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院校体育教学中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路径浅析

2020-11-24黑生林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少数民族民族

黑生林

1 前言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能够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礼仪习俗以及诸如民族歌谣曲艺、民间工艺以及都逐渐式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也在逐渐衰退。因此,在民族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民族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校生源实际情况,合理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能够促进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多样化发展,还可以对民族高校体育新课程改革进行有效深化的工作,同时能够积极有效弘扬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与体育文化,可谓是一举多得。

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显著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2.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显著特征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属于该民族世代沿袭下来的,其具有悠久历史,属于其本民族文化载体,其产生于特定的民族社会生存空间,能够体现出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结构以及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不同角度体现该民族在不同时期的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轨迹。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以获得民族生活环境、民族特征、生活习惯以及宗教祭祀等多方面的信息。

2.1.1 具有民族民俗性

每一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最初都与狩猎、御敌、群居、民俗习惯等形式存在关联,两者互相渗透,紧密结合,形成了传统体育的民俗性特征。通过漫长发展,民俗促进了传统体育的演化发展,同时传统体育又丰富了民俗的内容,有的是传统体育和传统祭典活动、婚俗、节日交融相映;有的是庆典活动、墟场、歌会、节日包容贯穿了传统体育之中,这其中逐渐被本民族大部分人所接受,能够在民族范围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本民族成员对其发展过程存在肯定性心理。

2.1.2 具有传统性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产生以来,普遍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是通过世代相传而流传下来的,并始终与本民族

的政治、文化、经济、风俗、信仰相关联。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众多项目经过锤炼、演化、升华、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内容、样式、时期、地域相对稳定的传统体育项目。

2.1.3 具有地域性

我国55个少数民族有人口少,分布广的特点。这其中受经济自给性、地域闭塞的影响,孕育出来的风俗和体育文化必然存在巨大差异,因而形成了风格迥异,包罗万象各具本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所以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其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也能够体现出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艺术以及风俗习惯,因此而体现出较强的地域性色彩。

2.1.4 具有时代性

每一个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给予本民族传统体育一定的影响和渲染。同时民族体育也会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提升、文化的适应变迁等烙上时代烙印,体现出所处时代的特点。

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具有的社会功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普遍具有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的特点,由于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其也具备如下的社会功能。

2.2.1 具有健身功能

体育最基本的特点是运动,而运动具有健身效果,这就决定了体育的健身功能。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而言,其最基本和核心的功能就是健身和增强民族体质。

2.2.2 传播教育文化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实效性以及易传播等多种功能。提高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形成的多样内容和功能的重视程度,并且广泛开展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有效促进人们形成强烈的体育意识,大大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同时还能够促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

2.2.3 促进经济繁荣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具有诸多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因此可以通过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将其拓展为特色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从而大大提升少数民族的经济及贸易往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

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民族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3.1 民族院校的主要任务及其办学特色

民族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重点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服务于民族地区而培养复合型人才,依托生源优势和民族学科为特色等方面,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包括民族文化和思想教育中,其重要作用是其他院校无法替代的。这一方面国家和有些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对民族院校的办学方针理念和任务目标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在民族院校的体育教学科研、竞赛训练、挖掘整理中更应当凸显自身优势和特色。因为大学体育课程的主要形式和任务主要是体育锻炼、技能学习、培养锻炼意识的,也是贯彻“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等教育思想的重要载体和内容。体育课程必须能够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全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殊作用。因此,对民族院校无论从体育课程设置上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另则,民族院校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与优势,面向多民族学生开设民族体育课程,不仅从课程本身办出项目特色,更应该从精神传播和文化沉淀层次彰显出自身的特征。

3.2 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有效的挖掘保护、继承发扬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目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外来体育文化的侵扰,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存在都有着严重威胁,当前一部分民族体育文化及项目已经失传,还有另一部分则已经彻底消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其当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困难。在此情况下,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同时,高校一直是文化的发源、传承和加工的场所,也是创造和传播优秀文化的关键所在,更是将原本的体育雏形向规范、科学化、广泛化方面促进和引导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帮助更多的大学生深刻体会到极具魅力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3 能够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形态协同发展

当前我国旅游业在发展全域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推动,体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地区都开始加强体育和旅游的合作措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其能够在旅游业发展、建设人文景观、开展特色体育旅游产业方面起到重大作用。通过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工艺特产、传统习作、服饰装扮、节日庆典以及民族民间歌舞等方面的深入结合,可以有效宣传和吸引海内外广大游客到有民族特色的地区进行参观旅游,并由部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文化名人、优秀竞技者、传承者表演蕴含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节目,同时也可以设计和策划游客参与体验和互动的项目,以此能够显著提升当地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自身健身需求的同时,会逐渐提高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这就导致诸多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存在特长的高校学生的就业选择增加,共同达到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3.4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的迫切需求

