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阐释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以《庄子》两英译本为例

2020-11-25

现代英语 2020年19期
关键词:阐释学彭祖译本

彭 辉

一、 引言

《庄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语言充满诗意,是我国道家哲学思想、美学思想的主要记载文本,时至今日《庄子》理论、思想也在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 由于《庄子》一书思想具有很高的研究、阅读价值,所以其被翻译成众多版本,但是各国语法习惯的不同,词汇、句法层面的不同导致在翻译的过程中使译本语意产生不同理解。 所以译者在对《庄子》进行翻译时,只能够解释性地翻译原文本,尽量保证译本能够最大限度传达原著所表达内容。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法方面存在的差异,增加了译本的解释性成分,同时《庄子》多样性的文体学特征、英语与古汉语之间巨大的差异,以及译者视域与原文本视域的不同,都是英译本的《庄子》普遍具有解释性特征的重要原因。

二、 阐释学

阐释学是解释和了解文本的一种哲学派系,是在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属于美学流派,具有客观主义的特点。 伽达默尔是西方现代解释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概念的扩展。 他认为理解是历史的,这就形成了对理解的偏见,理解决定了创造力和理解力。 人类在历史上是存在的,无法远离历史。 读者和文本都是历史上存在的,都处于历史高度发展的过程中。 伽达默尔提出了“偏见”的概念,认为理解的历史性决定了理解上的偏见,包括误读现象。 但他认为这种偏见是“合法的”,正是这种“合法偏见”形成了这种偏见的历史因素理解。 从历史的现实出发,偏见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被观察到的一定历史条件下译者自身的判断和定位。 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译者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偏见。 因为译者的偏见,在表达过程中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并产生不同的翻译版本。斯坦纳进一步发展了阐释学,将翻译过程拆解为“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四个步骤,为古典名著提供多维阐释视角。

三、 《庄子》及译本简介

(一)《庄子》简介

《庄子》是我国道家非常重要的典籍,全书内容繁杂,风格迥异。 《庄子》一书被普遍认为是我国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以及门生的代表作品。该书始创于春秋战国与秦汉时期,全书共分为33 篇,并分为内、外、杂篇种类,33 篇中包含了7 篇内篇、15篇外篇、11 篇杂篇。 该书最早流传于战国时期,盛传于西汉时期。 到了隋唐时期实现鼎盛,隋唐时期《庄子》分为52 篇,增加了29 篇。 魏晋时期的学者对该书进行了增删修订工作。 经过删减之后的《庄子》恢复到原本的33 篇。 《庄子》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是我国道家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庄子》译本简介

早在1500 年前,《庄子》就在海外国家广为流传。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6 世纪的时候就被引入欧洲。从那以后世界上出现了许多版本,其中英文版26 个,法文版2 个,德语1 个,俄语1 个,匈牙利语1 个,其中第一个英文版出现于19 世纪末。 到目前为止,《庄子》的英译可分为完整版本、精选版本和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章节的版本。 在众多翻译中,由于各学者经验、历史文化的不同,所翻译出的译本也就各不相同。

四、 阐释学翻译视角下《庄子》二译本比较

从《庄子》原文本的选择上看,林语堂在序言中提到他的译文是根据Herbert A. Giles 的译本翻译的。 华兹生则是采用的是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释》,他的翻译目的在于把《庄子》介绍给美国大众。

(一)入侵层面的二译本比较

所谓入侵就是译者在原文本的理解基础之上,打破原文本,抽取原文本精华进行的翻译。

例1:逍遥游(《逍遥游》)

华兹生译本:Carefree Wandering

林语堂译本:A Happy Excursion

作为《庄子》开篇的题目,逍遥游是庄子描述出的一种理想状态,是庄子向往无拘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华兹生选择“carefree Wandering”虽然也能够翻译出无拘无束的意味,但是却缺乏动态感觉,偏向于静态。 林译为“A Happy Excursion”,也没有将原本的逍遥状态表现出来,缺乏无拘无束的境界展现,意思有所偏差,失去原文韵味。 所以要想切实翻译好《庄子》译本,首先就要对道家、庄子有一定的了解,分析其思想、理念,进而促进英译本对译语读者产生持久的影响,确保译文能够最大限度体现原文本意。

《庄子》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其自有原著的韵味,但是翻译者词汇理解、用词方式的不同,致使翻译与原本语言表达所有出入。

例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林译:I should have been for ever a laughing stock to those of great enlightenment!

