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类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思考
2020-11-2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图书馆董晓晶
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图书馆 董晓晶
一、特色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特色资源收藏工作的需要。中国历史上最初形态的图书馆名为“藏书楼”,主要作用是收藏。现代图书馆的作用多是使用,但收藏的功能仍不可忽视。国家图书馆“中文求全,外文求精”的图书采访原则和出版社的呈缴义务,体现的都是图书馆的收藏功能。我国是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矿业类高校在其中的科技转换作用功不可没。我国每年出版的矿业类新版图书,读者群主要集中在矿业类高校。出版社为了追求利润,更愿意迎合市场需求出版热点书籍,导致学术研究型图书更易出现绝版的情况。所以,作为拥有一流矿业技术人才的核心单位,矿业类高校图书馆应该主动承担起矿业特色资源的收藏工作。
(二)是特色学科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在“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中指出,要“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明确了学科建设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性。对于矿业类高校来说,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行业需求为使命,紧密围绕传统采矿专业,大力挖掘矿业与安全等主干学科的相关学科群,分层级建立本校“双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只有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科,配备不同的师资和文献资源,才能有针对性地为学校的发展建设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因此,矿业类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也要根据“双一流”建设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转型,在经费投入和发展规划上也应更多地向这些重点学科倾斜。
二、矿业类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现状
(一)矿业类高校学科设置特点。我国具有矿业特色的高校共计16所,包括位于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位于北京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以下简称矿大北京)、太原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通过访问这些高校网页,可以看到在历史沿革的变化中,这些学校都是由多所煤炭专科院校合并而成。例如山东科技大学在1999年由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而成,矿大北京的前身是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通过近百年的发展,这些高校如今均已在煤炭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和生产相关的矿建、安全、测绘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其中矿大北京的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还入围了“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二)特色纸质图书馆藏建设。为了满足图书馆的特色纸质馆藏需求,图书馆对采访人员制定了图书采访业务工作规范,明确要以学校不同级别的学科设置为依据,有重点地采访特色专业图书,突出矿业工程特色。要跟特色学科关联性较强的重点出版社保持密切联系、要求馆配商提供重点学科专题书目订单;同时走访重点学科的院系教师,定期收集师生的图书需求。在购买途径上,除了馆配商供货外,对于一些年份较早的专业图书,也可采用购买二手书的形式补充馆藏。在特色纸质馆藏保障方面,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
(三)特色电子资源馆藏建设。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概况”中指出,2016年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购费的平均值约为288.1万元,约占馆均文献资源购置费的54.4%,且平均值逐年升高。面对连年升高的电子资源采购成本,矿大北京与位于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本着深厚的兄弟院校感情开展合作,依托共同的特色学科建设需求,达成特色电子资源采购费用分担协议。双方通过特色电子资源合作共建,电子资源成果两校共享的方式,致力于两校特色电子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矿业类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高素质的专业馆员。我国的16所矿业类高校均为理工科高校,学校的专业设置中没有图书情报专业,图书馆的现有馆员大多数是外专业半路出家,甚至大多数图书馆存在关系户馆员。尤其近年来受编制数量的影响,新进馆员越来越少,各馆都呈现出老馆员多、年轻馆员少,非专业馆员多、专业馆员少的状况。在这种结构下,很多矿业类高校图书馆没有设立专职学科馆员,没有精力对学校的重点学科进行深入研究,没有能力跟重点学科的教授保持平等的话语权,无法深层次挖掘重点学科真正需要的特色书籍。
(二)特色纸质资源缺乏深度利用。矿业类高校图书馆由于受经费和馆舍面积限制,大部分没有设立专门的特色馆藏室,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双一流”建设的发展要求。重全面收藏而忽略特色收藏,是对读者需求的不重视,是对合理使用经费的不严谨做法。另外,本校的教师专著也属于特色馆藏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矿业类高校图书馆要么没有“教师专著展示区”,要么展示中的书籍更新频率特别低。不重视完整收纳本校教师专著,无法完整展现本校教学科研的完整实力水平,无法使本校学生产生学术自豪感。
(三)特色电子资源宣传不充分。通过对矿业类高校图书馆网页的检索,只在徐州矿大、河南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页面看到了“特色资源”的标识,在其他高校的网页上并没有发现“特色资源”的标识。与学校特色学科相关的中国煤炭期刊网、煤炭数字图书馆等电子资源都放在了“中外文资源”或其他目录下。纵观这些高校的特色资源也初具规模,但与国内一流高校图书馆还有很大的距离。目前“特色资源”特色不明显、检索不便利等现象,是矿业类高校图书馆界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矿业类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改进方法
(一)提高馆员素质水平。只有高素质的馆员才能为图书馆的发展注入活力。在全国编制紧缩的大背景下,矿业类高校更要克服困难解决招聘新馆员的问题。同时,要注重加强对现有馆员的培训,不要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图书馆技术。要与同行业其他高校互相调研,取长补短。对坚持学习并将学习成果应用到图书馆实际发展中的馆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导向。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一定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以服务学科建设为根本出发点。要针对不同级别学科,采用不同方法提供文献保障。对于“双一流”和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要不惜一切代价“求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在“矿业工程”等特色学科上,一定要成为全国文献资源最丰富、最权威的高校之一。不具备学科馆员的图书馆,可与院系教师加强情感沟通,寻找一至两名热心肠的教授作为图书馆学科志愿馆员,借助教授们在学科专业领域的优势为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作贡献。
(三)深度挖掘特色纸质资源利用率。矿业类高校图书馆一定要设置矿业特色馆藏室,完整收藏本校重点学科相关的专业书籍和本校教师的专著。同时,图书馆可依托特色馆藏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邀请院系教授、出版专著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研究领域内的最新成果,扩大教师学术影响力的同时,也可增强学生学术自豪感。
(四)加强特色电子资源宣传。特色资源只有宣传做到位,才能让人们一提起某所高校立刻想到与其他高校的区别。门户网站作为高校面对社会的一个展示窗口,图书馆一定要利用好这个窗口,将“特色资源”展示出来。同时,图书馆可与数据库厂商联合开展特色数据库线上线下活动,通过竞赛答题、校园现场宣讲、组织企业参观等形式,加强与师生的互动,保持用户活跃度。
五、结语
在“双一流”建设大背景下,矿业类高校应该将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内容与“矿业工程”特色学科群的文献资源需求紧密结合。在馆务工作中进一步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通过挖掘特色纸质资源的利用率和对特色电子资源的广泛宣传,实现对特色学科的精准采访,进一步提高特色资源覆盖率,完成矿业类文献资源收藏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