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媒介:体育建筑的符号学阐释
2020-11-24王梦瑶王锡营王晓琼
王梦瑶,王锡营,王晓琼
体育建筑以其独特的表皮和内在向大众传达出信息,成为一种符号。事实上,在运动场、球场、跑道以及其他指定场所进行的体育赛事,不过是体育观看、售卖、市场营销、赞助、表演以及话语的倒金字塔的底座而已。体育建筑是一种执行着众多任务和传递着大量信息的当代媒介,而在建筑界又有着“建筑即媒介”的说法。关于体育建筑的“数据”无所不在,而体育建筑具有文化属性,这就使其具有着某种体育文化媒介的功能。体育建筑是将体育精神及文化、现代城市及现代体育符号化的过程,体育媒介是其符号化的结果,从符号学角度阐释体育建筑内涵的文化与媒介,有助于对体育建筑尤其是未来体育建筑发展的指号过程作出诠释和预期,正如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所说,在符号使用过程中“象征会生长”,而且不可避免。
1 隐喻表达:媒介体育文化复合体
“媒介体育文化复合体”这一概念出自[英]大卫·罗(David Rowe)的《体育、文化与媒介:不羁的三位一体》一书,旨在表明当代体育首要的象征地位,也意味着体育媒介与大文化结构之间的双向关系,而体育建筑是信息、是传播中介、是符号,借“媒介体育文化复合体”这一概念对其进行表述,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体育建筑作为文化与媒介的隐喻表达。
1.1 体育建筑的文化化
体育建筑以物质载体的形象综合反映出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文化心理,同时也以一种意义独特的文化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随着体育赛事日趋辉宏,体育建筑也相应发展和演变,从古希腊的马蹄形赛马场到北京鸟巢,从“竞技神坛”到“人类文明的圣殿”,文化的力量成为体育建筑发展创新以及获得持续的生命力和动因。体育建筑赋含整体、文化的复合属性,还表现出多层面的品格特质:在表皮设计上,体育建筑存在美学意向和表象特征。建筑表皮是建筑意义的表现和情感的载体,如;伊斯兰式建筑-忧郁,哥特式建筑-神圣的忘我,即使是断壁残垣,也不断吸引着古建筑家的目光,即使只见麦迪逊广场花园、纽约扬基棒球场的照片,也足以让人心驰神往。这些建筑保留着各自传统的文化符号,使得人们对体育建筑的认知通过符号来实现,继而文化成为符号的“集叙”,符号成为文化的“记忆”;在内在表现上,体育建筑存在文学意境和人文标识。从体育建筑功能上讲,多元化的功能赋予了体育建筑文化多元、多义的功能属性,如竞技体育场馆应具有相当的规模和专业性、国际性和观赏性,休闲娱乐型体育场馆以生活性和社会性以及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使用者参与的自主选择性和灵活适用性。从体育建筑空间上讲,从娱乐到竞技,其又更具兼容性,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如与城市空间的良好结合、以人为本的创作思想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等。
1.2 体育建筑的媒介化
体育建筑是依附文化的载体,更是向受众传播信息的媒介,将自身具有的物质、精神等内涵等呈现出不同的语境,与大众传情、表意与共鸣。“媒介即信息”,使得体育建筑本身成为符号,当被认知,“动态互动”形成,并生成(becoming)其作为媒介体裁的表达方式:一、说明。“作为一物,它仅仅存在而已,是物理的关系和作用的网络的一个结点”。体育建筑作为建筑本身,是一种物理存在,它以说明的方式向大众传达着其作为体育建筑这一物的相关信息,包括类别(露天或室内)、功能(体育教育、 竞技运动、医疗、身体锻炼和体育娱乐等活动之用)、组成(比赛场地、运动员用房如休息、更衣、浴室、厕所等和管理用房如办公、器材、设备等)、布局(集中式或分散式);二、描写。“作为一个对象,它是某个人的经验的一个成分,而且确定地划定一个与其作为环境成分之一的存在相关的知觉域”。体育建筑是随着体育运动的诞生而形成的,早在古希腊,其是奥林匹亚竞技场,随着体育事业逐渐拓展成大众化产业,加之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体育建筑成为了运动员的竞技场、大众健身的目的地。体育建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赛事特别是现代奥运会的开展密不可分,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刘翔110米栏夺冠的精彩、Samir Ait Said痛苦立场的情形、九万人合唱“祝你生日快乐”的震撼,而透过赛场,我们还能看到巨额电视转播费用和不断刷新的商业赞助为某些利益相关者提供充裕资金、体育建筑承载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使命以及市场化对“清洁赛场”原则的侵蚀;三、记叙。“作为一个符号,它不仅表示在经验和环境中的自身,而且代现另一物,一个他物”。一方面,体育建筑是现代城市的象征性符号,是城市形象的信息传播渠道。另一方面,作为媒介化了的体育建筑,其是一种营销手段,即为商业兵家必争之地,又吸引着大众体验。
