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0-11-25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而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循序渐进,增强学生的识字、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强化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学习当中累积更多的实际经验。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达成提高了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除了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积累之外,还要求学生不断开阔眼界,发散思维,加强读写结合力度,以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消除阅读教学的单一性和片面性。语文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新课程改革针对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进行认真分析,逐步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引导多元朗读,培养核心素养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指导当中,教师需要把握好朗读教学这一基础和重点环节,特别是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读出情感,重视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的变化,因为只有有感情朗读,才可以引导学生真正进入文本和作者的内心深处,感受语言文字当中的情感魅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核心素养思想为指导,扭转过去过度关注朗读技巧而忽视朗读情感的情况,恰当利用朗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引入多元化的朗读方法,比如齐读、接力朗读、分角色朗读等,给学生打开听觉以及心智通道,让学生在各感官的综合参与下,感知阅读文本中的情思。例如,在阅读《老人与海鸥》时,教师可先指导学生齐读文章,初步理解语言当中蕴含的情感,感知老人对海鸥的感情。接下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单句朗读体会重点语句的内涵。这样的朗读方法还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细节,感知细节语言的魅力与感染力,最终促使学生顺利掌握语言当中包含的细腻情感,增强学生核心素养。
二、分析语言规律,培养核心素养
随着小学生阅读经验的积累和增加,他们会逐步发现语言应用是存在一定规律的。比如:在文本阅读当中他们会接触到一些重复性的语句,并逐步认识到这是排比句,而运用这样的语言表达方法可以体现出大气恢宏和荡气回肠的思想感情;有不少文本存在着很多的动作、外貌的描写,这都属于细节描写语句,能够增加文本的细腻性,提高情感的饱满度。这实际上所说的就是语言规律性,也是因为语言规律才让作品在主题情感表达上更加深刻而真挚,让读者在阅读当中获得一定的感悟。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把语言规律作为一个切入点,增强学生对规律的把握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素质。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本文所涉及的细节描写进行把握。比如开头部分作者对闰土外貌的描写就是细节描写,从中可以体现出闰土父母对闰土的喜爱,也能够看到少年闰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教师就可以在涉及细节描写内容时,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三、注重读写结合,培养核心素养
阅读是积累语言文字和内在情感的过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以及对阅读积累内容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阅读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写作服务,所以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抓好语文阅读教学就要认清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在阅读当中既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语言逻辑,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和写作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推广读写结合策略,注意在阅读活动结束之后恰当设计写作训练,让学生在领悟文本写作技巧与方法的同时模仿文本开展多样化仿写、改写、扩写等,提高学生语言综合素质,满足核心素养教育要求。例如,学完《狐狸和乌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扩写,扩写乌鸦在知道自己被骗之后又做了哪些事,让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本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在习得其中道理的同时,在创造性写作当中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创新教学方法,培养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打造高质量的语文阅读课堂,满足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就要鼓励学生自主投入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良好的成就体验,累积学习参与的信心和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入新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人,给学生创造优质的语言学习环境,为核心素养目标达成打好基础。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为了让学生细心品味文本当中父子的深厚情感,感知地震残酷和无私父爱,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给学生展示有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比残酷的地震与伟大父爱,并在身临其境的感知当中产生强烈的阅读热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仅强调了丰富学生阅读积累的重要性,还指出要通过给学生提供阅读平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融入阅读学习。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加大对核心素养的分析和研究力度,把握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并将核心素养培养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固化思维与单一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当中实现突破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