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食品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机理分析

2020-11-23阮雁春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机理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

阮雁春

[摘要]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也愈加重视。要想保证食品安全,就要做好食品供应链管理,从源头把控食品质量。本文通过分析食品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从信息化和电子化的角度提出优化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策略,旨在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机理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8

食品供应链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是以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性、运输环节物流水平和降低农产品销售物流成本为目标。这种垂直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在实际应用期间可以实现对食品安全的跟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食品的安全性,保障了消费者的饮食健康。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可以保证食品从源头生产过程到消费者购买过程中的安全性,这正是很多欧洲国家选择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因。

1 我国食品供应链的现状

构成食品供应链的主体比较多,比如食品原料生产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和运输物流业企业以及销售经营主体等,这些主体在整个供应链中共同构建起食品生产销售的网络[1]。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方式具有集成化和同步化特点,通过对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充分利用,在食品需求、食品供应、物流运输和食品生产等四个领域开展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工作。

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事业目前仍然处于建设初期,一方面需要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又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以肉类食品供应链为例,很多地区的肉类食品供应链都实行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企业运行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和农户之间属于一种契约关系,分散经营的农户在这种关系下被整合组织在一起,由此实现了商业运营的区域化布局、肉类食品的专业化生产,以及产品销售的一体化经营,这种一条龙式的服务使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产品流通变得更为便捷。然而,由一纸契约所构建起来的关系并不能保证企业和农户之间的稳定合作,常常无法充分保证产品和生产原料的质量,这就会使产品供应的整个过程都存在安全隐患,由此不仅会使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还会导致食品安全风险显著增加[2]。

2 食品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机理概述

2.1 食品生产环节存在安全问题

技术层面的进步推动了食品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当前人们在食物消费方面的结构正在不断变化,并且营养意识较之从前也有了明显提升,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食品质量和数量需求的变化。目前,人类所依靠的只能是蔬菜、粮食和水果等食品,只能由农业生产来实现供给,这种形势下激素、农药化肥和抗生素的出现也就成为必然。很多农民常常因为追求产量而在种植期间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由此导致养植物和农产品受到来自农药和化肥等化学物质的污染。人们食用这些被污染农产品会影响身体健康,进而诱发一系列食源性疾病。

2.2 食品加工环节出现的安全问题

结合相关调查,我国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都具有管理乱和规模小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食品生产环节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3]。以酱油和食醋等常用的食物佐料为例,在市场中流行的这些产品超过半数都是在十人以下规模的企业中完成生产的,这些企业往往设施简陋。厂家一般为了增加实际经济效益,会在管理、设备等方面减少资金投入,对生产控制的松懈导致产品在生产期间很有可能遭受微生物的污染,并且物流运输过程中会进一步加速产品腐败变质的速度,最终引发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另外,在生产期间如果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也可能诱发食品安全问题。一些厂家为了美化食品外观并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会在加工期间加入一定剂量的添加剂。加之一些食品企业本身的检验能力较差,很难保证产品符合质量标准。这种情况不仅使市场监管难度提升,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

2.3 食品流通环节的安全问题

受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农产品在市场中仍然是以初加工或者未加工的形式存在[4],这些农产品如果不能得到必要的监督和检验,将很有可能加大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结合相关统计,我国每年在运送过程中发生腐败的食品价值超过750亿元。这个数字也表明跨越空间的食品贸易在使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加大了食品发生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

2.4 食品消费环者存在的问题

当下现代家庭结构较之从前明显变小,而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人们在食品消费方面所呈现出来的便利性和多样化需求越发突出[5]。非时令的食品消费逐渐变成时尚,食品消费上升速度明显,这种情况导致群体性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大增。因为消费者对食品相关知识不够了解,并且消费者与食品生产厂家相距较远,在食用食品之前很可能根本无法了解食品品质的优劣,由此也就加大了在食品消费环节发生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3 优化食品供应链的建议

如今,食品供应链相比从前长了很多,并且其中涉及的主体数量和环节也都有了明显增加,链条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可能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更加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任何差错都很可能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6]。因此,優化食品供应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电子化食品供应链管理方法在实际应用期间可以从技术层面推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技术发展为食品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在当前互联网大环境下,食品企业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还可以快速跟踪食品供应的各个环节。一方面,通过Web技术的集成性特点,可以真实记录食品从生产到最终销售的整个过程,还能更加方便地监控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7]。另一方面,电子化食品供应链所拥有的快速响应特点可以帮助监管主体对发生的问题进行调查。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快速响应不仅能够准确和快速地分析出不同环节主体所应承担的责任,还有利于缓解消费者的恐慌心理和疑虑情绪。

其次,通过应用EAN·UCC系统可以使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拥有一个追溯的平台。各个监管主体因为供应链环节较长而难以频繁联系,这就需要构建一个获取和交换信息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使跟踪和追溯食品安全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食品生产的参与者、食品属性、生产位置、销售位置等标识都能够为信息跟踪提供帮助[8]。并且EAN·UCC系统在应用期间可以对供应链中任何一个流程和加工原料做出准确的标识,等到加工完成之后还可以把所有搜集到的相关信息全部标识在产品上,这就能为后一个环节获取信息提供方便,进而使整个信息跟踪过程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链条。而消费者使用一些简单的查询工具便能够检索出产品具体生产的情况。

最后,PFID技术在追踪食品安全过程期间也能提供帮助。PEID技术主要是使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来对无接触信息进行传递。沃尔玛等大型零售企业通过运用PFID技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实际应用过程不仅可以保证食品供应链管理期间数据交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还能使整个食品供应链变得更为透明。在供应网络步骤烦琐和内容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应用PFID技术,使食品生产源头到消费者消费的整个过程联系更为紧密,促使食品安全追溯变得越发规范。

4 结 论

综上所述,食品供应链实际应用过程可以提升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还有利于强化食品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我国食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應积极应用供应链管理技术,对各个环节存在的不足加以完善,从而有效避免食品安全问题,更好地保障人们的日常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古毅强.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与保障措施探讨[J].轻工标准与质量,2020(3):60-61.

[2]王丽慧.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J].农家参谋,2020(11):79.

[3]黄剑平.国内食品安全现状与食品质量管理问题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20(14):47.

[4]刘亚芬.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J].现代食品,2020(7):35-36.

[5]钱晓兵,刘守平.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的思考[J].现代食品,2020(7):161-162.

[6]苏慧.食品安全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评《食品安全的经济分析与管理研究》[J].中国酿造,2020,39(3):221.

[7]张健,张孟,赵京红.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36):48-49.

[8]程相台.经济法视野中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相关探究[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9(6):62-63.

猜你喜欢

机理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
TiN夹杂物形成机理研究与控制技术
近年化学反应机理图示题的考查例析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浅析食品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供应链管理导向下电力企业物资供应问题的研究