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之有效 “引”其深思

2020-11-25周慧兰

名师在线 2020年23期
关键词:法治思维生活

周慧兰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教师进修学校,福建武夷山 354300)

引 言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问题展开教学调度,能够获得丰富的教学动力,引发学生主动学习、思考,奠定学科基础。教师问之有效,让问题成为课堂互动的重要源泉,自然能够换来学生更多的学习思考动力。道德与法治学科有其自身特点。教师在问题设计和投放时,需要有创新意识,让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引擎,从而成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教学问题是对教学内容的内聚和融合,具有较强的观照性和覆盖性。教师应利用问题展开教学调动,引发学生深思,形成课堂教学高地。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有贴近意识: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从而有效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学习。

一、问题贴近学生,启动学习思维

问题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手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自觉地启动学习思维,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特别是对来自学生方面的,更需要引起高度关注[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设计和调度,切准学生学习思维设计教学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成功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问题贴近学生本体

初中生的学习思维还不够稳定。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需要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在展开学情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操作,以有效提升教学问题的适合度。

不同学生群体有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在问题设计时,需要有分层意识,给更多学生带来思考触动,同时结合一些生活案例,或者针对一些场景,以便顺利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对熟悉的生活现象有更高的感应度,自然能够快速给出应对。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与社会”时,教师先为学生展示一组生活图片,并根据图片内容设计教学问题。如:这些图片展示了怎样的社会生活画面?你能通过哪些图片了解社会生活?你参与过这些社会生活吗?在这些社会生活中你有哪些感受呢?学生看到这些问题后,能够很快给出答案,还能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参与社会生活的细节,展示自己的心理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展开评价,肯定学生的社会体验。为让学生对社会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出社会关系网,并根据构建方式具体介绍关系网中的具体信息。

教师贴近学生设计相关问题,目的是通过问题展开教学调度,让学生结合社会生活感知进行梳理,以便建立完善的学习认知体系。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做出问题设计,能够切准学生生活思维,其助学作用也会显著呈现出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有更深刻的关联。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问题调度,使学生的反馈更为及时,使教与学达成更多互动。

(二)问题贴近学生生活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注意对接学生的生活认知。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很多教学案例都来自学生的生活,因而学生对这些内容有更高的认同感。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贴近生活材料展开对应思考,自然建立问题体系,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感知和体验。学生结合生活认知展开深入思考,能够自然形成学习切入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生活比较单纯,其活动时空也相对固定,基本上是从家里到学校、从学校到家里。教师在具体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虽然学生接收外界事物信息还比较单一,但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快速到来,学生接触世界的途径更为丰富,即使不走出家门,也能够接收更多外部世界的信息。例如,在教学“网络改变了世界”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为学生列出实例,并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现象设计问题:网购已经成为消费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上购物。相关调查显示,到2019年上半年,我国网购用户已近6.39亿。从这个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网络改变了哪些原有的秩序和规则?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你有网购经历吗?根据网络应用实际,说说网络有哪些作用。在教师不断抛出问题后,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对相关问题给出更多思考和回答。教师组织学生对相关答案进行互动评价,指出答案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同见解和认知展开个性讨论。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观点进行总结、点评,对学生的优良表现给予鼓励。

这一系列问题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自然有更强的针对性,因此学生能展开深度思考并认真回答。例如,网络交互和网购等内容,学生都有相关经历,对其形成的心理冲击也更为突出。教师围绕学生关心的问题展开教学设计,能够形成丰富教学促进动力,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与体验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利用生活常态资源,教师问题设计也有了更多支点,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有重要的现实帮助。

二、问题贴近实际,建立开放思维

教师在问题设计时,不仅要对接学生的生活思维,还要接地气,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启迪,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问题呈现方式不能太过单一,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做出创新探索,以提升问题调度效率[2]。比如,教师可让学生参与问题设计,鼓励学生展开质疑阅读,提出有价值的阅读问题;教师设置话题让学生展开争辩活动;让学生设计问题考查教师;发动学生展开互动讨论,这些都能够形成问题调度契机。教学问题的多重应用应呈现开放性特征,为学科教学创设更多成长动机,需要师生合力应对。这样才能使学生建立学科认知能力、形成开放思维。

例如,在教学“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教师应先为学生展示关于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内容,让学生对规则形成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列举一些社会现象,对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进行曝光,为相关问题设计提供更多鲜活的材料。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守规则的人和事,自然会顺利列出一些现象和案例。比如,上学路上,因为有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堵车,拥挤不堪;在一些景区中,有人乱涂乱画,随地乱扔垃圾,甚至破坏公共设施,这也是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教师针对学生列举的一系列案例展开问题设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一定的秩序,如果不能确保良好的秩序,社会生活会出现什么现象?有人不遵守社会规则,你认为应该如何惩治呢?你还知道哪些社会规则?这些规则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自发的讨论,其答案会呈现差异性。例如,如何惩治不守规则的人,有学生主张重罚,也有学生认为要重教育,虽然观点不同,但其心情是相同的。他们对这些不遵守规则的人和现象都持反对态度,表达对整治社会秩序的良好愿望。

教师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能使学生产生比较直观的生活感知,对生活中的不遵守规则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自然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3]。虽然不遵守社会秩序和规则的是少数人,但其社会影响是极大的。教师针对学生讨论情况设计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机会,这对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能够从多角度对问题深入思考,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还能增强社会责任,从而做负责任的公民。

三、问题贴近社会,延伸训练思维

道德与法治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来自社会的真实案例,特别是一些鲜活的案例,与社会和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问题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基本诉求,结合延伸训练展开问题投放,为学生提供更多深度学习、思考的机会。学生参与学科学习时,不能停留在课堂之中,还需要深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接受社会的历练。学生真切的社会体验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契机。教师利用这一契机展开对应调度,能够为学生成长带来更多帮助。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与社会生活也有更多接轨点。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深入教材,对教学内容展开深度解析,针对学生密切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设计相关问题,以顺利启发学生深度思考。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尊重他人”时,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时,为学生布设了课外实践作业任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当我们实施帮助时,需不需尊重对方呢?学生可以展开社会调查,通过走访询问等方式,找出相关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并说说各自的主张,准备参与班级集体讨论。学生接受活动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深入生活之中,对一些真实案例进行调查和思考。在调查结果展示环节,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介绍和讨论,而学生大都能够将自己的调查情况进行如实汇报。教师也在参与课堂讨论之中给出自己的见解:明确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他人能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更高涨了。

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与学情设计社会调查实践任务,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之中,参与社会观察活动,在实践接触中感受社会真实。教师发动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并亲自参与其中,与学生展开多重交流,逐渐达成学习共识。这说明教师问题设计是科学的,具有极大的针对性。学生在实践调查中形成个性观点,体现学习的开放性。教师与学生展开良性互动,体现教与学的和谐关系。唯有实现更多思维对接,才能建立更为丰富的学科认知。

结 语

总之,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投放、组织、执行、归结操作过程中,要增强贴近意识,让问题发挥重要的助学作用。教师利用问题展开教学调度,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主动学习,能够形成丰富学习启动点,促进师生互动频度,建立立体性学习认知体系。学生对贴近性学习问题有更强的感应性。教师科学设计教学问题,其教学助推力会更为鲜明,使学生在多重思维互动中形成学力基础,有利于学生全面和深刻的深度思考力形成。

猜你喜欢

法治思维生活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