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越了一个世纪
2020-11-24东润
东润
张允中曾总结自己的一生,之所以可以获得成功,主要就是因为勤劳和节约,还有敢于拼搏的精神,他还认为做事要慎重,但是在有八分把握的时候就要当机立断
9月4日清晨,享有“新加坡船王”美誉的新加坡太平船务创办人张允中老先生驾鹤西去,享年102岁。老人家走得那么安详,像是劳累后的小憩,又像是远行后的酣睡。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张允中经历大风大浪的人生磨难,留下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艰难创业 乘风破浪
张允中最初涉足生意场,是在1942年他22岁那年,母亲给了1500元,让他去马六甲与舅舅一起做生意。新加坡开埠后,许多华人所开的“九八行”,意思是只赚2%的利润,大多为买卖土特产的小生意。
可不幸的是,正赶上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横扫马来西亚,无情的战争毁掉張允中第一次创业的摊子,刚创立不久的培元公司黯然倒闭。张允中不甘心,又到新加坡重振旗鼓。
那时候,海外贸易悄然兴起,张允中购置一条二手木制帆船,往来于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棉兰勿老湾两地,做起以物易物的生意,用白糖和其他物品交换橡胶。
战乱期间,为避海上封锁,不得不绕行,两天的航程有时竟用了一个半月,加大了货物成本。船只也曾触礁,货物损失一半。最终因为遭遇海盗,不得不放弃海上贸易的生意。
后经好友介绍,他到祺福船务公司打工,一干就是18年,从普通经理一直干到总经理,负责为祺福开拓业务,扩大船队,开辟新市场,经营新航线等。在张允中的打理下,祺福船务变成了资产近亿美元的公司,拥有37艘船只。
不过,在祺福船务再风光,还是为他人作嫁衣裳。1967年2月,张允中决定辞别祺福,跟两个弟弟以及好友投资600万新币,购置了3艘近洋船,创建了太平船务公司,寓意“航运平安,生活太平”,开始建立自己的航运事业。此时他已年近半百。
太平船务是新加坡独立后不久首家在船上挂上新加坡国旗的船运公司。自创办至今,太平船务已发展成为当今全球第10大集装箱船业者。根据公司网站资料,太平船务拥有130多艘船艇,其办事处和代理机构网络遍及全球100个国家的500多个地点,核心业务覆盖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在全球拥有18000多名员工和船员。
张允中因此誉满海内外。
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说:“他在船运业拥有敏锐嗅觉,友善和慷慨大方,将太平船务发展成为区域内外运营的国际船运公司。他为新加坡船运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的声明说,“张允中被公认为我国船运业巨擘,把太平船务发展为国际船运公司。”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黄山忠说:“张允中给人谦和、沉稳和内敛的印象。”
张允中出生地“父母官”——中国福建省金门县县长杨镇浯发送唁电称:“张允中先生不仅是全体海外华人的荣耀,亦是现代企业家经营事业的典范,更是金门人的骄傲!”
太平船务集团执行主席、张允中之子张松声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他永远是我的老板、导师和楷模。”
眼光深邃魅力非常
太平船务之所以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离不开张允中的市场眼光和人格魅力。
——深邃的市场眼光。张允中算得上十分聪明的商人,做事讲求前瞻性,穿透市场云雾,目光看得远。
太平船务成立时,适逢中国“文革”。尽管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特殊时期,张允中坚信中国市场的潜力不可估量,太平船务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重大决定就是继续以中国业务为公司主要方向。张允中始终坚持,无论局势怎么变化,太平船务在中国的业务不应间断。
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时,苏伊士运河关闭,埃及政府在运河的航段内多处凿沉运输船、挖泥船及其他船只封锁航道,埃及军队甚至炸毁一处桥梁以堵塞河道,很多船只无法通行。张允中却看到,国际运输量减少、竞争规模缩减会导致运费涨高,其中蕴藏很大商机。别人不做,他继续做。
而到了2007年,国际航运蓬勃发展,张允中却从繁华中嗅到航运业危机,他认为国际航运已在顺境中度过数年,周期性低潮快要来临。他下令收缩经营,主动缩减船队规模,放慢发展脚步。由于张允中的超前决策,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时,能从容应对。
航运市场风浪莫测,张允中表示:海运波动性很大,十年只有三年好,要采取“稳健保守”的策略。跑得太快,跌倒了就爬不起来;慢慢走,无论上坡或下坡,都可以走得稳。
张允中处变不惊。公司成立不久,突如其来的石油危机瞬间令全球航运业陷入低迷状态,有不少船务公司倒闭。危机也波及太平船务公司,可是张允中临危不惧,公司非但没有裁员,还妥善安排好员工生活,并借机组织员工培训。更为令人佩服的是,张允中趁低谷期“抄底”市场,用低价购买船和商业不动产,针对市场困顿行情调整公司运力结构,同时大胆开拓新的业务,在缝隙市场中寻觅商机。为增强客户黏性,在低潮时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价格,立足长远,不计较公司短期利益。危机过后,做足功课的太平船务爆发性增长,同行惊羡不已。
