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健康素养的关系研究

2020-11-24易秀彪

运动精品 2020年7期
关键词:个体核心素养

易秀彪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当前,无论是教育领域还是国家健康战略都将培养个体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素养或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但如何实现这两种情形下个体素养发展的协同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是理清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健康素养的异同,找出共性,为二者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以实现教育与战略目标相结合,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

1 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体育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校体育或参加日常身体锻炼,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符合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特殊品格和关键能力[1];也有研究指出其是学生智力、能力与体育学科的有机结合, 是一种综合性能力或体育精神与人格特征[2-3]。由此,本研究认为体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教育阶段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而形成的促进自身全面健康发展和适应社会的体育能力,内容包括体育知识与技能、体质和健康、体育社会情感。

体育知识与技能。它是学校体育健康课程的重要载体,是体育的本质属性之一,是核心素养发展中的重要存在。

体质与健康。身体形态(体质)健康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而心理与社会适应的健康发展也会促进体质的健康发展。学生体质与健康目标的达成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构成核心素养的基本点。

体育社会情感。体育活动能使个体情绪得到释放,从而满足心理需求,正是心理变化与情感的满足构成了体育社会情感。体育社会情感是学校体育教育联系社会的重要纽带,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产生体育社会情感,更好地融入社会。

2 体育健康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体育健康素养的提出是以健康素养为基础的。王芹等认为体育健康素养是健康素养的重要方面,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体育健康知识,运用这些信息和知识以及相关的体育服务做出恰当的决策,通过有效的体育健身行为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综合能力。它包含体育健康知识、体育健康意识(信念)和体育健康行为[4]。

体育健康知识。它是体育知识与健康知识的融合,包含体育健身价值、科学的健身知识与方法以及与社会精神文明相适应的体育传统文化、文明知识等。

体育健康意识(信念)。它是个体对体育在促进自身健康发展和维护外部环境健康的价值认识并由此产生的积极思想活动的总和,是联系人与社会的重要结合点。

体育健康行为。体育健康行为是个体为维持或促进自身健康采取的有关体育活动的总和。它包含了为提高自身体质健康水平以一般身体练习为特征的体育健身行为和为塑造优良道德品质以适应社会的体育文明行为。

3 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健康素养的异同分析

3.1 两者的区别

3.1.1 提出背景不同

体育核心素养是教育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的,属于学校教育领域的学科素养,其目的是通过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培养学生必要的体育能力,实现体育教育目标具体化。

体育健康素养发端于健康素养。随着人们对体育与健康关系认识的提升,我们在健康素养研究下提出体育健康素养,以期培养公众运用体育等健康信息来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由此观之,前者发展于教育领域,后者则是发端于健康背景。

3.1.2 侧重点不同

从概念上看,核心素养的主要培养群体是学生,主要发展范围是学校教育环境,培养方法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学生在教育领域内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掌握相关体育知识与技能等,从而形成促进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的体育能力。

体育健康素养注重教育、公共卫生、政策等多领域利用课程教学、健康宣传与评价等多样化方法培养全体社会成员以提升自身与外部环境健康发展的能力。较前者侧重点的窄而小,后者则表现为宽而全。

3.1.3 发展阶段不同

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主要是在学生受教育的特殊阶段,注重的是让学生在教育阶段就具备或形成必要的能力,以期一劳永逸,依赖性较强,节点性突出。

体育健康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讲究的是全人群、全生命历程。相对于前者,它的发展阶段更为长久,其完整性能避免发展中因节点性突出而造成的脱节问题。比较而言,前者的发展主要是在教育阶段,节点性突出;后者的发展贯穿个体生命周期,强调完整性。

3.1.4 供给主体不同

体育核心素养是体育与健康学科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在此过程中教育部门起主要作用,教育部门是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第一供给主体。而个体体育健康素养的形成虽也依赖教育部门下的健康教育发展,但对其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是国家健康战略中所涉及的卫生、教育与体育等部门,其中国务院是等级最高的供给主体。两者的供给主体存在差异。

3.2 两者的联系

3.2.1 发展方法的紧密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体育核心素养和体育健康素养的主要发展方法,只不过后者还包括与体育发展有关的特殊事件,如健康战略实施中存在的宣传教育等个体生命历程中一切体育事件所蕴含的方法。但本质上课程教学是两者共同的重要发展方法,同时此方法的实施效果影响着体育核心素养下个体体育知识、技能以及体育社会情感的发展,进而影响个体体育健康素养的发展,所以说两者在发展方法上存在紧密性。

3.2.2 发展内容的融合性

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内容与体育健康素养中的内容密切相关。其一,体育知识是体育健康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体产生体育健康意识的重要前提,当然体育健康意识的发展也离不开体育社会情感的影响,它们彼此依存;同时,体育社会情感和体育技能则是体育健康行为产生与顺利进行的保障。其二,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内容是体育健康素养的支撑与保障,而后者所发展的内容又渗透着前者,推动前者发展。两者的发展内容处于不可分割的融合状态。

3.2.3 发展作用的相互性

学校体育教育支持核心素养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展又服务于学校体育教育,进而加快国家健康战略的落实。学校体育教育也是国家健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健康战略目的的实现需依靠个体体育健康素养的形成,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个体体育健康素养的形成,进而影响到国家健康战略的顺利推进,而健康战略目标的实施也将反作用于学校体育教育及个体体育健康素养的发展。总之两者在发展作用上存在相互性。

3.2.4 发展目的的一致性

体育核心素养的目标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使学生更好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并形成一定的体育社会情感,进而提升体育综合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体育健康素养的最终目的也是在发展个体体育健康知识等的基础上实现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促进其社会适应性。两者的最终目的一致。

4 结论

4.1 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健康素养存在交叉关系

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健康素养在发展内容、方法与阶段上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首先,两者发展内容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其次,两者都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法有所依赖;前者的主要发展阶段教育阶段也是体育健康素养所倡导的个体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该阶段,体育健康素养依赖的全周期多方位发展将不完整;最后,两者的最终目的都聚焦于个体健康维护能力的培养上。因此两者多方面相融,存在交叉关系。

4.2 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健康素养存在协作关系

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健康素养表现出一种协作关系。一方面,要实现个体健康素养的提升、全民健康的目标,不得不依靠体育知识、社会情感等支撑,即体育健康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核心素养为其提供的必要基础。另一方面,体育健康素养重视个体于特殊阶段形成的体育能力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为个体后续的体育与健康行为提供发展机会,以其侧重点宽而全、发展阶段完整性的优势弥补因核心素养的缺陷而造成个体终身体育发展系统性不足问题,以引导个体更好的理解体育与健康之间的重要关系,为实现个体的终身体育提供保障,协同实现个体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

我们要在正确认识两者异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最终在充分发挥体育核心素养支撑作用的同时加强体育健康素养的引导,从而促进教育目标与国家健康战略目标更好地结合,最终推动全民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个体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