纵观当前全球化发展时期,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应当围绕国内外铺开发展交融之路。高校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表演、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传播和交流。当前由于我国政府和体育各界的共同努力,一些广泛盛行于民俗民间的体育及武术项目比赛已逐渐成国际性体育赛事,诸如风筝、龙舟、舞龙、舞狮等运动也都开始被广大外国人所接受和喜爱,其中有些项目已经成为中国体育另辟蹊径发展的主流趋势,所以我们应当充分顺应全球化发展之路,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有机结合,在保证其传承基础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此形式逐渐提高民众在传统文化方面的自信,让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走进世界赛场。

4 民族院校体育教学中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体路径和措施

4.1 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优化设置

具有丰富内容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们技术标准和竞赛规则迥然不同。所以在民族院校体育课堂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前,应当对其进行细致调查和深入的分析论证,科学筛选、优化和整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筛选过程中,首先应当确定那些典型且具有学习价值的项目,其次,要确保其能够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第三需要确保民族院校所能够提供的体育器材和场地可以满足其运动需求;项目改造方面,对于现代竞技体育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合,应当确保在体现民族特质的同时还能够结合现代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改良过程本质上是重构甚至创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这其中首先需要明确村落生活之间和其体育行为的关联,在融合新的时代文化元素的前提下保留其基本的民族特征。例如改造和创新项目器具、动作与服饰,但不应当改变项目的节奏和旋律。项目改造应当遵循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项目整合方面,主要是有机整合部分相似要素,并从中提炼最为精彩的部分。

4.2 与相关学科合理搭配融合,开发校本课程的特色教材

当前体育类教材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项目,在全国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都普遍统一采用,其局限性在于对各民族的体育项目介绍偏向概述性。所以,各民族院校应当因地制宜,结合所处地域,选择当地有特点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自主编写适合该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点和专业的校本教材。并且结合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民族学、以及体育学等相关专家与民间体育传承人共同编写教材,从而满足当地民族院校学生使用此类教程的需求,同时也要确保这些教程能够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教材内容选择方面,应当考虑一些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项目,并且在学生学习这些民族传统体育相关技能和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要确保其易于接纳和吸收。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高校自身在师资力量、器材场地、外围环境以及区域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为合适的校本教材,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进高校。

4.3 构建完善、规范、系统的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教学体系

民族院校体育课堂引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首先其教学体系必须是系统的、规范的、合理的。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学生而言,应当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其设立选修和必修课程,对于其他体育专业和公共体育课程,应当设立选修课程。当前民族传统武术是大部分高校设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唯一选项,如此较为单一,所以在这些专业培养方面应当尽量凸显其专业特色和优势,合理设置并相互融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其他基础体育类专业内容,同时,结合国家和地方在人才方面的需求,在课程设计的时候,适当倾斜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科教学,提高学生此方面的专业性,增强其求职能力。对于公共体育和其他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合理增加多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民族性、趣味性和健身性角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工作,让学生感受到传统体育乐趣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

4.4 民族院校应当加强与所在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建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民族院校应当充分考虑和结合当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特点,合理选择最具有民族特点的优秀体育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项目训练和培育基地,可以通过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及经费支持,加大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渠道,通过地域优势和项目产业,寻求各方协同发展,这首先包括遴选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项目进行资源整合发展,走娱乐型、体验型、观赏型发展之路,并以此基础为框架,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思路,逐步实现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全面发展的长远目标。其次积极创造并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加强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践体验;并由学校为培训提供师资和场地保障,通过与少数民族所在地方政府的深入合作,全面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活动,民族院校不仅为各项目基地培养大量民族传统体育优秀人才,而且还能够有效促进当地体育旅游和休闲项目的发展。同时本地相关部门也应当积极与民族院校共建并依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而民族院校则通过在项目基地中进行推广传播、教学科研、竞赛训练,从而总结经验,促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向着规范、多样、系统和科学的方向发展。

4.5 民族院校应与时俱进,以“信息化、现代化、共享化”为思路,提升并整合民族传统体育各方面能力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良莠不齐,且急功近利。各省市要结合当地经济和人文发展现状,充分把握民族传统体育面向社会化,现代化,发挥当今社会资源“信息化、制度化、共享化”优势,进行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不仅能够促使民族传统体育焕然一新,还可对外进行交流和宣传,从而提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教育部前期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其中在工作方针中提到的“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应用驱动,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深度融合,引领创新。”方针政策,为民族院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信息化、现代化、共享化”提供了发展思路。例如在现行的教学中使用CAI等新颖教学模式,可以创新性的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形式的改革;建立远程教学平台,共享各方面优秀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搭建精品课程及教改平台,打造国家级课程质量工程

5 总结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地区都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地区的民族体育项目在运动形式、风格以及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所以说要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区情,才能够对我国历史演化中的体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并严格遵守整体性、实效性、科学性和地域性原则,通过细致挑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合理开发校本课程教材、系统完善少数民族的体育教学体系以及加强这些民族项目基地建设等措施,最终在民族院校的体育竞赛训练、教学科研中,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吸纳进来,从而有效的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精神。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少数民族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学生穿汉服展示传统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