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老年患者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的临床意义分析

2020-11-24陈夏清孙秀丽马丽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1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脑梗死康复

陈夏清 孙秀丽 马丽娜

吞咽功能障碍是指患者不能安全地将水和食物输送到患者胃里,具体表现为患者与吞咽有关的肌肉配合舌头运动延迟出现协调性降低情况[1]。吞咽功能障碍将直接影响患者饮食和患者营养状况。吞咽功能障碍还会导致患者获得吸入性肺炎以及窒息等,增加脑梗死患者死亡风险。脑梗死患者容易引起吞咽困难,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据研究脑梗死患者发生吞咽困难可能性高达45%,故对此类患者进行康复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对脑梗死所致吞咽困难恢复缺乏明确的指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在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收治的80 例脑梗死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20 例,年龄59~87 岁,平均年龄(72.4±4.5)岁,体质量指数25.1~29.0 kg/m2,出现吞咽功能障碍时间0.3~1.3 年,平均出现吞咽功能障碍时间(1.3±0.6)年,其中进食困难15 例,吐字不清10 例,口眼歪斜15 例;试验组男19 例,女21 例,年龄58~89 岁,平均年龄(73.6±5.3)岁,体质量指数25.2~29.3 kg/m2,出现吞咽功能障碍时间0.4~1.5 年,平均出现吞咽功能障碍时间(1.4±0.4)年,其中进食困难14 例,吐字不清11 例,口眼歪斜1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纳入自愿参加研究和明确研究目的的患者。诊断方式老年患者入院后12 h内通过检查的临床指导人员进行吞咽功能评估,主要临床评估方法为洼田饮水试验法,洼田饮水试验法具体内容如下:让患者端坐并口服温开水35 ml,由3 位以上神经科医师测定。根据检测结果,可分为一级:患者饮水35 ml/次,不呛咳;二级:患者喝2 杯以上无呛咳;三级:患者喝1 杯水后有呛咳;四级:患者喝1 杯分2 次以上有呛咳;五级:患者喝1 杯窒息发生多次,很难全部喝完。其中三级及以上者为吞咽困难。排除标准:排除头颈部以及有消化道肿瘤和头部外伤史的患者,排除有严重心肺疾病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肺部感染患者,排除有严重肌肉骨骼疾病并影响吞咽功能的患者,排除有意识模糊和精神发育迟滞的聋哑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神经营养、减轻脑细胞水肿和维持内环境等方法。对照组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干预,包括入院指导、健康教育,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吸入危险性来指导预防方法。试验组给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帮助患者尽量选择躯干垂直,头部居中位置的坐姿来合理的进食,患者颈部略微前倾弯曲且不能坐起者,患者采用半坐姿且枕起偏瘫侧肩。可将床头抬高42°~52°来防止食物回流,并保持35 min。告知家属保持就餐环境干净舒适,让患者自主进食来减少对饮食的依赖,尽量减少就餐过程中与患者的沟通。把患者吃饭时间控制在35 min 以内。二级患者不需要特殊的干预来指导患者正确有效的咳嗽方法。评估患者的饮食行为并告知患者进食后不要立即躺下或长时间进食。不要一边看电视或聊天一边吃饭。选择软性食物或半固体食物。三级患者需要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并解释吞咽困难的危害,告知患者集中用餐并选择端坐姿势,指导家属监督患者进食并尽量保持进食时的愉快心情,进食过程中要慢慢咀嚼吞咽并控制在22 ml,吞咽功能训练包括舌肌和咀嚼肌各种运动,3 min/次,锻炼喉颊肌和内收肌,3 min/次,1 次/d,冷刺激4 次/d,喂食训练3 次/d。四级患者应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用鼻子喂液体食物和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指导。对能通过口进食腐蚀性食物的患者采用弓头吞咽、侧咽和头颈旋转等辅助吞咽技术,使用钝边和勺面小而浅的勺子,并使用带切口的杯子等特殊进食器具。每口食物摄入量应控制在9 ml,仔细咀嚼并慢慢吞咽。第五类患者通过鼻饲和吞咽功能训练对患者给予流质饮食。舌压抗阻反馈训练,采用爱荷华口腔行为仪(IOPI)舌压抗阻训练系统,将舌泡放置于舌上,让舌头用最大的力量去压一个充满气的舌泡,测量舌肌的最大压力值,以此压力的50%作为初始训练量,对患者进行初始训练。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吸入性肺炎、呛咳、噎食以及窒息),吞咽功能评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吸入性肺炎、呛咳、噎食以及窒息发生率分别为0、5.0%、7.5%、2.5%,均低于对照组的10.0%、20.0%、25.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级比较 试验组患者吞咽功能评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级比较 [n(%)]

3 讨论

近年随着脑梗死发病率的增加,脑梗死后吞咽困难得到临床关注,吞咽困难是脑梗死患者常见并发症。吞咽困难可能与患者脑干束损伤所致延髓麻痹的真性延髓麻痹有关。吞咽困难可导致误吸和体重下降等并发症,据相关研究吞咽困难患者误吸发生率高达41%~57%,吸入可导致窒息[2]。吞咽功能评估可间接反映误吸的风险,且吞咽困难的早期诊断可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可能性,以往对脑梗死吞咽患者功能障碍评估大多凭经验并缺乏明确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由接受过相关培训,根据老年患者误吸的危险程度来采取不同级别的预防策略。吞咽功能评估后,结合患者吞咽困难程度通过发放吞咽功能训练相关宣传材料来进行干预式健康教育,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和危险因素应结合资料加以说明,引起患者思想上的重视。患者入院后20 h内,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完成评估,以便进行康复指导[3]。根据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情况,康复人员制定个性化的吞咽功能干预措施,如食物和餐具的选择等[4]。早期干预能减少误吸关键是开展个体吞咽干预康复干预。吞咽功能评价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并降低营养流失程度,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早期吞咽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减少误吸的发生[5]。同时通过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先将舌泡先放置于舌上,在整个过程中舌肌需要向前、向上,是一个主动抗阻运动,增强舌骨上肌群力量。从本试验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吸入性肺炎、呛咳、噎食以及窒息发生率分别为0、5.0%、7.5%、2.5%,均低于对照组的10.0%、20.0%、25.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吞咽功能评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出现老年患者脑梗死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来说,采取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后患者临床吞咽功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脑梗死康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