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的异化及匡正
2020-11-24张大力常爱铎
张大力 常爱铎
太原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1 “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异化的理解
黑格尔将“异化”这一概念分为两个层面解释,第一个层面可以理解为主体的自我异化,第二个层面的含义是主体通过自身的活动创造出与自己相对抗的对立物。费尔巴哈认为“异化”有以下几层含义: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不仅脱离主体的控制,而且反客为主,反过来束缚压抑主体。王若水将异化定义为主体由于自身矛盾的发展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产生客体,而这种客体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凌驾于主体之上,转过来束缚主体,压制主体。[3]卢元镇认为异化是指从主体中分裂出来或丧失掉的东西在摆脱主体的控制并获得独立性后逐渐壮大,反过来控制、支配、压迫或扭曲主体。[4]根据以上各个学者对异化的理解,可以认为异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从主体中分裂出来,二是从主体中分裂出来的东西在获得独立后自身得到了发展而不断壮大,三是在壮大之后会反过来束缚、压制、扭曲主体,四是随着壮大之后影响的不断加深,往往对主体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出现主体毁灭的状况。
以上对异化的理解,可以认为“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的异化就是在实施高校体育教学“三自主”模式过程中,产生与“三自主”本身相抵触的产物,这些相抵触的产物会对“三自主”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出现束缚、压制、扭曲“三自主”的情况,导致“三自主”失去了高校体育“以人文本”及“健康第一”的本义。根据以上理解,“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的异化现象可以体现在一些方面:例如是否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否提高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三自主”的价值是否实现。此外,还有在教学改革中产生的影响“三自主”效果的各种问题。
2 “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异化现象
2.1 体育课程目标的迷茫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化,体育课程目标也不断变化,“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下的课程目标提倡三维的健康观,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面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课程目标,就会出现“迷茫”,很难做到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全面发展的协调统一。体育教师想每个方面都顾及到,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哪个方面都没有予以很好实现,最终导致体育课程目标的泛化。由于体育课程目标的迷茫导致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缩减体育课身体素质练习,有很多教师甚至在教学过程中不安排身体素质练习,由此造成教师及学生对身体素质练习在体育课程中重要性的认识出现偏差,这也是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重要原因。此外,也造成部分学生运动技能掌握及提高的程度有限,对学生良好体育锻炼意识的促进有限,对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提高有限的现实情况。受体育课程目标迷茫的影响,很难达到通过体育课使学生具有终身体育意识及能力。
2.2 体育课程设置华而不实
“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以人为本”,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诸多的改革。为了满足学生的多种不同需求,运动项目设置上求全,有高校开设的体育课超过20门。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运动项目设置求新,求奇,有高校开设了拓展运动、轮滑等课程。虽然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需要,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的局限性。首先就是过分关注项目的开设,没有对师资、场地器材、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予以充分考虑,由此导致很多条件不成熟的课程也盲目开设,影响了体育课程的实效性,不利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不利于运动技能的提高,更不利于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及能力的形成;其次,为了满足课程开设项目“全”的需要,导致很多教师不是教授自己的专项项目,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有就是虽然一直提倡按照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以班为单位进行分层次授课,但是由于选课系统的局限性,很难真正实现分层次教学,由于学生的水平相差较大,很容易出现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而水平低的学生“消化不了”的情况。
2.3 学生选课做不到真的自主
为了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许多高校都结合现有条件开设多种体育项目,但是也有学校受场地器材设施及师资条件的限制,只能开设较少的体育项目,主要集中在足球、篮球、排球、武术、健美操等项目,仅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造成很大一部分学生选不到自己喜欢的项目,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不利于“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的深入推行。还有就是部分项目规定学生自备器材,例如网球、瑜伽等项目,需要学生自己购买所需要的器材,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而言就会造成经济负担,导致这部分学生虽然喜欢此项目,但由于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选择的机会,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
2.4 教学方法运用不当
“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下的体育课程改革不仅仅局限在课程内容上,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纲要》也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要求,要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强调互动与问题探究,切实提高学生主动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锻炼他们的自学和自练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没有予以深刻的认识,多数教师还是沿用老旧的教学方法。采用新式教学方法的教师也由于没有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学习,没有对课程进行精心准备,设计不完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引导不当容易出现体育课的新式“放羊”情况,形成了学生知识技能、身体素质、锻炼意识及能力提高都较为有限的状况,大大影响了“三自主”教学模式的效果。
