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及方法
2020-11-25王妍珺
王妍珺
(四川省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 四川 成都 610225)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现代教育进步的表现,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有利于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了教师教学的目的之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寻找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注重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就要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只有培养起自主学习意识才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不同,需要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认知,有较强的自制力,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离不开学习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的优势和好处,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就要让他们了解自主学习的优势,培养起学生适当的竞争心理。其次,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自主学习和课上教学不同,是需要学生自己研究和摸索的,没有老师的讲解就没有学习的方向,所以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就要在前期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我们选择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是这个道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故事与理论相互结合的课程,其中的很多案例能够吸引学生阅读下去,对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好自己与学生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大胆的放手,学生能自己学的就不课堂讲解,学生可以理解的就由学生来分享,学生不能理解的,再由老师解疑答惑。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仅指的是老师的相关思想,更要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只有树立起强烈的主体意识,才有利于自主学习意识的建立。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力来推动它们主人翁意识的建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让学生通过提前的预习进行课上案例分享,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来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还能够刺激学生持续思考。
3.丰富教学方法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相对比较开放的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心理和生理上都比较放松,所以思维能力也会更加的具有发散性的特点,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丰富教学方法也是为了丰富教学课堂,老师应尽可能的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与众不同,才能让学生念念不忘,才能让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丰富教学老师首先可以借助教学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课堂、网络课堂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在小学教育中也不例外。其次还要不断地开展实践活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是和生活非常接近的,无论是教材中的案例还是老师讲解的注意事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道德与法治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以礼待人”这一课时的时候,可以从尊重他人的方面进行讲解,比如可以让学生讨论“公交车上能不能大声喧哗”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影响他人是不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最后鼓励学生们在课下进行实践调查,并在下周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进行分享,看看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呢?你有没有做过不文明的事情呢?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同时实践调查也是丰富教学方法的一种形式。
4.对热门事件开展课堂讨论
小学生可能对于一些热点事件关注度并不高,所以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也有一定的阻碍性作用,我们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从现实世界中总结人生道理,所以课堂开展离不开热门事件的分析,对热门事件分析,单纯凭借课本上的知识点绝对是不够的,所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方法,所以课堂讨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责任”这一课时的时候,可以从新闻上的热门“机长带女友进入驾驶舱”这个事件入手,这名机长将亲人带入驾驶舱,完全不顾乘客的生命安全,并抱有侥幸心理,这个现象你怎么看?鼓励学生大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处于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在表达自己观点,或者回答问题的时候会凸显自身的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小结
自主学习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道德与法治课堂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明德识礼的过程,结合课堂的现实情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