1.3 体育建筑的产业化
作为媒介的体育建筑不是必不可少的商品:它们不像能维持生活的食品、住房和衣物,或者储存食品、洗衣或将全家人送去上班和学校的交通工具这样的“耐用消费品”那么重要,还没有人直接死于对体育建筑的饥渴,虽然在画设计图的时候那些痴迷于几何线条的设计师们走火入魔的样子令人印象深刻。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建筑文本并不是十分有用的商品,但吊诡的是,它们又极被推崇。从英雄的竞技场到赛事盛宴的秀场,体育建筑逐渐凝聚起最前沿的建筑技术,集合起最高的投入和期望:既满足体育赛事竞技功能,又能适应赛后经济、高效运营与维护,为此,基于多元功能复合策略的体育建筑应用于实践,如建造体育会展中心。历史地看,控制符号的生产和分配可以获得巨大的象征和经济效益,又如房地产业进驻体育建筑领域,但体育建筑的产业化进程中渗透着三大理念:一、科学发展理念。为了契合时代背景的发展需求,体育建筑呈现出集约化和复合化的功能趋势,加之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运用,可持续性提高。其中,五大理念作为科学发展新理念的有利抓手引领者体育建筑的产业化发展。首先,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增强核心竞争力。其次,绿色建筑理念推动整合资源,实现整体效益最优化。最后,改变城市发展模式,实现体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二、生态文明理念。作为城市大型公共建筑中的代表性建筑,持续建筑越来越成为建筑设计的首选,体育建筑越发成为“有生命、有呼吸”的生态系统,其中,物质守恒理论同样适用于环境与建筑之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体育建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如上海世博轴工程、中国北京鸟巢;三、人本发展理念。人本理念作为现代社会运行的一项基本规则,将体育建筑从“西方古典式”向“中国固有式”转型,体育建筑中的人本理念既体现在符合人居、尊重城市上,还体现在融入低碳环保以及顺应历史文化发展需要上,以人为本,设计未来。
2 建筑批评:基于意识形态维度的文化与媒介话语权
“功能衍生出符号,而这一符号又被重新转化为功能的展示,正是这种将文化转换为自然的过程才确立了我们社会的意识形态”,而符号又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赵毅恒,1990),必须依赖一些有关社会与意义的一般性假设,且我们本身的出发点来源于马克思的著名论断,意识形态本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之一,又是建筑界批判性反思的重要维度。体育建筑内涵的一切思想确确实实都在符号中,“媒介即意识”,从意识形态维度对体育建筑进行建筑批评,符合人类的智性思维。
2.1 对体育建筑意识形态危机的感知
皮尔斯符号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符号三元构成,即概括为代表项(representarnen)、指称对象(object)以及解释项(interpretant)三个概念,李瑾(2008)指出,连接这三个概念的枢纽是感知,而对危机的感知构成了评论的起点。基于文化与媒介,认为意识形态维度的体育建筑危机主要涉及文化与媒介的 “失语”。首先,随着体育建筑的发展,各式盛大辉宏的体育场馆拔地而起,甚至出现了令世人惊叹的作品,但坦白地将,这些体育建筑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体现我国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如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匮乏,且竞技性体育建筑的商业化运营呈现落后状态。