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外体育舞蹈培训机构教学体系构建

2020-11-24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1期
关键词:舞蹈机构培训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1 研究意义

体育舞蹈这一运动项目集体育特性、舞蹈特性、音乐特性于一身的优势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使体育舞蹈科学地发挥作用、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良性有力地持续发展、学员系统有序地掌握该项运动技能,构建科学、高效、与时俱进的教学体系显得弥足重要。

2 校外体育舞蹈培训机构

人们日常生活中校外机构大致可分为兴趣班、文化辅导班和才智提升班[1],而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属于课外兴趣班中的一类。

马正国(2019)认为校外舞蹈培训机构的可分为3类[2],本文以年龄、学习目的、针对人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分类。第一类,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以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为目的,招生对象为4~14岁的儿童;第二类,体育舞蹈艺考培训机构,以参加体育舞蹈中高考为目的,招生对象是准备参加舞蹈类中高考的学生;第三类,成人舞蹈培训机构,以提高技能、健身为目的体育舞蹈教师和爱好者、社会人员,参与人员以中青年为主。

3 校外体育舞蹈培训机构教学优势和不足

3.1 尊重主体,满足学习兴趣

所谓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3]。学员从学习开始即是根据自己对体育舞蹈的运动需求来选择,在此过程中每个学员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性;同时学员具有创造性,学员在学习到一定阶段后,会通过自身对体育舞蹈运动的积累和理解,能提出不同的观点、看法,并创造出具有一定成效的学习方法。

3.2 注重实践和本我感受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体育舞蹈通过重复训练或边练边理解不断靠近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实践占据了更大的比例,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因此本我感受也更加强烈。实践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教师传递的间接经验和本我的直接经验,学生参与性、互动性更加强烈。

3.3 教材标准不规范,教学内容主观随意

体育舞蹈近年来虽然发展速度快,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王锦通过调查得出,体育舞蹈培训机构普遍存在教学计划制定不完善、选材不规范的情况[4]。由于市场需求各社会团体都有推出适用于考级的配套教材,但从根本上说整个培训行业依然缺少科学规范的标准教材,所以才出现随心所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缺乏科学合理性和专业规范性。

3.4 教师水平良莠不齐,师资力量不稳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3]。由于缺少明确而严格的准入标准,也导致体育舞蹈培训起步入门较低。体育舞蹈老师队伍的专业性水平相对薄弱并且综合素质较低。教师在教学当中,没有依据少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来因材施教[5],同时,教师在知识技能的吸收能力、具体教学实操水平、课堂整体把控程度上都存在差异,使得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体育舞蹈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又是管理者,使得教学无法得到相应的监督和评价,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并不能得到纠正。

由于平台发展前景、个人职业规划、薪资待遇原因,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教师岗位整体上存在专职教师资源少和教师岗位流动性大两大问题。一方面,以上弊端制约着机构的扩大,另一方面会导致教学失去逻辑性、有序性和连贯性,最终会导致学生和教师的关联纽带断裂,因此而失去对体育舞蹈项目的兴趣。

3.5 政府监管和机构自我管理欠缺

3.5.1 政府方面的问题。

当下舞培训市场受体育部口、文化部口、各种协会等多头管理,导致管理混乱,甚至无人管理[6]。(1)准入标准模糊:对配备教师数量、资质做了说明,而对于教学体系中如配套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结果考核等并未要求。(2)缺乏办学过程的监督:相关部门的监管问题一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缺少对机构的整体动态掌控、对教学过程的监管。(3)未达要求的机构处理不及时:教育部门本身不具备执法权,所以即便一些机构不符合办学规范,也未得到相应的处理。

3.5.2 机构自身方面的问题。

市场上大部分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太过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教学质量、太过注重竞技化而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7],核心的教学体系不是缺乏就是构建未成立的状态。具体说来,例如未组织教师团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放养式的管理、班级设置不合理等。

4 构建策略

4.1 政府部门履行监管职责,规范准行业标准

政府实际的监管过程中,既要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发挥优胜劣汰的选择作用,又要有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适当干预。

首先,各监管部门履行其监管职责,对校外体育舞蹈培训机构深入考察、统计,分步骤、分类别对其进行定期的常态管理,与此同时,建立舞蹈类别行业标准,除了执行规定内的如场地大小、楼层位置、消防等“硬标准”外,还应出台针对体育舞蹈培训的“软标准”,如体育舞蹈师资认证、行业内教学报告。其次,教育管理部门联合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按照行业标准对校外舞蹈培训机构进行分类评比,评比方式应多轨道,保证客观公平公正,并将评比结果公布,使机构脱离无人监督的状态。

4.2 教育部门引领业内社会团体完善教学体系

应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统筹协会、业内专家、培训机构领头羊等,以“局内人”的身份尽快建立适用于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教学体系,以此来规范、引导校外舞蹈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

首先,开发培训的相关教材,制定标准课程。教学内容以基本技术规范出发点,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技术水平需要为目的,遵循教学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其次,推广高效的教学法。协会联合优秀机构,允许将其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以市场化的形式进行推广,定期举办教学方法分享会或集训,也可组织各机构相互参观或学习。

最后,教育部门组织区域内或全国范围的年度总结或成果展示,成立专家组评定优秀课堂设计,总结其优势又将其纳入到教材并进行推广,由此使整个行业进入良性生态循环。

4.3 机构自我管理

首先,好的模式是必要条件和先行。领导者除了自身的决策之外,还应“多听多看”,适当地吸取他人所长,为自身所用。除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应该选用以外,还应开发适合自己,具有独特性的教学体系。

其次,师资建设是重中之重。从聘用、培训、评价都应建设配套的管理体系和标准。聘用上,教师资质是入门参考,对于一些条件优秀但缺少资质同样可以吸收进来经培训后为机构所用。教师团队的组建上,建立“骨干教师+储备教师+聘用专家”团队。教师能力提升上,除定期的内部教研和交流之外,还应定期组织教师团队参与各类能力提升的培训。另外,阶段性的教学评价也应纳入到体系当中,评价包括教师的教学目标审核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检验。

最后,机构的课程设置也需要根据机构的发展而更新升级。班级层次上,除了传统意义上初级、中级、高级划分班级,还应增设幼儿启蒙班、精英选手班、单双人班等;授课内容上看,建议增设芭蕾形体为常态化训练内容。

猜你喜欢

舞蹈机构培训
教师培训
会议·培训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会议·培训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