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数除法”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主动创新教学形式,弱化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一些有趣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将以往学习过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冲突可以有侧重的为学生讲解,如此一来,不仅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由于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往往也更加深刻。
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升小学数学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师就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设置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有效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需要,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