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湿地公园营造技术

2020-11-25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9期
关键词:湖滨水生栖息地

马 谏

(东盛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61)

1 湿地公园的有关概述

湿地公园可以发挥社会效益和自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主要是利用一些自然景色吸引大众,满足周边市民及外来游客休闲娱乐的需求;自然生态效益主要是保护各种水生动植物,有效减少人类活动频繁对水生动植物的不利影响,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1]。

2 湿地自然景观营造

2.1 营造蜿蜒曲折的湖泊湿地岸线

对于具体的大中型湖泊而言,湖滨带不同区域的主体生态功能各有侧重。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可以依据下列条件进行细分:①湖滨坡度较缓、变幅带较宽的区域;②湖滨地形变化丰富、湖湾发育度髙的区域;③水鸟、鱼类、两栖和爬行动物类比较丰富的区域。岸坡稳定功能区,是利用湖滨带植被具有降低风浪冲刷,固岸、消浪的功能,能够降低风浪对湖岸的侵蚀,提髙岸坡稳定性。凡湖滨带坡度较陡、风浪、地质、船舶等综合因素导致岸坡侵蚀潜在风险较髙的区域;由于岸坡地貌、风浪、地质等原因,局部岸坡有滑坡、崩岸发生的区域,划应营造为护岸功能区。景观美学功能区则要求营造出:湖泊特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时空变化性,使其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体现了湖泊的文化、科学、教育、休闲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依据历史和现状分析,可适当划分景观美学功能区。应严格控制景观美学功能区的范围,其面积一般不超过湖滨区域的10%。

2.2 营遣多种地貌单元组成的复杂湿地横断面

随着水位变化,形成敞水区、湖心岛、水生植物区、沼泽湿地等多种地貌单元。在植被方面,形成陆生植物、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多层次植被形态。这些地貌单元不但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而且形成了随季节变化的空间多层次的自然景观[2]。

2.3 场地标高调整

为弥补湿地地形低洼平坦,竖向变化小的先天不足,可利用湿地挖方填筑堤岸,也可以用于增加部分场地标高。利用原洪泛区场地,土壤一般为水生土肥力高而且包含有种子库,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充分利用水生土既可降低造价,也有利于生态系统修复。

2.4 基底改造

地形平整是指根据水生生物生存需求对地形进行整理,包括不合理的沟谷、凸脊、坑塘等平整和改造;以及植被重建区地表植物清理。其中铺设河床基质设计需要掌握的原则是:①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保持河道泥沙冲淤平衡。竣工后经长期运行,河段纵坡和横断面都不会发生重大变化。②提高河流栖息地质量,为保护物种提供良好的栖息地条件。③提高美学价值,创造优美的水景观环境基质。

2.5 自然型护岸技术

1)自然河岸维护营造

岸坡植被系统可降低土壤孔隙压力,吸收土壤水分。同时,植物根系能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强土体的黏结力,从而使土体结构趋于坚固和稳定。植被系统具有固土护岸降低流速,减轻冲刷的功能,同时为鱼类、水禽和昆虫等动物提供栖息地。自然生长的芦苇一般生活在纵坡较缓和流速较低的部位。河道行洪时芦苇卧倒覆盖河岸,其茎和叶随水漂曳,有降低流速和护岸的功能[3]。

2)芦苇和柳树的种植

河岸芦苇茎叶可使洪水减速,地下茎可固土,减少洪水冲刷。芦苇地是鸟类、鱼类和水生昆虫类的栖息地。生长在河岸上的矮干柳树群,其发达的根部具有固土功能,减轻水流冲刷。柳树的遮阴作用,使繁茂的柳林成为鱼类和昆虫的良好栖息地。汛期柳树枝条能够降低流速,成为鱼类的庇护所。芦苇适合生长在流速较缓,断面边坡较缓的河岸以及水位变动不大的湖沼。

3)联排条捆

联排条捆是由木桩、联排条捆和竖条捆组合而成的结构。木桩采用小头直径12cm、长2.5m的松木原木。条捆直径15cm,长2m,采用橡树、枸树、柞木等富于韧性的树枝,用12号铅丝每隔15cm扎绑而成。

4)植物纤维垫

植物纤维垫一般釆用椰壳纤维、黄麻、木棉、芦苇、稻草等天然植物纤维制成 (也可应用土工格栅进行加筋),可结合植物一起应用于河道岸坡防护工程。防护结构下层为混有草种的腐殖土,植物纤维垫可用活木桩固定,并覆盖层表土,在表土层内撒播种子,并穿过纤维垫扦插活枝条

3 鸟类栖息地营造

1)游禽栖息地。营造深水区域,平均深度0.8~1.2m,供游禽类栖息。堤岸为缓坡,栽植芦苇和灌木丛,另保留一部分裸露滩涂。水面中心可设置安全島,提供隐蔽的繁殖与栖息场所。安全岛保留滩涂和种植水生植物。2)涉禽栖息地。营造浅水区,栽植荷花、菱角和芡实等水生植物,吸引涉禽类在此栖息。3)候鸟栖息地。候鸟喜梄树种包括水杉、池杉、柏树、女贞、冬青、桃树、樱桃等,其中挂果树种可为候鸟提供食源。候鸟厌栖植物包括意杨、皂荚等。在湿地公园水域一侧,尽量不种植高大乔木,保证鸟类的飞翔空间和大型鸟类的起降距离。4)鸟类饵料。在园内水域提供充足鸟类饵料。在条件具备的公园,栽植挂果树木殖本地小型鱼类并轮番晒塘,为鸟类提供食源。5)水动力条件。保持鸟类觅食的水动力条件。强化污染控制,保证水质清洁。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湿地公园的营造建设不仅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多样性保护的需要更是社会经济、科普宣教教育和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需要。

猜你喜欢

湖滨水生栖息地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宿迁湖滨新区嶂山林场“四化”管理 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
迷人的湖滨公园
BEAN SCENES
抵达栖息地
三氯生对4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山水谣
淮安市白马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案研究
依托科技创新 打造现代水生蔬菜产业
东巢湖湖滨农田生态拦截沟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