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课内外阅读 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
2020-11-25刘启彥
刘启彥
(湖南省常德市第七中学 湖南 常德 41500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语文课程的功能时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以,初中阶段语文课程要在小学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发展。语文素养内涵丰富,提升的途径也多种多样,而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一直是“文学教育和情感熏陶”,“必须把语言的实际运用与文学熏陶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1]而文学熏陶又可以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阅读来完成,通过阅读点燃智慧、滋养性情。因此,笔者试图从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衔接的角度,探究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1.通过课内阅读来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1.1 通过一篇课文导读整本名著。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有很多都是节选于名著、名篇,对于这些并不完整,但又可以独立成文的佳作,教师既要关注课文的教学,还应将学生的视野从课文引向原著,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如初中部编教材中只有《智取生辰纲》一篇课文节选自《水浒传》,也很难找到其他与《水浒传》关联的课文,但如果能结合好课文《智取生辰纲》这个故事及其人物,再以《水浒传》中杨志的故事及与杨志有关的人物的故事为线索,最后通过专题故事的方式就基本能引导学生把《水浒传》整本书阅读下来。这种导读,一般是课后进行,必要的话,教师在学生的课前预习就可以做一些指导,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课前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使之服务于阅读教学,达到课外促课内的效果。
1.2 通过多篇课文导读整本名著。如初中语文版教材中有多篇课文与《三国演义》有关联,这些课文分别是七年级上册的《观沧海》、七年级下册的《孙权劝学》、八年级上册的《赤壁》、九年级上册的《三顾茅庐》、九年级下册的《出师表》,通过这些课文接入《三国演义》相关的章节内容,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读完《三国演义》整本书,而且可以指导学生比较深入地汲取《三国演义》所包含的深广的智慧。
1.3 通过一篇课文导读某一主题。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个或多个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阅读文本,再以点带面,推荐阅读,既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一诗时,可不失时机地将席慕蓉的《乡愁》、于右任的《望大陆》引入课堂,让学生品味不同意象所表达的同一情感,并推荐学生读余光中的《乡愁中外名家经典诗歌》,又从今回望古代乡愁诗词,鼓励学生展开背诵积累活动。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可将“一鸣惊人”和“门庭若市”两个小故事引入课堂,让学生在阅读中品析人物形象。课后鼓励学生去阅读《战国策》,了解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故事。
2.通过课内阅读来引导学生阅读报刊
2.1 通过课内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新闻报纸。如初中部编教材中八年级上册有新闻单元,可以通过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权威的新闻报纸。首先要选择最新的报纸作为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指导学生对各类报纸中关于同一新闻报道作比较阅读,让学生掌握新闻阅读的方法技巧;最后要引导学生追踪新闻事件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报纸阅读习惯。
2.2 通过课内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期刊。如《青年文摘》中很多文章的思想和艺术水准都比较高,且与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很多课文在很多方面都有共通之处,很多教学设计可以从同一作者、同一体裁、同一主题、同一题材、同一话题等角度进行课内与课外的链接互动。在这种连接互动教学中,教材中课文与期刊文章没有严格的主次之分,哪个文本好就可以终点阅读哪个文本,真正让学生在开放的文化文学环境中择优选取所需要阅读的文章,以此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品味,培养学生良好的期刊阅读习惯。
3.通过创设“大语文”环境形成一体化阅读
当下,“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课外阅读正是在课内阅读“举一”的基础上而进行的“反三”过程,是学生的必修课。教师应顺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在开放的阅读环境中,坚持课内外阅读相互渗透,积累语感,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实现从学习到创新的飞跃。例如,利用教室的空间组建图书角,每个同学定期带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放在图书角,大家相互交流分享,同时,为激发同学的阅读热情,组织开展阅读竞赛活动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如果仅局限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是狭隘的、封闭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语文教师要学会着眼于‘课内’,用好教材这一‘例子’,放眼于‘课外’,将学生的阅读‘触角’引向广阔的生活”;[3]学会以课文为中心,抓住课文拓展点,巧妙架设,打造不断更新的课外阅读领域,构建课内外阅读衔接之有效平台,使学生能够不断地产生阅读激情,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内外的有机整合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点与新课标要求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是一致的。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