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花样跳绳教学现状及其发展路径探究

2020-11-24刘雨成都大学体育学院

灌篮 2020年6期
关键词:花样跳绳运动

刘雨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

跳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项深入到社会大众的民俗娱乐运动项目。当前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也得到一定的进步,花样跳绳逐渐流行起来。同时,伴随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多元发展,花样跳绳也成为高校中较为流行的体育项目之一,受到大学生的喜爱。而为充分发挥花样跳绳的积极作用,实现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需要对花样跳绳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在高校中开展花样跳绳教学的意义

(一)锻炼学生体能,促进身体健康

花样跳绳对于身体素质的促进具有明显作用,能够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全面锻炼人体的耐力、速度、力量等等。是一项有助于全身心发展的活动,由于其不受到天气场地人数的制约,因此更有助于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心肺功能,加快新陈代谢[1]。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锻炼花样跳绳能够增强学生的灵活性,推动其肌肉群的爆发力提升。另外,由于花样跳绳的开展离不开手臂摇绳和腿部活动,因此可以促进手腕脚腕的关节的灵活,为其他运动项目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生理准备,实现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升。

(二)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心理自信

花样跳绳相较于跳绳而言,其更加具有观赏性与艺术性,由于花样跳绳在跳绳的基础上融合了体操、舞蹈、杂技等等多种元素,其展现出更大的运动难度与运动技巧,能够给观赏者带来更大的心理震撼,吸引其投入到运动观赏过程中[2]。同时由于花样跳绳本身花式较多且难度各异,适合不同水平学生投入锻炼。并且花样跳绳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想法进行跳法创新,从而在运动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另外花样跳绳也可以作为一项表演性的运动,令学生根据自身想法进行内容展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明显感受到自身手脚协调能力的提升与身体素质的提升,从而更加具备自信。

(三)优化教学内容,发展传统体育

伴随当前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发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而跳绳作为我国民族传统运动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应当承担起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将花样跳绳普及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同时伴随社会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学生对于教师与教学内容的要求也产生进一步变化,因此高校体育课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适应学生的未来发展,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提供更多具有趣味的体育活动供学生学习。而通过高校对花样跳绳教学的不断宣传与发扬,不仅能够实现传统跳绳运动的普及,将民间体育与学校体育有效整合起来,还能使流行元素贯穿到民族传统体育过程中,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推动跳绳运动进一步发展,实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高校花样跳绳教学现状

(一)学生自身制约

目前花样跳绳已经逐步走入大众的视野,学生也对该项运动具备初步了解,但其在高校中的推广与教学人员存在一定问问题。首先就是由于学生自身的运动动机与体育能力的限制。当前大部分高校对于花样跳绳,此类运动不具备良好的宣传力度,无法对学生造成积极的影响,其难以全面认识该项运动,同时当前大部分大学生更加追求时尚趣味的体育活动,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强身健体,更多的是吸引他人目光并获得乐趣与自信。虽然花样跳绳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但由于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能状况的影响,也在参与花样跳绳过程中往往会感到体力不足,难以真正参与其中。

(二)教材内容落后

教材作为知识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在学习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专业的教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了解学科理论知识,并为其实践提供专业指导。目前就我国高校花样跳绳课程发展情况来看,其与其他体育项目的教材相比内容较为落后,同时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与成熟性,不够科学完善,难以满足学生学习要求[3]。但对于学生而言,其在进行体育运动学习过程中,仅仅依靠专业体育教师指导是不够的,还需具备专业的理论基础。但当前我国高校花样跳绳教材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运动效率,也不利于花样跳绳在高校中的发展。

