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推进策略

2020-11-25王乐飞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7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

王乐飞

(山东恒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600)

黄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持久兴盛的辉煌成就背后,是生态环境的滋润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在“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下,党领导人民开创了黄河岁岁安澜的新篇章。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坚持和完善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意义

1.1 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仍然较突出,水土流失面积广、水污染大气污染明显、生态恢复缓慢、资源消耗较大、垃圾围城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都是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黄河流域要守住生态红线,推动绿色发展,破解生态难题,正确处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污染和能耗,做好区域协调,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仅是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大计。

1.2 核心城市群协同发展更加平衡

城市群的培育与成长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所呈现的重要标志,并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不同级别的生产要素会自发向核心城市群汇聚,而这种生产要素地集中不仅会引导经济活动的空间性聚集,它的自由流动也拓展了市场经济的活动范围,同时也为区域发展带来一定的技术外溢以及市场竞争,为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正外部性,这也是高质量发展对于经济活动的新要求。2014年党的 “十三五”规划、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2018年 《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中都先后将城市群的培育与升级作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并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哈长、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平原、北部湾、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19个城市群列为重要城市群来推动我国区域间的融合互动发展。这种以大城市或核心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城市群作为一种社会互动协作的机制,通过城市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聚集以及专业化的分工促进了城市群内部的合理性定位及分工,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推动了城市迈向新型城镇化的新阶段,也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发展的平衡性与稳定性,体现了高质量发展中的平衡性与充分性。

1.3 共享发展更加务实

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多维目标的全面兼顾,统筹协调。中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区之间的先天禀赋资源不尽相同,其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各有千秋,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需求,而且还在精神文化、民生保障、法制道德、公平正义等领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同区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发挥其不同的比较优势,选择其适合的发展路径,以新标准和新方式来满足人民生活的多重需求。这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多元性。让劳动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必然是一项覆盖社会方方面面的工程,而这一伟大工程实施的动力机制来源于供给侧的创新驱动和需求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一动力机制的形成将有效推进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2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2.1 加强岸线管理和资源利用的衔接

河边岸线是支撑黄河流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载体,开发利用要与生态保护要求紧密协调。要坚决处理位于自然保护区、水产种植资源保护区、重要湿地、饮用水水源地等生态敏感区内的排污口或岸线开发利用工程,以及对防洪安全及河势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不符合河段水功能区水质保护要求的项目布局。工业企业应以集聚区建设、高新技术为突破口,实现废水的循环接续和高效利用。

2.2 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流域协调机制

黄河流域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存在城市间的空间强关联,这不仅是点对点的城市空间关联,同时也是不同省份之间面与面的复杂网络。因此,构建黄河流域省级联合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协调等方式系统解决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强化财政、生态环境、技术研发等部门之间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的联动,突出经济利益、生态利益之间的补偿协调;构建沿河城市间市长级联席会议,解决流域内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科技技术同盟,就水土保护、空气污染治理及相应产业发展进行互帮互学,发挥溢出效应。

2.3 河口区湿地生态保护

1)加大河口空间管控。合理确定河口生态保护空间格局,严格保护天然湿地,禁止不合理开发开垦,制定负面管控清单。实施河口区退化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开展刁口河故道等备用流路生态修复,推进退塘还湿、退田还滩,保护和提升河口生态功能。

2)实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遵循河口自然演变规律,坚持河流-海洋-陆域系统保护与治理,以自然恢复为主,适度人工修复,减少人类活动干扰,维护河口生态系统完整性。建立河口区生态环境跟踪监测评估体系,强化监督和管理,促进河口生态系统保护。

3)持续实施湿地生态补水。充分利用调水调沙期和汛期洪水实施河口淡水湿地生态补水,适时开展备用入海流路生态补水,逐步实现水量及过程与生态保护目标需水要求相适应,维护河口三角洲良好生态。继续开展淡水湿地生态补水,实施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促进受损生态系统逐步修复。

2.4 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以农业节水为主攻方向,建设节水型、生态型灌区,打造国家高效节水示范区,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用水工艺提升改造,推进城镇管网改造,推进深度节水。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多措并举引导流域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积极保障中上游生活用水、能源基地用水以及发展质量提升的用水需求。通过建设古贤、黑山峡等骨干水利枢纽和引黄济宁等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提升重点城市和经济区供水保障能力。建设陕甘宁革命老区供水等一批水源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助力脱贫。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等跨流域调水工程,扭转流域水资源严重超载局面。

2.5 共享发展是沿黄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在新发展理念中,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所谋求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黄河流域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应当不忘初心,为沿黄地区人民谋取幸福。共享发展应当在保护与发展中解决不充分、不平衡两类问题。首先,人民共享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应保障民生与稳定,从区域平衡角度来看,黄河中上游7省区是发展不充分的地区,并且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有5个涉及黄河流域,占据总量的三分之一,因此要将保护环境、治理环境与精准扶贫两大目标有机统筹,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使人民群众在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实现脱贫致富。其次,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有大面积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如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一直都是我国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通过对黄河流域不同地区功能主体的划分和路径的选择,实现各个地区的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增强民族团结,而且能够让各族人民切实享受到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最后,完善公共信息管理制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需要将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统筹兼顾,需要沿线民众的积极配合,完善公开的信息管理制度有助于带动劳动人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能够有效降低监督成本,并对人民民主的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3 结语

研究提出的以强化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为主线,以生态保护和水问题治理为中心,系统谋划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水战略总体格局,全面提出了治理与保护的重大布局,以实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目标,研究提出的全面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理念,也可为我国主要江河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借鉴。然而,黄河水少、沙多,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水灾害频发交织,问题极为复杂,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难题亟需开展深入研究,提出进一步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