对于“标志性”的追求,一些新奇的建筑设想被用于实践,如“裤衩”式、乒乓球拍式,以至于被建成后一直存在诟病;其次,在被世人惊叹的奥运盛会之后,体育场馆的后续生存难以维持,“事件性”引发的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在比赛后俨然成为“政绩工程”的烂摊子,如过分闲置的汉卿体育场破败不堪、专业赛马场沦为“停车场”, “后奥运时期”体育场馆的“白象”效应需要杜绝;最后,由 “小事件”引发的 “大思考”问题,如广场舞冲突,事件本身并不足以风靡各大媒介,然背后引发的公共体育健身空间不足问题引人深思。随着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赛事发展,大众体育时代催生长期需求井喷,使得体育场馆建设数量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高度相关,然群众健身场地不足问题又屡屡引发矛盾。
2.2 体育建筑的意识形态及其批评
体育建筑文化失语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说了不算”,二是“无话可说”。“举国体制”下,决策权偏态分布,决策阶段片面依赖于政府,建设主体大多是以政府为主,没有成熟的商业化运营和体育产业的团队作为技术支持来参与整合决策过程。另外,对于建筑形象的创作,不排除缺乏设计经验,有些项目建议虽是由甲方提出的,但工作人员不具相关专业,或领导者甚至官员不是专业从业人员,为达到甲方条件“强奸”了建筑师的“意志”,对于外界做出的 “不正当”言论愤愤不平却“无话可说”。对于媒介失语,一方面是“词不达意”,另一方面是“名不副实”。“建筑媒介化”是指人们更多的依赖图像而不是墙壁去认识建筑,所以在人与图的互动中不免受到商业作用的影响。如在对体育精神的相关表达上,对零下20摄氏度的赛场“要么脱衣服要么改商标”的两难选择;在对城市象征的建设上,为 “塑造城市形象”,最终却使体育建筑被动卷入“重形式轻本质”的怪圈。认为体育建筑的意识形态偏见有三大致因:一、供给端——体育建筑“非理性”建设,即注重“标志化”建设;二、需求端——大众健身“可分性”选择,即认同“物自体”概念;三、科研端——专业人员“流动性”运用,即默许“现实性”环境。对信息的每个生产者而言,要想信息按照其所预计的那样起效,就得依靠他的接收者,为此建议“需求端”要走向“供给端”,“科研端”要接住 “需求端”。
2.3 体育建筑批评的意识形态观照
奥运会的成功向我们透露着体育建筑的忧虑与未来。首先,伴随着我国体育设施建设处在的快速发展及成绩斐然阶段,体育设施建设越来越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体育设备、工艺、材料等与国际接轨,但同时注意到我国体育的特点和实际建设需求相对应;其次,大众助力对于体育场馆的需求,虽然很多大型、顶级的体育场馆被建成,但普通大众真正需要的设施还远远没有跟上;最后,考虑到学校体育场地需求对于赛后场馆可持续使用的经济实用助力,如场馆投标时提出的“立足学校,长远使用,满足奥运会”口号。对于未来体育建筑发展的趋势,智能化、多元化、社区化成为体育建筑发展的特征,显而易见的是,三种体育建筑类型跃入人们眼球:一、可变设计。对于体育建筑可变设计,其关注点先后从永久性、大容量、地标性等既定目标,转向对可变的挖掘以实现无自然因素影响的比赛环境、可增加的座席数量、更多功能的兼容等诉求。如最早的中型体育场馆按照40mx70m的国际体操要求设计、亚利桑那红雀可移动球场;三色变换的第二座体育场等;二、生态化走向。“人居环境的健康原则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一起,是生态建筑的设计依据和导因,促使人们尤其是建筑师开始思考建筑如何从根源上解决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其中,最具影响的是仿生建筑的设计,如鸟巢、东京巨蛋、梦幻蜻蜓;三、临时性建筑。用弹出式建筑(Pop-up architecture)、临时性建筑(temporary structures)或其他一些简易架构(ephemeral frameworks)来表达思想或纪念节日,已经成为全球建筑师们的新时尚,尤其是在欧洲。“事件性”效应引发的闲置久、投入大等问题使得人们的关注点倾向临时性建筑,如气膜体育馆、蓬房体育场等。
3 指号过程:影响未来体育建筑符号奇观
3.1 供给端——设计理念与平民接轨,回归建筑理性