(三)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虽然我国研究花样跳绳的学者在不断增多,但客观上来看高校体育教师缺乏对花样跳绳的重视,没有将科研重点放在花样跳绳上,相关的课题与论文研究数量也较少,而教师的科研能力对其专业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当前高校花样跳绳教师目前不具备专业能力,难以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当前高校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往往认为自身所掌握的体育知识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不注重继续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即使发现自身不足,也不愿意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4]。导致教师实际知识结构难以丰富,当前师资力量不足,难以保证未来的发展,不利于花样跳绳运动在高校内的开展与普及。

三、高校花样跳绳未来发展路径

(一)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特色教学

为真正推动高校花样跳绳在未来体育教学中的发展,高校应当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更加具有特色的体育教学,吸引学生参与到花样跳绳学习中[5]。同时,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应当将学生体能锻炼重视起来,以实现运动项目推广。这就需要学校方面做好政策导向,通过利用体育教师、社团、俱乐部等力量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选择更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推动花样跳绳发展。

例如,高校可以在具有领导支持与资金保障的前提下,设立花样跳绳俱乐部,将校内对花样跳绳运动具有兴趣并具备相应能力的学生组织起来,同时进行集中式、专业式的教学。而在进行教学之后,学校可以通过结合社团活动、校园才艺比赛等方式,令俱乐部内的学生对外进行表演,是高校学生认识并了解花样跳绳的魅力,具备进行花样跳绳学习的兴趣。同时专业教师做好后续工作,在学生参与进来之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技术水平以及体能情况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使其都能够参与到此项运动中,并感受运动带来的愉悦自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选择游戏、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花样跳绳活动,充分展现花样跳绳魅力,推动其未来发展。

(二)整合教学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在学习开展花样跳绳课程教学时,高校应当积极调整与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推动课程学校学生相互适应,从而积极发挥课程作用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实际上,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应当重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现对现有课程的补充与完善[5]。而花样跳绳作为一项新兴时尚的运动,其本身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优势,有利于高校形成特色体育,推动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更好的开发校本课程,高校首先应当根据国家统一印发的花样跳绳教材进行内容教学,以实现理论知识教学的系统化与科学化。之后,再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场地、教学基础、教学设施等各方面出发,适当的进行内容补充。并且,高校还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体育素质训练需求等出发,将花样跳绳细化为各个部分,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总结经验继而编写出符合实际,能够推动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校本教材。另外,在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高校应当充分发挥本校师资作用,利用校内教师当前体育知识,全方位审视花样跳绳此项运动,最终使校本教材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推动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

(三)加强师资建设,更新教学方法

目前,虽然花样跳绳已经逐步走入大众视野中,但客观来看,我国当前开展化验了跳绳的高校仍然较少具有专业教师配备不足的情况。同时当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端正态度,不具备进行主动学习的意愿,对花样跳绳的运动价值以及其促进体育课程发展的重大意义缺乏认识,导致相关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薄弱。

面对师资薄弱的情况,高校需要从自身出发,积极引导教师进行新知识学习,推动教学方法的更新,以及加强自身师资力量[7]。例如,高校可以针对花样跳绳此项运动在校内进行专项培训,引导体育教师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来。同时在培训过程中,高校应当给予全方位支持,将自身作为师资培养的基地,加大培养范围与培养力度,为教师发展提供充足空间。另外,高校需要根据当前教师教学能力细化培训方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能力、教学评价、教学创新等多个方面出发,帮助教师了解花样跳绳运动的比赛规则与创编元素,使其能够具备将理论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学能力,最终推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与教学方法的更新,使花样跳绳运动更好的在高校内扎根成长。

四、结束语

花样跳绳作为较为时尚的一项运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机能,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与激情。同时,由于花样运动对于场地与机械的限制较少,更容易组织学生大规模参与,因此高校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也更加重视花样跳绳课程的优化。但就当前高校花样跳绳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其需要通过引导学生、优化资源、加强师资等多种途径实现整体优化,以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推动整体进步。

猜你喜欢

花样跳绳运动
花样童年
洁齿的花样
学跳绳
跳绳
学跳绳
不正经运动范
跳绳
绽放花样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