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
2020-11-25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和平小学刘黎忠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和平小学 刘黎忠
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语文考试成绩的提升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语文阅读不仅仅局限在教材之中,也朝着更加广泛的课外延伸。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阅读的有效延伸,其价值并不局限于阅读量的提升,而是通过课内外阅读相配合,达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思考和交流,培养语文思维和能力。在课外阅读中,学生以教师精心呈现的文章为对象进行阅读,通过带着问题浏览文章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自身阅读的有效性。
一、确定主题,对文章进行精选
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施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好阅读的主题,选择相应的、适合学生阅读的多篇文章。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主题,那么课外阅读的文章也就无法搜集,之后的步骤也就无法继续进行。确定主题的类型也有多种方式,可以以某个事物、人物为主题,也可以以态度、情感、品质等内容为主题。。
例如,教师在讲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本单元的主题为“秋天”,教材中的古诗、现代文和现代诗都是以秋天为主题。因此,在进行本单元深化总结时,为了让学生对秋天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仍然要围绕“秋天”这个主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供学生进行阅读。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行搜集有关“秋天”的诗词或文章,通过打印或誊写的方式带来学校,同大家在课上以“我喜爱的秋天”主题读书会的形式一起交流,每位同学轮流阅读自己呈现的文章中最喜欢的一句话,以及喜欢这句话的原因。这样既能够深化学生对教材中的秋天的认识,感悟秋天的季节特征,还能够通过语文阅读拓展视野,培养自身的语文思维。总之,教师要围绕着课程或者单元的教学目标,精选文章内容,从而使课外阅读能够得以进行。
二、设置问题,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在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前,要设置好学生在阅读中应搜集的信息,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在设置问题时,要围绕着主题来进行,具体来讲,应该设置横向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文章之中整理后有所发现,让学生将各个文章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这样能够大大提升阅读的有效性,也能够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以《猴王出世》一课为例,本课的内容选自于明朝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文中的猴王孙悟空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角色。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鼓励学生对原著《西游记》进行阅读,可以将PDF 格式的“西游记”原著发送到班级微信群之中,让学生回家后阅读。观看时,让大家找出小说原著与电视剧中有什么不同,每位同学要找出一个不同点,然后在下次课上进行讨论交流。课外阅读由于不属于课内,在句子、词语读音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在阅读时应营造轻松诙谐的氛围,让大家寻找小说与电视剧的不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我国古典名著,属于比较开放式的任务,答案并不唯一,每位学生找到的点很可能都是不同的,在课外阅读后,教师也应该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不能让学生完全地自己读书。学生通过阅读后尽心合作讨论,能够与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阅读观点,在相互交流中完成思维的碰撞,这样的轻松有趣的阅读氛围对于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注重评价,检验学生阅读成果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出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是最常见的教学评价方式之一,考试对学生学习能够起到很大指导作用。对于课外阅读而言,通过在平时的练习册、周测和大型考试中加入考查学生课外阅读理解的试题,能够提高学生平时对课外文章阅读的重视程度,在考试中也能够认真地加以对待。也可以通过课外故事比赛、主题征文比赛和课外知识竞赛等来完善评价方式。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家乡的名人盛景”主题征文比赛,限定年级为三至六年级,每篇300 字左右,以家乡的名胜古迹、历史名人、壮丽风景为对象写一篇文章,设一等奖1 名、二等奖2 名、三等奖3 名、优秀奖10 名。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家乡相关景色、人物素材的日常积累程度,只有学生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积累主题相关知识,才能够在作文中举出生动、真实、富有感情的例子,才能够有机会获得奖励。因此,学校要将征文比赛加以制度化规范化,让其长期存在,每年一次,学生可以多次参加。同时要加大奖赏力度,让学生以获得好名次为荣耀,从而在平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丰富自身的语文知识积累,以期征文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情合理化地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进行课外阅读准备时,教师要站在教育发展的最前沿,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以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推进课外阅读更加有效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