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课内外衔接策略的探寻

2020-11-25李发春

名师在线 2020年23期
关键词:篇文章主旨课外阅读

李发春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甘肃民勤 733399)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了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这样的课程标准引领下,课外阅读引起了语文教师的关注。语文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使学生遨游在更广阔的阅读世界中窥看人间百态,明辨是非曲直。语文课内的时间有限,教师不仅要完成课本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的阅读量,为保证学生阅读时间和阅读质量,故而需要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之间的有效衔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去阅读。这也成为每位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

一、课前探究阅读,做到心中有数

阅读是一种高度主观化的行为。要想取得阅读实效,读者需要与作者及文本之间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短时间内,学生的阅读行为不够深入,阅读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教学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用更丰富的阅读内容保证阅读的有效性[1]。无论作者还是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学生都可以借助网络来查找。学生心中有了对所学知识的全面了解后,再去学习文本,就不会“管中窥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而是会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角度去看待文本的内容,从而产生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阅读内容。这篇文章虽然很短,却非常经典,短短的篇幅中写出了苏轼赏月的欣喜及其乐观豁达的态度,但学生如果不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及为人,就不可能读懂这篇文章的深刻内涵。即便了解了一些表面的内容,学生也难以走进文本的深处,探究作者的心境。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读《苏东坡传》,找出与本文有关的那段人生经历,感受作者创作时的心路历程。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就会变得非常高效,学生在课内学习时也会更感轻松。

建立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精神联系,需要提前与之进行精神对话。课前的探究性阅读非常关键,它是一种课内、课外阅读相联系的有效策略,可以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入的阅读感受。

二、主旨联系阅读,做到和谐延伸

语文教育的价值在于育人、育良才,这是语文教师承载的一个艰巨的历史使命。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下,教材中所选择的内容都有着鲜明的主旨,能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予学生更科学的指导。当前的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入的课文是有限的,在阅读量上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挖掘文本的主旨,让学生阅读同一主旨下的不同文章,以此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使课内、课外的阅读能够达到有效的融合。

例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主旨联系法来开展课外阅读。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父子亲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同一主题的相关文章或者书籍。在这样的主题背景下,学生开展适合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唤醒感恩意识,还可以感受到文字中深厚的情感,提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啊,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同学们,读完这篇文章,你是不是心中五味杂陈,你有没有去重新认识父亲的冲动?今天,老师来为你们推荐一本书,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为了自己的孩子,倾尽了一生的心血,那就是《傅雷家书》。你们愿意去感受这位别样的父亲吗?”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会被充分激发。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愿意开展这样的横向群文阅读。那么学生的阅读思维就会受到限制,而固化的阅读思维将不利于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主旨联系阅读的方式是一种极其有效的课内外衔接阅读方式,可以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强化学生对主旨的理解力,进而指导学生的人生取向。

三、丰富内容阅读,做到由点及面

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的内容是有限的,由点及面的阅读形式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借助课文内容,丰富阅读的内容,学生的阅读就会变得更丰满。吕叔湘先生曾经说,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语文,课外阅读也可以做到随时随性地开展。由一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更为深入而丰富的延伸,这样的点与面的延伸阅读,不仅可以对学生阅读内容进行更具体的阐释,还可以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借助文本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阅读习惯,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重要教学目标。

例如,在《出师表》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这篇文章是文言文,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在学生自主赏析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诸葛亮的为人,了解其忠诚的品质。“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里有一部《三国演义》。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的谋略。关于他的故事,你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课下读一读这本书,下节课我们要进行讲故事比赛,看哪个小组讲得更好。”这样由点及面的课外阅读拓展形式,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四、重视课后阅读,做到巩固深化

课后阅读可以作为课内阅读的巩固。初中语文课程中,实现课内、课外阅读内容的衔接需要极大的智慧。每节课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就是拓展延伸,而这样的延伸中不能没有阅读。如果教师将拓展阅读与课程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那么学生的语文视野将会更加开阔、思维将会更加开放。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中,大都存在着盲目性的现象,如家长会给学生买很多书籍让学生去阅读;学生的阅读没有科学的指导,忙乱地读一些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书籍。这会使学生的阅读品质下降,不仅不能达到阅读的效果,反而会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甚至会让学生在这样的空洞阅读中完全失去对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邓稼先》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拓展延伸阅读。这篇文章讲述了邓稼先为国家做出的杰出贡献,凸显了其爱国情怀。在教学过程的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同学们,也许你们会说,我没有实力去爱国,我没有邓稼先那么聪明。但是我想告诉你们,你们每个人都是金子,都会闪闪发光。今天,老师为你们推荐阅读一本书——《站着上北大》。这本书中写出了知识的力量,写出了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你们愿不愿意去读一下呢?”学生都表示非常愿意去读,“立志”任何时候都不会晚。

真正的阅读首先应该是学生自愿性的阅读,然后才是探究性、理解性的阅读。教师应该在拓展延伸环节为学生推荐与文本相关的书籍,让学生去读好书。这样的课外阅读才能真正开启学生的阅读灵性。

结 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就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品质,为学生选择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用阅读书籍的书香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大众传媒的阅读方式中解脱出来,畅游在阅读的世界中感悟人生,以提升其审美素养及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篇文章主旨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主旨演讲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办手抄报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团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