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①
2020-11-24余润成徐娜娜
余润成 徐娜娜
(1.无锡太湖学院 江苏无锡 214000;2.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121)
高校学生正处于道德水平形成的关键阶段,此时开展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为未来的人生发展和走向具有重要价值。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开展工作相对较为死板,常以讲座、班会等形式存在,大多数学生对这种形式的思政教学较为厌烦。同时,高校学生对体育有着浓厚兴趣,将思政教育融合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思政教育的不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使学生在高校学习中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
1 课程思政的概念简述
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人的行为与意识指导人形成良好思想道德行为的科学,课程思政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包含的理论、知识、价值等融合到具体的教学之中去,从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深刻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及道德水平,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课程思政的主要功能是立德树人,其本质上是德育教学的一种,是将“育人”与“育德”有效结合起来实现“知识传授”与“德育教学”的融合,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起到正确的引导树立作用,由于课程思政包含了协同育人、立体多元、显隐结合、科学创新等多种理论与观念,因此,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能够有效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道德素质,也能够实现强健体魄、锻炼身体的体育教学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
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的价值
2.1 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虽然经过长时间的调整及创新,已经有了效果较为突出的改革成果,但是从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开展实际来看依据存在着多种问题,其中最需要引起注意的有两点。第一,过分重视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忽视德育教学,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公共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教学目的,过分追求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忽视了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第二,德育教学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开展较为落后,学生德育培养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时时刻刻进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过分追求教学实践的开展,忽视了对学生精神道德素养的塑造,无法充分发挥高校特有的育人功能[1]。因此,在高校课程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理念,能够有效地激发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促使体育教学开展者重视德育功能,创新体育教学方式丰富教学中的德育内容,让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形成参与度高、德育与体育向融合的思政教学课堂,更加有利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的改善及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深入进行。
2.2 便于将体育学习与德育培养相融合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实际开展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体育素养、运动技巧的培养,侧重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及增进,高校公共体育文化中没有搭载德育的观念和思维,造成体育学习与德育培养相割裂。在课程思政的视阈之下高校体育教学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核心载体,促使思想政治德育观念以体育文化的方式在学生之间传播,这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体育教学参与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从日常教学中感悟到思想道德观念的培育,只有将体育课堂学习与德育培养有机结合,才能有效促使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渗透进学生的日常体育学习中去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2]。
3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融合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3.1 高校校园德育氛围浓厚
高校校园德育氛围浓厚一方面体现在“软实力”之上,高校校园本身就有丰富的德育资源,能够让学生在大环境中感悟到德育教学开展的作用。高校作为教书育人之地不仅是传授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高校中浓厚的人文气息及优秀的德育氛围,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同时,高校融入日常教学即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通过渗透学生行为的方式有效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3]。另一方面,体现在高校校园的“硬实力”之上,由于校园中有多种德育教学开展的硬件条件,如宣传栏、报告厅、活动场等多种德育工作开展的所必须的设施,加之高校德育开展的师资力量充足,高校能够有效利用软硬件设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宣传,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2 体育教学包含德育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与传统的身体锻炼式运动有着明显的区别,高校体育教学时中融合了体育锻炼、竞技运动、健身娱乐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教学项目,不仅包含了对体育运动能力的追寻,更蕴含着体育道德、运动素质等德育观念。同时,要想开展好体育运动需要克服多种实际困难,更需要学生与教师互动协作,团结拼搏才能有效完成体育运动,这说明体育不仅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运动技巧还能够从运动的角度出发对自身的道德素养进行提升,帮助学生在进取意识、合作态度、尊重规则等方面实现素质飞跃。体育教学中包含的德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作用相互嵌套、互相作用。
3.3 公共体育教学重要目标
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包括了运动技能、目标、技巧、素质等项目的教学工作,其中素质培养不仅是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工作,还包括学生德育水平的培养及树立,在高等公共体育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更是现阶段响应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战略任务,通过在日常公共体育教学中添加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道德标准,能够有效的实现公共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成长为道德水平优秀,思想意识先进的优秀人才。
4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融合课程思政的开展策略
4.1 提高对公共体育教学思政教育作用的认识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要想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成功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发挥出应有作用,首先必须从认识的层次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准确的认识。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偏差,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开展的重要性引入存在明显的认识不足,更不用说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4]。高校教育普遍以技能培养、专业知识传授为主,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关注不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人生观树立之间的关系有准确的把握和认识,也要意识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对于学生体育运动精神的培养能够转换为内在的精神动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高校作为体育教学开展核心主体,更要从上至下进行公共体育教学思政教育作用认识的学习和领悟,才能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全面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4.2 完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课程要想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有完善的考核机制作为保障,虽然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的提法和要求已经出现了很久,但是大多数高校目前完全没有将“立德树人”的育人教学原则应用到日常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去,对于学生德育教学工作处于“野蛮生长”的境地,造成此种现象大量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详细的考核制度作为基本依据[5]。因此,高校要想公共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完美融合并起到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就必须创建科学的、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同时将学生、教师全部纳入到考核中,具体化评价的标准和指标并配套以完善的奖惩机制保障开展和落实,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及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机制制定出后,需要公平公正地严格开展与落实工作,才能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5 结语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重要类别,具有普及性广、教育意义强、开展灵活方便等特点,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满足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展需求并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