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观点,提出看法,探讨疑难,迁移运用

2020-11-24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43期
关键词:美感境界观点

1.理解观点。

要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考生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理清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点句、归纳句;二是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三是要准确限制概念,清楚作品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知人论世。

弗朗西斯·培根在《谈读书》这篇随笔中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语言却十分简练,几乎一句就是一个观点。这些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第二层是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指出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局限于文字。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还有的书可只读摘要。在分析读书、讨论和笔记的不同作用后,提倡将三者结合起来。第三层是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弥补人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先说明阅读各科的书籍对人性格的塑造作用;再说明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就像运动可以驱除身体百病一样。

2.提出看法。

马南邨的《不求甚解》这篇杂文重史识、史论,作者十分善于从平常现象娓娓道来,浅显通俗地阐明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不求甚解》一文的开头他用:“一般人常常以为,……其实也不尽然。……虽然……但是……”这样的语言形式,竖起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然后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并分析其真正含义,接着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再接着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先从反面否定,又从正面引用陆象山的语录佐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

马南邨在《燕山夜话》第三集《作者的话》中这样写道:“我常常想到、看到、听到一些东西,觉得有了问题,随时就产生一个题目;每一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和观点,只能利用工作之余的一点时间,就自己现有的水平,有什么写什么;写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思维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考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在阅读时提出自己的看法。

3.探讨疑难。

以《山水画的意境》为例,这篇文章探讨了山水画的意境,难点在于对艺术的领悟和对意境的理解。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写道:“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在文中,作者说:“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要获得意境,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作者要讨论的是山水画的意境,却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地分析诗歌的意境,写“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却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描写的自然景色与绘出的景色无异,可见诗歌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因此,作者在这里以人们更熟悉的诗歌意境为例,更好地诠释了山水画的意境。“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论证了他的观点。“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则论述了写诗和绘画都必须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但更重要的是要融合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才能高于现实,最终创造出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最后,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尝试迁移运用。

迁移运用其实就是根据文章内容及相关资料,联系实际,谈自己从文章中得到的感想、启示,或者根据要求补写相应的方法。朱光潜在《无言之美》一文中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呢?作者首先從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作者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用“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以图画之美证明无言之美;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从雕刻艺术的含蓄来论述无言之美。文章末尾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启示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像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作品的“无言之美”。

作者在文中提到“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无言”中包含着无限深远的情绪意旨。“无言”是种含蓄艺术,简单的表述常比冗长的演绎更值得玩味。“无言”留下了广阔的艺术空间,让欣赏者获得美的体验。

谈美感教育

◎朱光潜

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相应。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辨别真伪,寻求真理。人能发意志,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喜欢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真善美俱备,人生才完美。人好比一棵花草,根茎枝叶花实都得到和谐发展,才繁茂有生气。

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真、向善、爱美的天性,使人在这三方面得到调和的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德育叫人培养良善品格,学做人处世的方法和道理;美育叫人创造艺术,欣赏艺术与自然,在人生世相中寻出丰富的兴趣。只顾求知而不顾其他的人是书虫,只讲道德而不顾其他的人是迂腐的清教徒,只顾爱美而不顾其他的人是颓废的享受主义者。这三种人都非全人而是精神方面的跛子。

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重要,我们古代的儒家是知道的,儒家教育重诗重礼乐。诗、礼、乐可以说都属于美感教育。诗与乐相关,目的在怡情养性,养成内心的和谐;礼重仪节,目的在使行为仪表规范,养成生活上的秩序。内具和谐而外具秩序的生活,从伦理观点看,是最善的;从美感观点看,也是最美的。这就高于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因为他们误认为美育可以妨碍德育,儒家则认定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其实是一回事。

我们通常把自己囿在习惯所画成的狭小圈套里,让它把眼界“蔽”着,使我们对它以外的世界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诗人和艺术家所以超过我们一般人者,就在于情感比较真挚,感觉比较锐敏,观察比较深刻,想象比较丰富。我们“见”不着的他们“见”得着,并且他们“见”得到就说得出。像一位英国诗人所说的,他们“借他们的眼睛给我们看”。

这种眼界的解放给我们不少的生命力量,让我们觉得人生有意义、有价值,值得活下去。许多人嫌生活烦闷无聊,原因就在缺乏美感修养,见不着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美感教育可以使人吸收生命的活力。朱子有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诗所写的是一种修养的胜境。美感教育给我们的就是“源头活水”。

从历史看,一个民族在最兴旺时,艺术成就必伟大,美育必发达。《诗经》《礼记》《左传》诸书所记载歌乐舞的盛况,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歌德和贝多芬时代的德国都可为证。现在我们要想复兴民族,必须提倡和普及美感教育。

(选自《人生的境界》,有删改)

训练

1.请简述本文的写作思路。

答:

2.阅读第三段,说说“善”与“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答:

3.第四段引用英国诗人的话有何作用?

答:

4.请结合生活现象简述本文的现实意义。

答:

【李传鹏、郭增峰/供稿】

猜你喜欢

美感境界观点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品“境界”
观点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慎独的境界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