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变的分析
2020-11-25黄显晖
黄显晖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中心小学 广东 韶关 512040)
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程之中,语文课程是一项最为基础的内容。但是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对自身语言的运用不够合理,不懂得如何利用语言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生的积极性。而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对于学生日后的深度学习教育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必然要进行创新改革来促进整体教学进度的完善。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实际内容出发实现转变课堂用语,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以便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1.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用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想确保整体语文教学课堂的质量,就需要充分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应当紧密的联系新课程标准之中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转变的做出了明确要求,针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在课堂教学环节,由于教师语言的缺乏使得整体语文氛围沉闷,学生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起来。现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果课堂氛围较低或是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难以被充分激发,整体学习效率会受到影响。且长期在沉闷的氛围之下,学生容易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其次,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不当就会使得语言与教材内容的风格发生差异,教师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要选择搭配不同的语言,才能起到好的效果。但是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中并未重视到教学语言的重要性,经常出现一些教学用语和教学活动差异的现象,使得语文课堂上容易出现一些违和感,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更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方式
2.1 由原有的单向教学用语转变为双向对话教学用语。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往往都是借助单一性的语言传授课堂教学环节,大都是教师的独白,而没有学生自身意见的表达,也正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建立起双向对话的氛围,从而使得整个语文课堂较为枯燥。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自身的自制力比较差,单一的教师主导无法发挥学生的自身思维。所以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对话双向式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时可以对内容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提问,寻找学生进行解答,在帮助学生发散自身思维的同时进行双向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
2.2 在课堂教学语言应当以引导性为主。在新课程改革的整体背景之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教师应当从原有的课堂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尊重这种角色定位的改变,并牢记自身阴引导者的身份,其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语言都应该以引导学生为主,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整体课堂学习过程之中。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壁虎借尾巴》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展现相应的动态视频或是图案文字,通过相应的引导性语言让学生跟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进行思考和学习,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保证课堂学习质量。
2.3 对课堂导入语和总结语进行设计。良好的语文教学课堂需要通过教师的语言导入来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而教师的总结用语则是对整节课堂内容知识点的进一步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梳理整个语文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构建出完整的语文学习体系。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一定要做好教学语言的准备工作,还需要对导入语和总结语进行精心的设计,要选择学生尽可能有兴趣的内容已开展相应的教学环节。而总结性的设计与并可以借助引导性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教师还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技术,如多媒体、微课等形式,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增加课堂用语的趣味性,保证教学进度的及时完成。
3.结语
在现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之中整体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现阶段的人才需求。新课程改革内容的颁布与实施,更是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作出明确要求,教师要合理的利用教学语言,通过对现有问题的分析,注重对语言的转变,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引导性语言为主,精心设计教学课堂的导入语语言以及总结语言,并合理运用教学方式完善语文教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