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炼化企业抗“晃电”措施研究

2020-11-23栾赟锋

机电信息 2020年29期

栾赟锋

摘要:首先简要阐述了“晃电”的基本概念和成因。随后以炼化装置不同类型的电动机为主,分析了抗“晃电”工作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对今后各炼化装置的抗“晃电”工作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晃电;电压暂降;电压短时中断;用电侧;电源侧

1 “晃电”概念与成因

1.1    “晃电”概念

通常人们将对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的电压暂降、电压短时中断俗称为“晃电”。在IEEE标准及国标《电能质量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GB/T 30137—2013)中,对电压暂降和电压短时中断有着相应的定义:

(1)电压暂降(voltage dip):电力系统中某点工频电压方均根值突然降低至0.1~0.9 pu,并在短暂持续10 ms~1 min后恢复正常的现象[1],如图1所示。

(2)电压短时中断(short interruption):一相或多相电压瞬时降低到0.1 pu以下,且持续时间为10 ms~1 min的现象[1],如图2所示。

1.2    “晃电”成因

“晃电”的主要内涵——电压暂降、电压短时中断,其原因大致总结如下:

(1)设备原因,如:雷电及自然灾害等引起的电气设备故障;日常运行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以及电气设备误动作。

(2)操作原因,如:误操作;大型电气设备启动;大型变压器投入。

(3)电力系统原因,如:供配电系统故障切除、备用电源的切换等过渡过程中,都伴随着电压暂降、电压短时中断。

不论何种原因,“晃电”都是以意外情况为诱因,以设备异常工况为表现,最终传递到用电侧(用户)。

2 抗“晃电”的基本措施

2.1    用电侧的措施

炼化企业生产装置最为主要的用电设备是电动机,电动机回路的抗“晃电”措施与策略如下:

2.1.1    分级管理

在较大故障引起的“晃电”中,供配电系统扰动大,必须结合生产实际,对各类电动机进行重要性分级:较高等级的,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其在“晃电”中有较强的抗扰动性;较低等级的,要做好应急预案和演练,当“晃电”发生时,按预案执行相关操作。

2.1.2    低压电动机

低压电动机在不同控制方式下的抗“晃电”主要措施如下:

2.1.2.1    变频器控制

目前各主流变频器产品均自带电动机保护功能,具有一定抗“晃电”能力,主要措施如下:

(1)简化外部电路。

利用变频器的自定义端子,精简变频器外电路,通过变频器自身实现对电动机的运行控制,变频器的接线配置如图3所示。

(2)采用“三线制”控制方式。

如图3所示,将变频器的多功能自定义端子(图中HLD端)设置为自锁功能。按下常开按钮ST,变频器控制电动机启动,电动机继续保持运行状态;按下常闭按钮STP,自锁解除,变频器控制电动机停机。

(3)变频器其他参数的配置。

调整继电保护参数设置,配置失电再启动功能和故障自复位功能。

(4)根据机泵所带负载特性,调整电动机再启动的延时与启动方式。

2.1.2.2    微机综保控制

主流微机综保均配置了失电再启动功能。在“晃电”中之所以无法按预期实现再启动,是因为综保在“晃电”中因低电压停机。所以,应选择宽工作电压范围(AC/DC85~256 V),且在失電情况下可持续工作至少2~5 s的设备。

2.1.2.3    接触器-热继电器控制

对确需实现“晃电”再启动的电动机,建议择机进行回路改造,使用微机综保控制,并按第2.1.2.2节所述内容进行设备选型。

2.1.2.4    大机组油泵电机

若大机组润滑油泵在“晃电”跳停后无法自起,或者备用油泵未能启动,再或备泵启动后建立油压过慢,都会引起机组润滑油压力低低联锁停机。对此,建议措施如下:

(1)配置油泵电联锁:互为备用的油泵,将接触器常闭辅助触点引至对侧油泵开机回路,当在运泵停机后,常闭触点闭合,则可实现备泵立即启动。

(2)适当调整工艺联锁值:

1)适当调高机组润滑油压力低联锁值,尽早启动备用油泵。

2)适当降低机组润滑油压力低低联锁值,延缓机组跳停时间。

3)在润滑油压力低低联锁中增加延时(1~3 s),为油泵建立油压留有缓冲时间。

(3)改进润滑油系统,如:配置高位油罐、增加蓄能器等,提高润滑油系统的抗扰动能力。

2.1.2.5    电动机启动方式选择

电动机直接启动会引起母线电压下降,须进行必要的校验。6(10) kV/0.4 kV变压器允许全压启动笼型电动机的最大功率如表1所示。

若电动机功率超过功率限制,可考虑改用高压电动机或配置软启动设备。

2.1.3    高压电动机

高压电动机一般是较重要的机泵,一般不希望其在“晃电”期间跳停,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取舍。

2.1.3.1    低电压保护

为了防止大量电动机同时启动拉低系统电压,需要结合实际,舍弃部分电动机,主要措施:配置低电压保护,在严重“晃电”时主动停机,以保证更重要的电动机运行。低电压保护配置方式可见《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2—2008)第9.0.5条。

2.1.3.2    启动方式与压降

电动机启动时,母线电压应符合下列要求[3]:

(1)一般情况下,电动机频繁启动时不应低于系统标称电压的90%;电动机不频繁启动时,不宜低于标称电压的85%。

(2)配电母线上未接照明负荷或其他对电压下降敏感的负荷,且电动机不频繁启动时,不应低于标称电压的80%。

(3)配电母线上未接其他用电设备时,可根据保证电动机启动转矩的条件决定。

电动机启动时,机端和母线的电压相对值计算式如下[3]:

母线电压相对值:ustm=(1)

机端电压相对值:ustM=ustm (2)

式中:Skm为母线短路容量(MVA);Qfh为预接负荷的无功功率(Mvar);SstM为电动机额定启动容量(MVA);Sst为启动回路的额定输入容量(MVA)。

通常大量电动机同时启动是导致系统电压降低的主要原因,所以应加强对高压电动机的运行管理:

(1)大功率高压电动机启动前,必须与电力调度人员确认。

(2)非特殊情况,禁止短时间内多次启动高压电动机。

2.2    电源侧的措施

2.2.1    并列与分列

对生产装置而言,电源是上级变电站;对整个企业而言,电源是外电网。电源运行方式主要分为并列和分列两种,如图4所示,电压暂降、短时中断示意图如图5所示。

当电源发生故障时,并列运行方式的“晃电”主要以电压暂降形式为主,但是非故障段母线电压也会受到影响;分列运行方式下,“晃电”通常伴随电压短时中断,但是仅会影响到故障段。生产装置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取舍。

2.2.2    光纤差动与快切

为尽可能快切除故障,建议在电源进线处配置光纤差动与快切装置。目前的快切动作时间如表2所示。

光纤差动完成装置电源切换时间为150~240 ms。如装置高压侧保护配置合理,可有效避免用电负荷跳停。

在快切装置完成电源切换期间,由于装置变压器阻抗的存在,也可短时维持低压侧系统电压,从而保持低压用电负荷的接触器不释放。

3 结语

为了做好抗“晃电”工作,炼化企业要做好企业电网建设工作,要选取可靠的外电网电源,优化企业电网的配置。在各生产装置的抗“晃电”工作中,炼化企业需要工艺、仪表、运行等多专业配合,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用电设备抗“晃电”的硬件和软件配置。

[参考文献]

[1] 电能质量 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GB/T 30137—2013[S].

[2] 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编委会.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3]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M].北京:中國电力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