过去,太平船务一直以散货运输为主,虽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过一度短暂的散货船上升期,但很快在两伊战争前便无影无踪。到了80年代,航运业又跌入了衰退期。这一次,张允中避开锋芒,直接淘汰老旧小船,转型为全集装箱化班轮运输。此乃石破天惊之举,收一石二鸟之效,不仅扩大了运力规模,还顺利实现了历史性转型。
——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张允中无不良嗜好,他的全部精力都是用于工作和事业。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拼命三郎、工作狂,早出晚归,超时超点,每天晚上在家还打电话谈生意。大家都用“非常敬业、精神抖擞”来赞美这位长者。张允中直到百岁那年才真正宣布退休。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天天去上班。
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CNBC)采访时,张允中不无自豪地说,“这是我的习惯。每天,我在日记中记下我所有的活动,所有的事情。我不能呆在家里,我会感到非常无聊。”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当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后,张允中不顾家人劝阻,又恢复每天到公司上班的习惯,他要继续为公司效力。
张允中曾是全球最年长的亿万富豪。2019年3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时年101岁的张允中再次入选,坐拥21亿美元身家,位居新加坡富豪第12位,也是榜单里年龄最大的亿万富豪。
张允中为人低调,他不喜欢别人称他为“船王”。他视员工为家人,经常在员工食堂用餐,与员工坐在一块,边吃边聊,一点董事长的架子也没有。他宽容待人,从来不发脾气。如果员工犯错,他也不加责罚,而是引导员工分析为什么做错,下次如何避免。
张允中曾总结自己的一生,之所以可以获得成功,主要就是因为勤劳和节约,还有敢于拼搏的精神,他还认为做事要慎重,但是在有八分把握的时候就要当机立断。
华商典范 心系桑梓
生于中国福建省金门县的张允中,尽管拥有马来西亚国籍,又是新加坡荣誉市民,但他一直以来眷恋故土,始终不忘自己根在何处,是从哪里来的。
张允中早在祺福船务公司担任总经理期间,就积极开辟中国的货运航线。
1956年,张允中以祺福船务总经理的身份,组成了一个大马华商访华团,多方争取,获得了访问中国的机会。彼时,新中国对外经济交往还很薄弱。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考察认证,张允中不虚此行,最终由他代表马来西亚华商船运界与中国政府签下了运输协议。
太平船务经营几十年来,中国业务始终是其重心之一。公司成立初期,很多外企都对中国市场退避三舍,但在张允中的坚持下,太平船务是最早与中国开展合作的海外船公司之一。太平船务成立之初的第一条远洋航线就是从天津出发的货轮。早在上世,60年代,太平船务已开辟了从中国通往阿拉伯湾、红海和东非的航线,是少数成功开拓中国市场的外资航运企业之一。
改革开放前,中国但凡有运输困难,合作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太平船务。在中国援建非洲坦赞铁路过程中,太平船务旗下船队曾帮助中國运送人员物资。当时在中国航运界,有着“货运不出找太平”的说法。
经过不懈的努力,太平船务也在中国树立起良好的信誉。根据媒体的统计数据,如今太平船务1/3的业务来自于中国,而其全球15000人的员工里,中国员工就占了11000多人。另外,太平船务早期的船只都是从日、韩制造的,而在中国具备了造船能力之后,张允中把订单转到中国,前后订了80多艘船,价值300多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太平船务赶上了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张允中表示:太平船务是最早和中国开展合作的外国船运公司。不管世界格局、中国时局如何变化,几十年来这种合作从未间断。中国的地图都在我的脑子里,多个港口我都去过。中国的发展成就了太平船务,也促进了太平船务的在华投资,这是双赢。此间,太平船务在中国的业务由最初的散杂货,到目前已全部实现集装箱运输,并在中国多个城市设有办事处。张允中之子,太平船务现任掌门人张松声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太平船务大概有50%的货量都从中国出发,并在不断扩展中。
1995年7月19日,太平船务(中国)有限公司于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记成立,系新加坡在华成立的全资公司。目前,总部办公大楼矗立在上海的航运金融中心北外滩,在全国各港口和内陆城市建立了22个分公司。
张允中因促进新加坡与中国友好关系方面有特殊贡献,于2011年获颁通商中国成就奖。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商务公参钟曼英说:“早在上世纪50年代,张先生就开始与中国有商贸往来,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先行者。多年来,太平船务在中国业务从未间断,与中国的许多企业建立了长期互惠合作关系,这其中张先生有很大的功劳。”
张允中参加过1956年的新中国国庆庆典,谈起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老人家笑容灿烂地说,“新中国成立,我们海外华人也很高兴,我们不怕被外国人欺负了。那时候,太平船务就是不赚钱也愿意帮中国运货。我很自豪,看到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