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统编版助读系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0-11-25林昆鹏
林昆鹏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八中学 福建 泉州 362500)
“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1]课文注释和练习等这些除了课文外的内容就是助读系统。2016年开始全国中小学开始使用的统编版语文教材设计了一套极具特色的助读系统。
为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构建强大的助读系统。笔者根据课文类型即教读课、自读课把助读系统。基于这两大助读系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巧用这些助读系统,让学生“一课一得”、“一单元多得”,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巧用单元提示与预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单元提示与预习作为统编版初中语文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在这些的帮助下完成语文学习任务。语文老师要巧于运用单元提示与预习,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语文。
统编版每个单元提示既可以辅助老师进行充分备课,制定整个单元教学目标,更能引导学生预习与自主阅读。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单元提示第一段旨在告诉学生本单元学习的是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第二段则是告诉学生本单元的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2)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3)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而预习这一助读则是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帮助下为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做好提前准备。同时向学习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如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社戏》预习助读出示两个学习任务:(1)了解家乡类似的民俗活动,讲给同学们听。(2)文章结尾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带着这个问题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个学习任务收集、整理当地类似民俗,再与同学分享。这作为一个语文学习任务,包含着各种语文能力,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实践性。第二个任务则是带着激发阅读兴趣的目的,用问题引导学生去完成预习任务、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巧用思考探究与积累拓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思考探究与积累拓展作为放在课文后面的助读系统,旨在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语文。
思考探究这一助读系统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到课文寻找答案,深入探究课文。如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社戏》思考探究设计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仿照示例用四个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事件。这个问题是对课文内容的探究,重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语言概括能力。第二个问题是以本文所写的某个事件为例,具体分析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些表达方式的作用。这个问题既是单元提出出示的学习目标,也是预习提出的本课的学习目标。笔者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小组完成这一问题。第三个问题是对“好豆”、“好戏”的理解。这一问题是对主题的探究,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要表现的主题来探究。
而积累拓展这一助读系统是对课本学习的再延伸。如八年级下册第二课《回延安》积累拓展第6题是课外查阅资料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阅读《延安颂》、《延安,我把你追寻》等诗文体会“延安精神”。这一问题旨在帮助学生进行课外延伸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更深入地了解“延安精神”。
3.巧用旁批、阅读提示,提高学生自读能力
统编版自读课的旁批和阅读提示这两个助读系统是新教材的最大亮点之一。这是之前各版本都不曾有的助读板块。
旁批助读重在以旁批的读书方法来启发和引导学生。旁批通常为问题、写作手法、语言特点、评价启迪等形式出现。如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旁批之一:最后一句话营造出一种什么意境?请体会结尾的妙处。这一旁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最特别的一个设计就是旁批空白,统编版自读课甚至出现整课旁批的空白,如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旁批空白,其目的是要学生学习第3课旁批的方法,给《灯笼》自主旁批。而阅读提示更多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语言特色的概括、写法上的总结、阅读方法上的引导为主。学生在阅读提示的引领下,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总之,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有着强大的助读系统,语文老师要巧用这一助读系统,引领学生在系统的帮助下,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统编版初中语文教学要巧用助读系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