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能力培养与充分学习
2020-11-25陈雅丽
陈雅丽
(福建省漳州实验中学 福建 漳州 363000)
1.学习能力的培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总结,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应当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本文简要提出几点能力培养的示例进探讨:
1.1 观察能力的培养。学会观察是自主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学生必须先学会观察。而如果要培养好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则需要注意几点小细节:①提前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拟定观察计划[1]。②多种观察结合,慢慢提高观察速度[2]。案例:在人教版七上《地形图的阅读》这一节的授课中,可以先展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并要求学生从宏观上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比如要求学生从宏观上观察出整张地形图中等高线疏密的分布,或是观察地形图中等高线形态上的差异等。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微观上观察每个小区域内等高线的特点,比如小区域内等高线是闭合还是重叠等。接下来则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地图,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和多种方式进行观察,并总结出特点。比如除了等高线地形图,教师还可以展示分层设色地形图、或者地形剖面图、以及实地景观图等进行综合展示。经过多种地图的综合与交叉,可以让学生总结不同地图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1.2 记忆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地理学科中,记忆部分的任务还是比较多的,因此进行记忆能力的培养则十分的重要。要培养记忆能力,应注意以下细节:①根据课标明确记忆要求[2]。②学会技巧性记忆。③开辟记忆方法。案例:在人教版八上《河流》这一节的授课中,首先应该依据课标明确哪些是学生必须记忆的部分。比如中国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等。而像每条河流具体汛期由几月份到几月份这种知识点则无需记忆。并且,在水文特征教学中,可以简单将水文特征总结为“水流讯沙冰”巧记、速记。另外像七上第二章《大洲和大洋》这一节中,我们也可以把七大洲的面积排序简化成“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这样的顺口溜。当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创设自己的记忆方式,毕竟个体有差异。
1.3 空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包含了对空间想象的要求[3]。而对空间能力的考察主要体现在七上的《经纬网》、《地球的运动》这两个章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或者动画、地理教具演示、简单模型展示等激发学生的想象。课后也可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地理模型,或者地理实验。
当然,除了以上提及的能力培养,还有判断能力、归纳能力、比较能力、演绎能力等的培养也是需要教师加强引导的。
2.如何充分学习
2.1 要做到充分学习,就应该对知识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4]。在充分学习的概念下,学习并不是简单地增加某个章节的知识点数量,而是通过分配更多的时间,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某个知识点的整体与深度。在地理学科中,则可以树立起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对整个区域整体特征的认知。
2.2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可以展开学习过程,使学生通过更多的方式获取知识,而不再是仅仅坐着听教师讲授。部分课堂稍稍改变了授课方式,由原来的“我说你听”,转变为“我问你答”。这一转变虽说比之前的稍显效果,但是长期下来,其实跟传统教学没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应当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课程的学习,比如:①“小先生”的方式。在班级内部先组建一些学习小组,在授课前提前告知学习小组需要准备的知识重点,然后在准备过程中稍加指导。学习小组在准备中虽然会稍显不足,但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团队精神,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在最后主要是负责小组在课堂展示时规范他们的答案并进行总结升华。②“编写教材”。除了课本上所展示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课外自己查阅资料并整合成“教材”,以学生的眼光和角度来看待这些知识,会有不一样的收货。③调查研究。在学生的课余时间或是假期,都可以选题让学生进行课题调研。选题要注意切合生活,并且贴近初中生认识水平。这样通过对身边事物的探究可以加强对地理学科知识的认知,同时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也是课标的重要要求。
2.3 学会“留白”。笔者觉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学好知识、学会应用。而知识与应用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这个距离就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内化来消除。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止要学会怎么教,还应该学会怎么“不教”[5]。就像是美术创作中常用的手法——“留白”,给学生留足自主发挥的空间,给学生充分整理思绪的时间。在“留白”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根据自身的特性查缺补漏。
总结
综上,在新课程理念的带领下,教师应学会创新,学会引导,学会与学生分享课堂。把课堂的掌握权转化到学生手上,让学生有“主人翁”的意识,才能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