华译:I would forever have been laughed at by the masters of the Great Method!

林和华兹生都用被动语态加上虚拟语气来保持这种状态。 林选择“应该”,而华兹生选择“会”,略有不同的是,“应该”是不像“会”那样确定,它表明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对于被动语态,林用一个名词短语“笑柄”来暗示被动。 然而,华兹生使用了一个被动结构“被嘲笑”,这在同一时间虽然有助于保持原文中所示的句子模式,但是“被嘲笑”却没有“笑柄”更能够表达原文的含义,这主要与用词方式的不同有关,华兹生的翻译力求保证译文的句式,林却力求将原文所要体现的意蕴表达出来。 两者无分好坏,正如伽达默尔阐述学认为:从历史的现实出发,偏见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被观察到的一定历史条件下译者自身的判断和定位。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译者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各种各样的偏见。 偏见的存在,使得译者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并产生不同的翻译版本。

(二)偏见层面的二者译本比较研究

偏见是指译者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判断条件。 它是在我们理解和检验事物之前的一种判断。 这与译者所接受的文化不同有很大关系。 伽达默尔发展了海德格尔关于前结构的观点,并从中得出了他的观点“偏见”概念。 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伽达默尔证明了这一点理解是正确的。 “我们是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存在,因此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意识。 我们的历史存在导致了我们的偏见,偏见引导我们的理解。 我们总是充满了原始的理解。 作为存在这种认知结构的译者来说,理解和偏见永远是不可能被排除在翻译过程之外的”。

例3: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乎疡子,而彭祖为夭。

——《庄子·齐物论》

林译:There is in the world nothing greater than the tips of the downs of a bird in autumn while Mount Tai is tiny. There is no one who lives longer than a dead baby while Pengzu, who lived over 700 years, died young.

华译:There is nothing under heaven larger than the tip of a downy hair at the end of autumn,but Mount Tai is small. There is no greater longevity than that of a child who dies infancy, but Progenitor Peng died young.

对于西方世界的读者来说,“彭祖”是一个奇怪的名字,他们不会有任何关于彭祖一名在上下文中的信息传达。 为解决这一问题,林采取了加法补偿的方法。在其翻译中,他添加了定语从句“活过700 年”来解释彭祖的背景资料。 因此,读者将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原意,主要是由于林具有深厚的汉语言文字功底,对中西方历史、语言使用技巧都较为了解,所以在译本的翻译上要更为精准。 相对而言,华兹生只是简单地添加了先祖解释背景资料。 而“祖先”一词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读者不可能知道彭祖的主要特征是他的长寿。 因此,华兹生未能对信息丢失进行补偿翻译,译本的优劣便明显可知。

五、 结语

对于译者来说,理解和偏见永远是不可能排除在翻译过程之外的。 译者有自己的理解和偏见,这与其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 伽达默尔认为,偏见属于历史现实,是历史的产物传统。 它既体现了对历史的保护,又体现了人的价值对历史的开放。 每个人都植根于一定的历史境遇之中,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偏见。 伽达默尔声称,所有的理解都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偏见,以及这种偏见不是理解的障碍。 这是一种偏见译者在另一种文化语境中以自己的身份重新生成原文并将他的翻译与其他人的翻译区别开来。 由此可见,优秀译本的形成不仅要求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基础,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语言处理能力,才能够减少“入侵”式、“偏见”式的翻译,将原本意思最大限度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因此,要切实翻译好《庄子》译本,首先就需对道家、庄子有一定的了解,分析其思想、理念,进而促进英译本对译语读者产生持久的影响,实现更好的文化之间的健康、有效沟通。

猜你喜欢

阐释学彭祖译本
“阐释”与“训释”——中国古典阐释学的语文学形式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彭祖山的传说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彭祖活了“八百八”?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一城青山半城湖 一方水土一方人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阐释学视角解读Witter Bynner《道德经》英译的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