2.5 教学评价不科学
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评价优劣。“三自主”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应当体现出“以人为本”,首先要打破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要局限于只有任课老师才能评价学生,而是让任课老师、学生和其他老师共同参与评价,作为评价的主体。其次,评价手段要多元化,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三是评价内容多样化,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态度、进步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评价主体大都是体育教师自身,体育教师一般不会把学生纳入评价主体中。评价方法一般都是以定量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为主,定性评级与过程性评价则较少运用。评价内容主要是以平时考勤、运动技术、身体素质为主,对于学生的态度、进步等情况则较少涉及。此外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还存在评价的滞后性,教师一般是在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中间环节则较少进行相应的评价,没有发挥评价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
3 匡正“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异化现象的建议
当前普通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学生选课、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异化现象,这些异化现象要是不进行合理的矫正,“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就会得不到很好的推行,其教学效果就得不到保证,因此应当针对存在的异化现象予以纠正。
3.1 以可操作性为导向设置具体课程目标
“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下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旨在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课程实践过程中有的体育教师希望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困难。为了使具体的课程目标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可以根据课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来合理设置课目标。可以按照一节课所需要突出的主要方面来设置目标,例如一节课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交往能力,则可以主要安排教学比赛的上课方式。要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练习,为了避免身体素质练习枯燥乏味的情况,可以变换练习方式,如加入竞赛、游戏等元素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成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断改善的重要渠道。还有就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水平,为终身体育能力的提高提供保证。
3.2 课程设置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对于课程项目的设置不应当只是求新求全,而是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师资、场地设施、校园体育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注重开设项目的实效性。要结合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开设与教师专项相一致的项目,不能轻易让教师担任与自身专项技能不相符合的课程任务。此外,所开设的课程项目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场地设施情况,在场地设施能够保证项目得到充分开展的情况下才能考虑项目的开设。例如,有的学校开设拓展运动这一课程,但是学校缺乏相应的设施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形成形式大于实际的情况,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项目的开设也要充分考虑校园的体育文化环境,只有具有一定的人文环境基础,使多数同学都对这一项目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这一项目,反之则会出现由于该项目认知及关注度低而出现的学生不积极参与情况。
3.3 关注学生选课过程中的权利及机会平等
在项目的开设前,要对学生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趣及爱好,根据对学生调研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场地设施及师资条件,开设学生喜爱程度较高且本校师资及场地器材设施能够满足开设条件的项目,让学生在项目开设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发言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此外,学校要购置必要的器材设施,避免出现需要学生自主购买器材才能上课的情况,例如网球、户外运动、瑜伽等项目,就需要购置相关器材设施,这样就能避免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放弃这些项目的选择。
3.4 进行分层次教学,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条件
在正式开课之前,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选择适宜层次的班级进行学习,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同一教学班的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相当,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吃不饱”与“吃撑”共存的情况,这也是积极开展开放式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条件。教学方法的改革,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学生学法的创造,充分发挥其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动、积极、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学生主体地位还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设计、练习、探究、评价,营造出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3.5 运用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当做到评价的客观及公证。一是评价的主体不应仅限于教师,要把同类项目的其他教师,学生代表纳入到评价主体中,避免出现由于评价主体的单一导致的不公平。二是评价方法上,不应当只是偏重于结果性评价,要做到各种评价方法的结合运用,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反映。三是在评价内容上要注意全面,对知识与技能、态度、进步情况等各个方面都进行全面的评价。此外,还要对考试制度进行规范,考虑实行最后测评的教考分离制度,避免出现不同班级的考核标准不一致,“感情分”影响考核公平状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