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效应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①

2020-11-24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1期
关键词:效应体育教师情绪

(三江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2)

情感是当人们面对某一客观事物时,对其与自身需求的符合情况进行判定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与反应,它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的喜恶程度。例如,只要是能够满足个体的需要就可以得到快乐、满足及热爱等;反之,则会引起愤怒、哀怨以及憎恨等。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课程主要表现出2种情感效应,即正性情感效应与负性情感效应。其中,正性情感效应指的是当学生对体育课程形成充分的认识,并有着浓厚的兴趣时,便会克服重重困难而努力学习的情况;负性情感效应则是指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与兴趣,从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将情感教育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正性情感效应,进而助力于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1 体育教学中教师情感效应的运用

1.1 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效应

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情感效应的产生主要源于教师情感的投入。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将自身的情感充分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并树立良好的正性情感形象,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应对体育教育事业有着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并且能够严格规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通过自身积极正面的情绪感染学生,将自身对体育的热爱传达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自身的言行与情绪,充分感受到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魅力,并对体育形成正确全面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与运动习惯。

1.2 教师应充分表达自身的情感

体育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情感效应,离不开与学生的充分交流,只有当自身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实现情感的充分交流。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通过眼神、语言与动作等方式来向学生传达自身的情感,并始终保持自身正性情感的传达,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通过自身的言行充分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始终以平等、宽容、鼓励、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于运动水平低的学生,更应该加大对其的关爱与关注,避免使用各种“蠢”“笨”等词语,对于学生的进步,应该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只有当教师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正性情感交流,才能充分发挥正性情感效应。

1.3 加强对体育教学课程的优化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转变以往单纯注重学生技能提升、以运动成绩达标为标准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注重课程设计的优化,充分利用情感效应,使体育课程的学习变成一个轻松快乐的过程。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设定差异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例如,可以将近几年来出现的新型教学形式如小班化教学、专项体育教学等引入教学过程中,以实现体育教学的正性情感效应。

1.4 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

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不仅出现在课堂上,还可以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要知道,教师不仅要做到教书,还需要做到育人,即在传授课堂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想做到这点,教师就需要不断学习先进体育理论及技巧,坚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具备足够高的德行以及严谨的作风,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以及表率。在课余时间,体育教师应该多找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生活、学习及心理上的困惑以及困难,取得学生的信任,努力和学生建立起良师益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恰到好处地进行情感投入,来促使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以保证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1.5 注意发挥“优体生”的作用

所谓的“优体生”指的是那些身体素质比较好,且学习进度也很快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体育教师要尽可能与他们进行合作,即利用这类学生所起到的骨干作用,让他们负责带领同学练习动作。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优体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责任感,满足其表现欲;还能调动起班级里其他学生的练习热情,进而促使课堂上的氛围更加活跃。除此之外,这样的做法还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弥补教师不足的现状。

2 体育教学中学生情感效应的激发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需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自身的情感效应,更重要的还需要激发学生的正性情感效应。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制定一个难度适宜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一定的努力实现,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热情,又能使学生体验到达到学习目标时所带来的成就感,这是激发学生正性情感效应的重要手段。二是体育教师应该充分注重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鼓励学生感受自己克服各种学习困难的过程,从而使其充分感受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美好体验。三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充分体验到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例如,体育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组织各种团队活动,以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团结互助的精神。

3 体育教学中情绪效应的调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负面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及时通过有效的情感交流,来对这些负面情绪进行调控,尽可能地避免这些负面情绪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体育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负面情绪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骄傲自满的情绪。一些运动能力相对较高的学生,一般很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于这类学生,教师不应该对其进行批评打压,而是应该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团队核心作用,帮助其他学生,并且在自身的运动能力范围内做到精益求精,以进一步提升自己。二是消极厌恶的情绪。对于出现这类情绪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加强与其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纠正,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于自身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逐步激发其体育学习兴趣,引导其正确的体育行为,以使其渐渐感受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各种好处。

4 运用“情感效应”的注意事项

不可否认,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情感效应”可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这种影响起作用的关键就在于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将自己的期望暗示给学生,以此鼓励学生努力向上。因此,要想将“情感效应”的作用发挥出来,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升自身的“教学情态”。此处的教学情态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流露出的感情与姿态。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情动情,即通过亲切眼神、期待的语言、饱满且稳健的情绪来激发学生情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并不因成绩的好坏,就对学生进行有差别对待。不可否认,学生之间会由于受到先天与后天因素的影响,出现身体素质以及能力强弱上的区分。但是这不意味着教师可以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要知道一旦出现教师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就一定会为师生之间情感的建立带来障碍。三是发挥“晕轮效应”。在建立初步印象时,教师应该先以自身所擅长的项目给学生留下一个好印象,之后再运用晕轮效应,一步一步扩大影响。

猜你喜欢

效应体育教师情绪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死海效应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