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背景下毽球运动在枣庄市高职院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2020-11-25王增华洪锦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2期
关键词:毽球校园文化体育课

王增,华洪锦

(枣庄职业学院,山东枣庄277800)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提高,作为基础课的体育教学已经被许多学者和专家公认为是高职教育教学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课为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已成为为专业课服务的“第二角色”。

毽球是从我国古老的民间踢毽子游戏演变而来,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深受群众喜爱。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们参加到了这项活动之中,充分彰显了毽球运动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作为21 世纪的体育大国,我国应义不容辞地将毽球在国内高职院校体育课中开展起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毽球运动在枣庄市高职院校开展的可行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依据研究需要,查阅了有关毽球运动的文献与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访谈了枣庄学院高职专业、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枣庄职业学院体育教师共17人(其中初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8人、高级职称5人)。这些教师对毽球均有一定的了解,且都不同程度地掌握毽球的基本技术,访谈中所反馈的结果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

1.2.3 问卷调查法针对高职类学生身心特点和所掌握的体育知识,紧密围绕毽球的基础知识共设计出20道题目供学生作答。调查对象选取枣庄地区2所高职类院校、1所本科类院校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调查范围涉及各年级各专业在读学生。总共抽取学生数为3 580人,其中女生615人,男生2 965人。问卷采用电子问卷方式进行无记名调查,共发放问卷3 580份,回收问卷3 214份,回收率为89.78%。

1.2.4 逻辑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类和分析。

1.2.5 数据统计法 运用ExceL 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尝试毽球运动的情况

在“您尝试过毽球运动吗”的调查中,有64.4%的学生选择了“否”,25.6%的学生选择了“是”。可以看出,毽球运动目前已经受到少数学生的欢迎且在职业类院校具有很高的普及度和很好的发展前景。

2.2 介绍毽球和花毽的异同情况

在“您是否认为毽球和花键是一样的”调查中,有47.3%的学生选择了“是”,有52.7%的学生选择了“否”。可以看出,学生对花键和毽球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概念上也存在混淆。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介绍两者的异同点,特别是毽球运动项目所独有的特点,在教学中强而化之。

2.3 讲解毽球运动技术特点与花毽的异同情况

本次访谈可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毽球的腿法和踢法与花键大致相同,但在脚法上更注重灵活,腿法上更注重其柔韧性与身体协调性的配合。另外,竞技毽球要比花键规则严、要求高,讲究配合及战术运用,其技术特点较为复杂。

2.4 毽球教学中注重身心要素的情况

从文献资料和访谈中得知,在体育课及第二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身高及柔韧、灵敏的特质循序渐进地安排授课计划,授课内容也要由易而难,技术动作由简而繁。刚开始的兴趣培养至关重要,可以多穿插毽球游戏活动,便于在以后体育课练习中挖掘有潜力的“优苗”。

2.5 主管部门支持和重视情况

通过访谈得知,地方及学校相关部门要重视毽球运动的开展,定期为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学校要及时提供或更新必备的毽球资源以及相关设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地区间、校间、校内各级别毽球趣味联赛和教职工比赛;注重与外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有效利用“互联网+”等多媒体和现代技术资源,及时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战术运用,熟悉新修改的裁判法;合理制定奖惩机制,落实“以奖助学”“以优促学”的相关政策。

2.6 毽球运动对身心健康影响情况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得知,高职类学生以专业学习和实践为主,繁重的体力和机械式的脑力活动使学生身心受到很大挑战。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踢毽球可以有效改善长期伏案工作引起的心脏排血量减少、新陈代谢能力下降等潜在生理病症,也可促进参与者情感交流,提高社交能力,扩大交际圈,打造动感生活。此外,学习毽球运动还有助于学生在课余或闲暇时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情操,让青春活力在愉快的活动中尽情释放。所以,毽球运动定将成为众多学生简单易行、收效显著的健身方式之一。

2.7 毽球运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情况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运动实践总结出,毽球运动有助于调高学生沟通和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团队协作、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提高专业技术学习能力。

毽球运动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注重团队协作和集体配合。通过个人或小组不断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团队合作的意识,比较清楚地了解自己和小组成员的优缺点,以便在练习中不断地克服困难和改进技术,间接使学生悟得如何学习,找出方法,设立目标,勤学苦练,最终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2.8 体育课对促进毽球运动发展情况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到,毽球教学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让广大学生多了选择健身和运动的手段。这不仅对体育课的发展或对体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氛围,重塑学生思想,改善学生运动习惯,促使毽球运动在高职院校更好地普及和传播。

2.9 毽球运动在第二课堂开展情况

在“您是否认为毽球运动在课外活动(第二课堂)开展”的调查中,有79.7%的学生选择了“是”,有20.3%的学生选择了“否”。可以得出,毽球运动完全可以在第二课堂蓬勃开展。另外,院系可以成立大学生毽球运动社团,积极吸纳成员,合理安排习练计划,定期组织训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毽球技术动作较为优秀的运动员或专家兼任指导教师,力争毽球运动在本校或地区间成为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2.10 毽球运动对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根据访谈得知,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多彩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全面培养学生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毽球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其本身所特有的文化传统正影响现代个性十足的青少年,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另外,在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五月花海、社团活动日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中,巧设海报宣传、LED动态屏幕显示、有奖竞技、现场实践等方法促进毽球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交融。

2.11其他方面要进一步鼓励学生“走出去”。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周末和法定节假日较多,可多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参加由政府或民间自发组织的在册毽球协会,积极参加毽球运动,拓宽社交层面,在与人交往中寻求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引导学生多参加生源地与学校所在地的毽球比赛获友谊联赛,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了解社会百态,而且还可以寻找机会检验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人生规划具有很大的意义。

3 结论与建议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肩负时代使命的工匠人才,打造大国工匠。经访谈和参阅相关文献资料表明,职业类院校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后备的工匠人才。体育课及课外活动作为公共基础课的组成部分成为学生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主要阵地。毽球运动的开展不仅能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学生专业发展,而且还可以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和挖掘毽球运动竞技人才。

教师在授课或指导过程中多创新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教学中多运用游戏带动学生参与毽球运动的热度,做到寓教于乐、乐化于行;教师讲解技术要领时多运用直观生动的术语,便于学生理解、牢记;教学计划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循序渐进的制定,注重基本功的练习;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注重科学化、常态化、新颖化,既能温固又可知新,巩固学生对毽球运动的热爱。

教师要不断练习,提高自身的理论和运动水平,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不断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始终体现在体育的每节课中,渗透在第二课堂每个环节中;教师要完善考试或考核评价制度,考虑采用平时测验、期末考试、参与度(练习的次数)及竞赛成绩等要素相结合的动态考评机制,既不能挫伤学生习练的积极性、习练的效度,也要保证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毽球运动在校园内更好地普及和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毽球校园文化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毽球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价值分析
体育课上的“意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第一次踢毽球
我校毽球特色项目有效性教学的行动分析
毽球的脚内侧踢球技术高坪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毽球教案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讨厌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