体育建筑对“复杂”形象游戏的追求是基于经济利益的趋势和商业化审美的情趣,在满足大众世俗本性的同时,也无情的消解着精英意识(鲍如昕,2006),这本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理性。哥本纳曾指出:“要研究电视的效果,不要问人们有关电视的问题,要问他们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说,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建立人们的生活模式及价值观念”,同理,“体育建筑不是文化地标”而是“生活”的观点(吴驷,2018)。当下,“绿色理念”的体育建筑设计,不只是对生态和谐的呼声,未来的体育建筑更重视人的感受,这还应是对适宜人居环境的期盼,“一支拥有民众热爱的球队与他们所在的体育空间是共生的”,为此,要考虑到平民大众的健身问题,打造体育建筑建设的“院子梦想”,只有体育建筑“金字塔”型网络底端夯实了,才可以说体育建筑的建设进入到一个成熟阶段。另外,作为城市“触媒”的体育设施一定不能多,而更多的是散落在民间的、中小型的、为社区服务的场馆,这些建筑实际上是城市功能的必需品,他们才是实现体育精神长效发展的源泉。因此,在体育建筑内容上,体育场馆建设布局改变一味追求大型竞技场馆的倾向,形成以社区为基础建设中小型、多元化体育场馆的指导思想,为广大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即从竞技神坛回归平实建筑,回归建筑理性。
3.2 需求端——产业需求与建筑结合,构建共生体系
近年来,受频频出台的国家政策驱动,国民体育消费理念不断升级,各类社会资本纷纷掘金体育消费蓝海,助推我国体育产业进入新的阶段。王钧(2017)用“依托场馆、紧扣本体、全面发展、服务社会”来概括体育产业的工作思路,场馆是第一要义。没有场馆设施的保障,体育产业很难谈及大发展。体育建筑是历史的见证人,是精神的寄托物,是品味的表达者,建筑技术的更新、业主的需求变化、感性消费与定制生产时代的到来,使得体育产业需求必须要与建筑结合。“技术功能主义不能获得最终的建筑”(凌峰,2005),基于此,体育消费需求与建筑结合的实现途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体育赛事带动体系构建、资源整合与品牌建设。在媒介融合视角下,以体育赛事为带动并构建起以体育赛事为核心的传播体系。进而带动大众体育运动、休闲及培训;二、建筑内生型服务落地,实现市场经营开拓。即其他要素融入体育建筑,如餐饮、宾馆等,或者以体育建筑为核心进行城市设计和开发,与周边要素形成共生体系;三、外延型服务定位,与新兴产业融合。即要制定长期的、动态的发展计划,开发建设与城市相适应的体育设施,实现城市与体育设施双系统的动态适应与优化整合。还要融合新技术如4C,以真正让体育建筑成为文化设施和城市标榜的符号。
3.3 科研端——尺度重组与角色定位,培育专业人才
这里的尺度重组指的是重组体育建筑建设过程中决策者、设计者以及执行者的权力尺度。角色定位是指定明确体育建筑专业学科对于未来体育影响的重要作用,并使其在体育建筑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体育建筑隐藏力不从心的隐忧,与体育建筑创作的前导部分密不可分,然体育建筑的可行性研究、策划及建议等容易被忽视,或者提出的要求偏向主观和缺乏科学性。在尺度重组上,体育建筑项目的前导工作应由体育建筑专业人员做出策划或给出意见,设计师要规避形式主义,要坚守价值观和责任心,在专业人员从事体育建筑建设的过程中还需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提及体育建筑专业人员,在领域领域,学科建设是为其提供专业人才的有力条件。认为体育建筑管理学科要达到科学化、专业化,对于学科专业培养要以专业的实用型管理人才为目标,专业是指既懂得体育相关专业知识又懂得体育建筑、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实用是指能将所学专业知识用于建筑设计或场馆管理的专业技能。对于科研端专业人才的培育及应用提出“专业区域-专业圈-专业组团”的构思,专业区域是指体育领域、建筑领域、管理领域组成的区域;专业圈是指围绕体育建筑过程形成的设计、策划、建议等的人员循环;专业组团是指将体育建筑设计、建设等相关人员布置集合,形成人员组团。
4 结语
本文基于符号学视角首先阐释了体育建筑作为“文化与媒介复合体”的隐喻表达;其次,基于体育建筑意识形态维度的文化与媒介“失语”现象作出建筑批评;最后,指出影响未来体育建筑符号奇观。体育建筑作为一种符号载体,用说明、描写、记叙的方式表达着其蕴含的文化与媒介符号,然需要从人类智性思维出发对其做出建筑批评,才能正确指出影响未来体育建筑符号的指号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