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物联网”教学实践体系分析

2020-11-25罗北川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实训室智能家居物联网

罗北川

(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山东 青岛 266000)

1 物联网及“物联网”实践教学的意义

1.1 物联网人才培养的意义

当前我国物联网技术水平在不断地发展,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很多专家都认为我国应制定战略性的物联网发展政策,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理念,结合物联网工程融入关键技术,强化物联网专业的构建,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我校在2014年就有了物联网相关专业,在自我的探索过程中,也广泛与高职院校,企业紧密合作,为高职院校、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在办学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在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如何结合社会形势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如何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体系,如何改善学生的物联网技术实践能力等。

1.2 中职“物联网”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中职“物联网”教学体系涉及的内容复杂,要将这些学科知识有效地衔接,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融会贯通理念的应用,改善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中职“物联网”教学环节中应融入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完成两项工作的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优秀物联网人才,使学生既可以进入企业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也可以进入高等级学校继续深造[1]。

2 中职“物联网”教学实践体系分析

2.1 “物联网”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中职“物联网”课程教学设计环节应将工作任务作为主线,提升教学的逻辑性,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理论实现项目教学,帮助学生完成所有的项目学习,掌握完成相关任务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训练的情境和实习资源,切实履行学工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物联网”技术教学内容设计的有效衔接。在内容选取时应与工作需求导向教学组织环节应结合工作过程,将工作过程作为主线,教学实施时应结合实际的工作情景,内容表现应融入真实的项目,将项目作为教学的载体。

2.2 课程教学设计开发的步骤

其一,完成教学目标的确立。中职“物联网”课程体系重在培养具有物联网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有效地解决物联网设备具体的问题,结合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完成简单的物联网系统设计,提升物联网维护的能力。其二,学习者分析。在教学内容设计之前,应对于中职学校的学习者有效地分析,了解中职学校学生的背景和学习基础,选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我国基础教育没有涉及各类职业教育理念,因此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不具备良好的职业基础,在“物联网”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融入职业教育期待。在职业教育设计时,应对学习者进行系统的分析。其三,教学内容分析首先要明确学习的内容与领域,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围绕先进的技术,完成物联网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分析学生在完成终极目标时,首先要学习哪些基础知识,明确学生的学习态度,完善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测试,形成学习内容的组织。在确定好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岗位需求和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基础,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其四,教学策略的制定结合教学目标。本着实用主义原则和多元智能理论,在学习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的基础上,通过时间、情境的设置,融入多媒体教学方法,为教学活动的事迹提供科学的依据。其五,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学评价目的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及时的找出学生学习的问题,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其六,教学方案的设计。通过教学目标的解读,对学习者有效地分析,制定好学习内容和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应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案[2]。

2.3 课程教学设计

2.3.1 课程性质把握

中职“物联网”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础,进一步学习单片机技术及应用、传感器相关技术和无线传感网等技术,该课程是在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对物联网职业进行有效的调查与研究,将整个物联网应用领域进行有效的整合,参考相关的课程,以全方位的课程开发体系为前提,为系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开展的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联网知识的兴趣,重点讲述物联网理论知识和关键技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学生对物联网体系的构建和服务能力,了解现代物联网的具体应用。

2.3.2 课程培养目标

“物联网技术”“计算机网络”“C语言”“单片机”等是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核心基础课程,课程目标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要融入企业岗位需求,二是要为学生发展,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理论课程、实践考核都必须兼顾,要权衡。课程目标,一定要在课程考核中体现,现在采取40%实践考核+50%理论考核+10%基础的考核办法,兼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

2.3.3 学生特征分析

中职学生具有对新知是吸纳的敏锐度,本着强大的好奇心,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但是理论基础比较差,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都希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帮助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学生大部分实践能力比较强,但是学习习惯不够规范,职业素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3.4 课程教学情境确定

结合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在现实世界中完善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助真实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确保学生的技能达到职业标准。在物联网技术学习过程中,借助对企业需求的了解,设计了以下课程。其一,要完善对物联网知识的概述,其二,了解物联网体系结构,其三,结合智能家居、智能电网、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完善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借助物联网概述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础知识,掌握物联网发展历史,在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改善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完善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掌控能力,对信息有效地筛选与加工。

2.3.5 教学策略分析

在中职“物联网”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的模式,对每一个教学项目进行细节化划分,从简单的工作开始,让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的经验,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带领学生进行各项操作,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构建维护互联网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挖掘新的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发挥自身的特长[3]。

2.4 教学案例设计

2.4.1 教学内容

完成智能家居实训,智能家居环境监测在中职“物联网”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本次课程设计环节中,采用传感器和采集器等设备进行家居环境监测,有效地完成空气质量和大气压力的监测。借助项目的实践,帮助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改善学生的实践能力。

2.4.2 学情分析

要充分分析学生知识结构、掌握程度。大部分同学能够了解智能家居中一些常见的监测理论知识,但是对具体的操作规范还不够了解,对任务实施每一个环节不够熟悉。因此,借助查找资料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智能家居内部完成各项监测工作。

2.4.3 理论知识

了解智能家居环境监测应用的各类设备,对传感器的使用原理和结构非常了解,借助采集器接线方法的分析,掌握基本的设计理念,对智能家居系统的连接方式和系统调试方式有效地掌握。

2.4.4 学习目标

了解各类传感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对采集器的种类和结构有效的划分,掌握传感器的连接方式。借助软件把握调试方法,对信息进行整合,制定完善的工作规划。

2.4.5 教学策略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师设计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内展开具体的操作,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理论分析,掌握各类采集器之间使用的差别设置和连接问题,在实践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4.6 教学过程

在课前准备时,教师为学生讲解各类规范,让学生进入到实训室内,分成不同的小组,按照教师的规定,有效地进行各项实训操作。在实训之前认真听教师的讲解,规范各项实训动作,听从教师的安排,落实好各项指标。

2.5 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各级竞赛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通过多年的比赛,对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实训室建设,教师知识体系的更新都有很大的帮助。

为支持学生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以及行业的各类竞赛,使学生熟练掌握技能,达到竞赛所要求,学校组建了物联网实训室、智能家居实训室、智能楼宇实训室、装饰设计实训室、轨道交通实训室等,为学生在实训提供了极好的平台,既锻炼了学生,又提升了老师业务水平。多年来我校在市、省、国家、行业大赛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大赛不仅让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前程,也带动了实践教学进步,更完善了专业的建设。

3 结语

通过广泛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各级各类大赛、高等学院合作办学等多种途径,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将中职“物联网”教学实践体系建设纳入物联网整体发展中考虑,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拓宽学生发展空间为导向,确保学校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社会的需求。

猜你喜欢

实训室智能家居物联网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基于LD3320的智能家居控制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