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体悟模式 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

2020-11-25王晓红

名师在线 2020年23期
关键词:体悟创设内容

王晓红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吴屯中学,福建武夷山 354300)

引 言

体悟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性,需要学生自己去感知、去理解,完成课堂知识的自然生长。长久以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一直以“说教式”教学为主,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学科知识,缺少课堂学习的主动思维,严重限制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应加快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积极推进体悟教学模式的渗透应用,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从而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情感。

一、创设体悟情境,烘托课堂氛围

创设体悟教学情境是建构体悟教学模式最基础的方法之一。教师应运用多种情境创设手段,营造轻松的体悟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境感知效果。

(一)注重情境感知,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结合课时教学的主要知识创设体悟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交流、讨论,建立课堂知识的初步认知,形成课堂学习情感,进而为课堂核心内容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教师应减少情境内容的思维干预,在精选情境素材、搭建情境内容与课堂知识有效链接后,采取问题启发、任务驱动等简单方式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1]。教师要给学生的体悟学习留出充足的课堂空间,使学生能够结合情境感知,提炼出关键信息,从而主动投入到后续内容的学习中。

例如,在“深深浅浅话友谊”的教学中,针对初中生不懂得如何拒绝朋友的不合理请求,容易陷入交往困境的问题,教师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境内容。情境1:小明的学习成绩不太好,为了避免期末考试“考砸”了被家长惩罚,请求朋友帮助他作弊。情境2:小刚在足球比赛中和对手发生了矛盾,比赛结束后找到几位朋友要去“修理”对手。情境3:小红打扫卫生时不小心把污水洒在了同学的课本上,刚好被朋友看到,小红请求朋友为自己保密。三个情境内容包含了初中生经常会面临的交友困境。学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辅助下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形成相应的学习情感,感知其中的“友谊”知识,帮助学生构建课堂学习概念,激活学生课堂学习的内驱力。

(二)丰富情境切点,活用信息手段

体悟情境的创设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如果教师一直采取单一的情境创设手段,也会造成学生审美疲劳,从而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丰富体悟情境的创设切点,提高情境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不妨灵活运用信息手段优化情境创设效果,通过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数字化资源,引发学生情境学习的情感共鸣,推动学生对情境内容的认知理解,引导学生逐步将所学知识内化成自身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体悟情境,能够使情境内容更加丰富,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2]。例如,在教学“爱在家人间”相关内容时,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来说,教师空洞的语言讲解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产生抵触心理。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演绎情境内容,展示《时间都去哪了》歌曲MV,展现一个家庭从孩子出生到父母老去的数十年变化,配合温馨感人的歌声,充分彰显了家人之间浓厚的亲情。学生观看后深受触动,几位初次观看的学生还流下了眼泪。教师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平复心情,然后再切入课时教学内容。此时,学生课堂注意力都非常集中,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的课堂知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体悟点拨,凸显教学主线

教师要在学生体悟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点拨指导,凸显课堂教学主线,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合作学习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帮助学生掌握体悟学习的一般方法。

(一)指导自主阅读,解析核心问题

体悟教学模式下,学生占据着不可动摇的课堂主体地位,但初中生的认知思维能力还存在局限性。在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必要的课堂指导,使学生明确课时学习的核心问题,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意志。教师要提高体悟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交互效果,设置更多课堂表达环节,让学生主动表现自主阅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得到的收获。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做好体悟教学的“拨乱反正”,将学生课堂学习思维始终集中于核心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中。

在教学“情绪的管理”中有关考试前紧张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先留出5 分钟左右的课堂时间,让学生通读、略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在学生自主阅读结束后,教师提出课堂问题:通过阅读,你觉得本节课我们要弄清哪些问题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要弄清紧张情绪对考试的影响”“弄清紧张情绪的管理方法”“弄清如何把握紧张的‘度’”……教师记录整理学生的回答内容,梳理这些研究方向的思维脉络,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研究思路。教师通过适时地体悟点拨、整合本课时的核心问题,为学生课堂学习指明方向。

(二)指导合作学习,强化团队意识

合作学习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实体悟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教师积极组织各类合作学习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认知结构的片面性,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3]。教师要明确自身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定位,将更多的教学关注点放在合作课题创设上,使活动课题难度能够精准投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体悟学习成果,并和小组成员一起探究学习课题,进而从不同角度建构学习内容的认知理解。

例如,在“美好集体有我在”的课时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以班级近期参加的校园运动会的表现为切入点,提供了本班级在运动会中各项目取得的成绩,让学生小组讨论班集体能够取得优异成绩或没有取得满意成绩的原因所在。合作学习选择的教学素材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高涨,从集体和个人两个角度提出了很多想法。在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时,教师把学生的回答内容归纳到“集体”“个人”的表格当中,借此引入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说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团队精神、形成合作意识。

三、设计体悟活动,增强情感体验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内心需求,设计角色扮演、辨析竞赛等多种形式的体悟活动,增强学生体悟学习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印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开展角色扮演,提高参与效度

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能够将学生代入特定的人物角色中,使学生深刻感受不同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角色人物的心理历程,帮助学生顺利内化课堂学习内容,提高体悟学习效果。角色扮演活动的内容选择既要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又要体现出多样性。教师可投放正、反两面的多组素材内容供学生选择,使各小组成员都能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表演内容,提高学生表演活动的参与效度,也能通过正反对比增强学生的直观体悟,进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例如,在“师生之间”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悟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良苦用心,教师先让几位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尝试到台前进行教学,完成后让学生谈一谈当教师的感受。接着,教师为学生提供多个“剧本”,分别涉及课堂上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问,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学生在课堂上顶撞教师等不同场景。各小组自由选择表演内容,完成角色扮演活动。在活动最后,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有了真切的表演体悟,学生表达内容更加真诚,充分认识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辛勤付出,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变得更加钦佩、尊重教师。

(二)开展辨析竞赛,增强是非观念

教师利用初中生喜欢竞争的心理特点,开展一些思考辨析类的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将体悟学习成果充分表达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4]。思考辨析类活动多围绕某一具体的事件和问题展开。教师选择活动素材时,可以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把学生感兴趣的时政事件、新闻热点带到课堂中,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及时性。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整理一些与法律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事件,让学生判断、评价当事人的做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初中生的辨识能力还不够成熟,面对生活中很多不合理、不合法的现象,会在身边人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地“认同”这些行为,从而形成错误的行为认知。例如,“闯红灯过马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违法行为,但有些学生早已接受和认同了这一现象,认为这种行为最多只能算作不文明行为,达不到违法的程度。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随着辩论的深入,一直以“小事情不算违法”“法不责众”作为“挡箭牌”的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倒戈”到了另一组。法律知识的生动性相对较弱,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辩论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使枯燥的法律知识变得更加鲜活,使学生认识到法律每时每刻都在保护着公民,从而养成自觉遵法守法、严格要求自己的生活习惯。

结 语

体悟教学模式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有着很高的契合度,能极大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价值观念塑造等都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教师要正确解读体悟教学模式的理念内涵,把体悟教学模式作为日常教学的常用手段,利用体悟情境和体悟活动优化课堂知识演绎效果,为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提供丰富的课堂机会,从而真正实现“在活动中体悟,在体悟中生成”。

猜你喜欢

体悟创设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创设未来
懂,才能得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解题中的数学史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体悟教学”的教育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